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18894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学最全习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填空题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 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 供公共物品、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 提供的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7、根据 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

2、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 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进公共经济学概念、随 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但又是、特殊的。二、判断题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 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 干预市场。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 理区间。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 的寻租行为。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

3、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6、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 财政”提出的。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 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 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8、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9、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 的。三、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 育D、桥梁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A、国防B、花园C、教 育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A、垄 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命收

4、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 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 位”D、寻租行为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历史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单一性7、财政的基本职能 是: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8、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A、阶级性与公共 性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D、历史性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A、家庭B、企 业C

5、、政府D、中介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 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四、 问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2、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3、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5、 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6、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 制和手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2、财政手段3、寻租行为4、非排他性非竞争性5、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性6、收入分配职能7、 0.30.48、劳务收支9、财政学原理:公共经

6、济研究10、历史的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8、对9、错三、不定项 选择1、 A2、 BCD3、 ABCD4、 ABC5、 ABCD6、 BC7、 ABD8、 ABC9、 ABC10、 ABCD四、问答题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 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 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 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 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使价格高 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7、。(2)信息不充分和 不对称。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 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 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 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外 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 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 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 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8、4)收入分配不 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 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首先是把 “蛋糕”做大,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 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 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 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 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大 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 或准

9、公告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 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 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 民赋予的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 集团”谋福利,纵容亲属从事非法商业活动共等等。(3)政府提供信息 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这里且不说政府提供的经济信 息有可能失真或不及时,而政府应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一旦失误,都 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这种政 府干预失效,可能主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 心是明确政

10、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 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3、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 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 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 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 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 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 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二不能

11、 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 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 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 但有时排除成本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 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非竞争性是公共 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 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4、资源配置从广义上理解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从狭义上理 解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的核

12、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 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其基础性作用,在具备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市场,会通过价格与 产量的均衡自发地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最佳状态。西方经济学中“帕累托标 准”就是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自发形成 的配置不可能实现最优的效率状态,因而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财政的配 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 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 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状态。因此,财政的资 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

13、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 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 的特殊机制和手段。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 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政府投资规模主要是指 预算内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表明政府集中的投资对社会总投 资的调节力度。而预算内投资结构和保证重点建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 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有着至

14、关重要的意义。(4)通过政 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 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 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对于公用建筑和国防工程之类 的属于不能回收的投资项目,财政拨款应视为这种工程的成本,力求以最 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 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5、在市场经济体制下,GDP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 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由市场价格决定, 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 财政的收入分配

15、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实际上,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当前各国 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划清市场分配与 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 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各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 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 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 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

16、;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 适度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 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 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 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 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 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 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入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 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 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一是2. 公共物品的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公共 物品。3.政府主要是通过来提供纯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