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18991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里阴晴》说课稿 -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里阴晴说课稿 画 里 阴 晴 说 课 稿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 周 稳2012年11月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阴”与“晴”是两种最常见的天气现象。著名画家吴冠中却用它们来阐释他的绘画理念。这也是我今天说课的主题画里阴晴。下面我将围绕:“活水思源-说教材,教学相长-说策略、不悱不发-说过程、跬步千里-说反思”四个方面开展我的说课。一、活水思源-说教材(一)教材简析画里阴晴一课来源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第四单元里的第三篇文章。本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的学习重点是欣赏散文。画里阴晴一文,作者吴冠中通过叙写中外画家对“阴”与“晴”两种审

2、美趣味的不同感受和采用的不同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悟:艺术贵在创新。(二)教学目标根据文章主旨,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从学情出发,我拟定了本堂课的三维目标为:在知识和能力上,我希望学生借此感悟中国画与油画不同的艺术风格,理解作者的艺术观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在过程和方法上,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一步感悟作者的艺术观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我希望本文能唤起学生对“创新精神”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重难点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重点就有了核心。本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学习借鉴作者的艺术观点艺术贵在创新。由于本文是一篇文艺散文,涉

3、及到绘画方面的知识,所以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是难点之一,对职高学生而言,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同样也是一大难点。二、教学相长-说策略(一)学情分析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我们想引领学生到那里去,那必须首先知道学生现在到底在哪里。”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进行学情的分析。我所授课对象的对象是职高高一动漫班级的学生。1.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普遍不好,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存有较强的好奇心。2由于是动漫班级,经过一个学期的美术课学习,他们初步具有一定的绘画与色彩基础,这也是我在执教这篇文艺散文要充分利用的地方。所以,画里阴晴一文,我也是一直把它作为美术大类专业的重点授课

4、篇目。(二)设计理念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1.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以,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来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运用,并做出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和处理。2.创设“大语文”课堂。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职业中学语文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之一。教学中渗入“绘画”方面的知识,将语文学科与美术专业、信息化技术相整合,强化语文教学中跨学科文化的多元审美价值。(三)教法/学法基于上述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坚持 “教学相长”的原则,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力求整个课堂呈现出开放、动态和不断生成的

5、特点。三、不悱不发-说过程(一)准备阶段1学生的准备:学生分成两组,结合现有的专业知识,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水墨画”和“油画”的相关知识。2教师的准备:网上收集相关资料,按照“教学设计”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实施阶段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我又分为4个教学流程:激趣导入,设置悬念(约5分钟);美读感知,交流体悟(约20分钟);合作探究,质疑深入(约15分钟);活动体验,拓展延伸(约5分钟)。1激趣导入,设置悬念按照课前准备的要求,两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派代表上台,并且出示实物画作,给我们大家初步介绍“油画”和“水墨画”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生专业背景,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检查了预习的

6、效果。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吴冠中的画作江南小镇,请学生们评价吴冠中的画作,更接近哪一种绘画的风格。在简要介绍了作者吴冠中之后,我抛出问题“曾留学法国学习油画的吴冠中,为什么画作却更接近中国水墨画的风格呢?设置了悬念,任务驱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2美读感知,交流体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在本环节中,我先播放配乐朗读,为学生创设意境,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为接下来的感知、探究奠定充分的情感基础。美读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寻找答案“西洋油画家和作者对待阳光和阴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这种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相互交流的

7、过程,也就是对文章内容感知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明确了:西洋派- 投靠阳光,陶醉阳光的,这个关键字是“晴”,西方油画的风格是写实、明朗、鲜艳。而作者-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这个关键字是“阴”,中国水墨画的风格是:写意、轻快、湿润。而为了加深学生这种感悟,在重点分析“默看细雨湿桃花”一句这个“湿”字的独特味道之后,我进一步提出,在对雨意和“湿”的独特感悟上作者是不缺少知音的。请学生回忆关于雨的诗句,简单互动交流。学生回忆起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能够调动出学生原有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学生也不难感

8、悟到,雨湿的山水草木有着别样的韵味、情调,表达着不同的意境。所以,内心有着深深的传统文化情结的作者自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此融入进他的绘画创作之中。3合作探究,质疑深入在完成了初步鉴赏,解决了“阴”与“晴”,“水墨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与关系之后,我顺势提出本堂课讨论的核心话题“江南到底适不适宜画油画?”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刚开始很多学生却都只是简单的回答道“是”与“不是”。 此时,教师要适时地调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明观点,要指导学生从原文中去寻找答案。对于表明作者观点的词语和句子,一定要指导学生去读,去细细品味,及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而随着我巧妙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讨论逐渐深入,

9、在质疑中,他们从文本中寻找到许多诸如“大概”“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都要使用不同的技巧”“现成的西方和我国的传统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等这些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我适时点拨: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他正是要创造一种“中西兼用、阴晴兼画”的绘画风格,吴冠中的“此油画”已非“彼油画”,从而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艺术贵在创新。至此,教学的重点也得到了有效地突破。4活动体验,拓展延伸课堂进行到这里,学生对作者吴冠中这种“中西兼用、阴晴兼画”“中西合璧”绘画作品自然是十分期待,此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数张吴冠中的画作请学生们欣赏已是水到渠成。但是在欣赏

10、中,我有意插入了一幅并不是吴冠中风格的画作,叫学生尝试辨认。可喜的是,许多学生一眼就分辨出来。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关照了学生美术大类的专业特色,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主题意义的拓展与升华,在简单的课堂小结之后,我给学生介绍了数则有关创新的“名言名句”。同时,布置了相应的课外作业:1.在作业本上摘抄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雨”的诗句。2.收集有关艺术或生活中创新的案例,准备在下节课进行交流。这个作业的设计旨在升华学生对创新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增加学生知识与信息的积累。以上就是整个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如下(略):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11、。四、跬步千里-说反思最后是我的教学反思:1语文教师应是大杂家。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要更好的完成这么一篇文艺散文的教学,你非得有点绘画方面的知识不可。诚然,新的教育时代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不仅要做语文学科的“专家”,而且还应是个了解包括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知识,懂生活的“大杂家”,正所谓“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2“专业渗透”。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高教育,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中职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语文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联系起来。如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美术专业知识,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语文实实在在的意义。3“语文味”。但职高语文课,最终还是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如果只是强调职教的特色,专业的风味,而脱离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也就失去了语文课所特有的“语文味”, 职高语文恐怕也将在边缘化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一堂中职语文课中如何将这二者处理、拿捏到位很值得我们大家思考。但我想,正如这篇文章写得那样,画里有阴有晴,阴晴可以兼得。职高语文的“专业渗透”与“语文味”,也是可以兼得的。虽亦难至,心向往之。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