《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18994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分) 1教师在讲解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说出世界三大 短篇小说巨匠,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高尔基莫泊桑欧?亨利B. 乙: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C. 丙: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D. 丁: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2. 学习爱莲说 ,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其他描写荷花的古诗, 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一一杨万里B. 过故人庄一一一孟浩然C.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D.

2、小池杨万里3. 老师在讲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词语 的是使动用法,特列出以下例子,下列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 衣锦还乡B. 既来之.则安之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 常以身翼蔽沛公4. 语文教师在讲授成语使用时指出:汉语是很神奇的,比如我们发现在生活中,英语中需 要一大堆话可以说清楚的意思, 我们汉语用三四个字就可以概括。 更为神奇的是, 我们生活 中有很多诙谐幽默的俗语、 俚语,如果我们将它们换成一个成语来表达, 则就显得更加文雅、 庄重。接着,这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为学生出示了以下例子。但他却弄错了一项, 请问错误的一项是(

3、 )。A.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句中“横挑鼻子 竖挑眼”我们可以用“吹毛求疵”来表达B. “ 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句中“一个鼻孔出气”也可以 用“同仇敌忾”替换C. “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句中“打开天窗说亮话” 意思和“直言不讳”相同D. “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句中“吃着碗里看着 锅里”表达的意思和“贪得无厌”相差无几,可以互相替换5. 学习完课文列夫 ?托尔斯泰后,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

4、,谁都没法遮遮掩掩”这种修辞手 法.又从文中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A. 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 茂密的须发。B.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C.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D.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 确无误的频波。6教师在讲解修辞方法及作用这一知识点时,为学生举了以下例子,下面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 “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B.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

5、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 象描绘得极为生动D.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 葛亮的情况7学习背影一文,教师播放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 是儿那登天的梯, , ”对这一教学资源分析恰当的是()。A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B. 歌曲脱离课文内容,削弱了教学资源的价值C. 缺乏思维深度,但能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D. 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8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依据评价时间,语文课程评价

6、的类型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 依据评价主体,语文课程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校长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C.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D. 语文课程评价需遵循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9.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教师布置了以下作业:文中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 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你的童年时光里, 一定也有记忆深刻的场景,或雪地嬉戏, 或田 间追逐。试着写约 200 字的小散文, 注意准确选用动词。 三五人自愿建立小组, 把作者在 三味书屋的经历编成约 10 分钟的小短剧 下节课进行演出,要求不看台词、适当

7、想象、含 有情节、表演生动。根据个人兴趣 选做其中一题。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 给学生的作业量过大,对基础差的学生是有形压力B 体现出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C 第二题具有综合性。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表达、想象等能力D 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氛围10 学习我爱这土地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领会 其象征意义 ( 重点、难点 )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把握诗歌的主题( 难点) 。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A 选择了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的知识点为难点B. 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C. 低估

8、了学生的理解力,领会象征意义不应作为难点D. 重视阅读体验,把有感情地朗诵作为本课难点 11以下是生命生命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认真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问题。一、情景导入师:(A) “嘘一一”别作声,跟我做:闭上双眼,伸出右手,放到左胸。师: (大概静默三十秒 )你听到了什么 ?生:心跳 !( 感觉到了生命 )师:那么,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感悟。 生:生命很短暂,我们应加倍珍惜。生命很脆弱,应当精心呵护。 生: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不幸,但不能放弃,要勇敢地活下去。 ,二、整体感知师:是啊, 人的生命来之不易, 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有一位台湾著名残疾作家杏 林子,还专门借来听诊器,她听到

9、了什么?她是怎样理解生命的?(B)请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边读边画 )生:课文讲了三件事。 生: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苗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三、研读赏析师:看来同学们找得很准。那么哪一件事更让你感动?你又因什么而感动呢 ?生: (学生纷纷举手 )小瓜苗在砖缝中茁壮成长的事更让我感动。 生:小瓜苗强大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生:小瓜苗不屈地茁壮成长引起了我对生命的思考。 师:可我不明白,既然“没有阳光,没有泥土”,那小瓜苗何以“茁壮成长、昂然挺立” 生:因为它很坚强,它有很强的生命力。 ,师:没有任何物质保障,光靠精神行吗 ? 生:

10、不行,靠香瓜子本身的营养物质。师: (C) 为他鼓掌。他真的很聪明,小瓜苗正是靠自身的养分才可以“冒”出来,但为什么 只活了几天 ?这里为什么用“冒”,不用“长”?(分大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生查词典、讨论、读课文。师:“我”觉得小瓜苗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它仍有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感动着“我”?生:擎天憾地的力量。师:注意“擎”的写法,请解释这个词。 (生读注释 ) 师:怎样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先请大家认真体会文中“冲破”一词的含义(学生读文中相关语句 ) 。生:“冲破”给人一种速度快的感觉。 生:不顾一切的感觉。 ,师:现在我想请大家一起大声地喊两次“冲啊”。生(齐喊后恍然大悟 ):这就是一种“擎

11、天撼地”的力量。师:真棒 !小瓜苗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凭借着巨大的生命力茁壮成长、昂 然挺立,这难道不是一种擎天憾地的力量吗?由此“我”想到了什么 ?生:“我”应克服病魔的折磨,顽强的斗争下去。生:我要向小瓜苗学习,直到生命的终结!,师:(D)让我们再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悟生命的力量。(师生齐读)对以上教学片段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真情实景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把学生带入对生命的感悟之中。营造一定的 教学情景、或者说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唤起他们的体验。有了体验,学生就有了与 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基础B. 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教师不适合让学生快读,而

12、要让学生细读、精读,边读边勾画,找出问题的答案,从细节把握文本的内容。 在课堂结尾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快读,以便整 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C.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有收益有成效,教师的组织、指导不可缺少。老师善于提出“牵一 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品味语言。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冒”进 行品析D. 对一篇文章,通过具体的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就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更贴切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生同读,可以让老师更好的走进文本,走进学生,可以使教师、学生、文本更好的融为一体。12下面是课文济南的冬天的板书设计,请认真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济南的冬天(老舍)-凤(无底

13、声)对比(北平)、B丸(响晡)対比(热帶)r老或(曙、喘、舔)撅人地-4-J小山(小橹掘”匕喻J松(看护妇)拟人占尖(懐)动词 山朕(電)拟人卜山坡(穿)撅人朋温(冒娼毛)动词水-“(绿 形零词童水品-叠称(照影)拟人 针对上面的一则板书,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本设计的最大的特点是鲜明地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逻辑美B. 板书的上方体现出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写景”“状物”“抒情”这三个醒目的 概念,并用横线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整个板书的纲,也是整个教学的灵魂C. 板书是教学系统性的具体体现,有了它,板书的所有词句就成了语文知识的浓缩、语文 能力的指南D. 板书设计时,文本上所有

14、的词句、课文的重点都应该显示在板书上,不应该留有空白13学习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中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在理解“转朱阁,低绮 户,照无眠”这句话时,老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会无眠呢?” ,据此学生给出了如下解释:甲:还在幻想如何超脱尘世。 乙:对出世还是入世举棋不定,所以辗转难眠。 丙:还在回忆刚才月下起舞、清影随舞时超脱尘世的美妙感觉。 丁:因为月下离人离情正浓,为下文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作铺垫。 假如让你来执教这篇诗词,你将如何向学生作出正确的解释?()A. 先告知正确答案.再让学生重新去品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B. 询问学生意见。发现学生思维偏差,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本词主题,纠正学生思维,得

15、出 正确答案C. 询问学生意见,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确定答案,让正确的学生进行思路讲解D. 先告知正确答案,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给出正确答案14教师在讲授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课后,根据学到的“对联知识”。老师给学生出了以下几道试题:(1) 从以下三个对联中选择一个送给一位即将过生目的朋友。 甲: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乙:回回故往。逐吉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2) 试着给春节写一副简单的春联。(3) 试着从日常生活中搜集表达新婚、生日、春节、中秋等祝福的对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导学生养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素养B.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C. 考查学生对文本学习掌握的水平D. 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5阅读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步骤的设计,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 分专题收集诗歌,分别搜集以“春”“夏”“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