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464147938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在郑国聚徒讲习法律和诉讼,孔子在鲁国聚徒讲习六艺,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齐国还设立稷下学宫,广招天下学长,

2、授以上卿,让他们带着徒弟来此讲学。这种局面( )A. 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B. 标志百家争鸣时代的开始C. 宣告了官学体系的瓦解D. 说明德治与法治之争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并且借助聚徒讲习的方式传播其思想。不管是德治还是法治,或者仁政,其共同点都是为了重新构建社会秩序,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3、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标志着官学统治地位开始瓦解,排除C项;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材料未涉及儒法之争兴起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 魏晋以前,不论是篆书还是隶书,都写得工工整整。到了魏晋时期,草书、行书盛行,打破了严谨的书写形式,变得优美而灵动。这一现象( )A. 表明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艺术B. 反映出审美观念的变化C. 得益于统治政策的相对宽松D. 满足了市民的精神需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本题

4、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晋时期书法由写得工工整整变得优美而灵动,说明书法由实用性变为艺术性,据此判断A项正确;因B反映出审美观念的变化与本题主要结论书法功能的变化不一致,B项错误;书法的艺术化与统治者的政策无关,C项错误;书法主要是以满足士阶层的精神需求,D项错误。故选A项。3. 宋神宗时,尚书省弹奏御史中丞舒直违规使用公款,要求交付有司处理。借此,宋神宗在尚书省设置御史房,主要负责纠察御史失职的行为。据此可知宋朝( )A. 监察机构职责不够明晰B. 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C. 行政部门冗官现象严重D. 利用互察规范官员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

5、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宋神宗时在尚书省设御史房,负责纠察御史失职行为。结合所学可知,御史是负责监察百官。因此御史房与御史构成了互相监察,以此规范官员行为,D项正确;监察机构职责就是监察官员行为,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尚书省与御史之间的制约,不能得出由此就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排除B项;材料反映机构相互制约,为涉及冗官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4. 明初对江南市镇的管理采用巡检司制度。巡检司的设置大致以水陆交通要地为主,其任务主要是乡镇防卫、稽查人口、维持治安。明中后期巡检司难堪管理重负,较大市镇直接设立府县级别的官员予以管理。这一变化( )A. 标志巡

6、检司制度的结束B. 完善了明朝的基层治理C. 折射出江南经济的发展D. 推动了市镇数量的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明初到明朝中后期, 管理江南市镇的巡检司的职责发生变化,较大的市镇直接设立地方行政机构管理。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工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市镇规模的发展,促使对江南市镇的管理发生变化,C项正确;巡检司职责发生变化,不是该制度的结束,排除A项;巡检司制度是对于市镇,而乡村属于基层,排除B项;市镇数量的增加是巡检制度变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7、。5. 申报在晚清时期共发表有关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评论190余篇,在该报同期企业(公司)评论中占据首位。这些评论( )A. 使上海轮船招商局得以享誉海内外B. 是后人进行历史还原的重要依据C. 反映申报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D. 体现出民族工业内外交困的境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申报在晚清时期共发表有关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评论,体现了当时人对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看法,体现了时代的特色,是后人进行历史还原的重要依据,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海外的影响力

8、,无法得出“享誉海内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历史还原的重要依据”,而“申报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民族工业内外交困的境遇”体现为民族工业收到外国帝国主义与国内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但是材料主旨为历史还原的重要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6. 1902 年,史学著作欧洲十九世纪史的中文译本有如下宣传语:“十九世纪者,历史上空前之名誉时代也。欲识人类之价值,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欲观天演之作用,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欲养国家之思想,不可不读十九世纪史”。这段宣传语( )A. 意在培养国人史学素养B. 为维新变法营造舆论环境C. 强调当代史的现实意义D. 旨在宣传

9、西方的思想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国人认为19世纪在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想要认识人类的价值、自然界演变的作用、涵养国家意识,都必须要阅读十九史记史,由此可知,材料强调当代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C项正确;材料强调当代史重大的现实意义,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此时维新变法已经失败,排除B项;材料强调要认识人类价值、社会演变作用及培养国家意识,未体现要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7. 中国近代某宣言指出:“中国以内,自北至南,自通商都会以至于穷乡僻

10、壤,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因其所处之地位与所感之痛苦,类皆相同,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者。”该宣言( )A. 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B. 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C.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 肯定了工农民众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

11、工人之参加”可知,国民党认识到工农民众的力量,表现出联合工农阶层共赴国民革命的政策,D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与材料国民革命不符,排除B项;1927年秋,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C项,故选D项。8.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经济收入中,外部援助占相当比重。但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实现全部自给。这主要得益于( )A. 大生产运

12、动的开展B. 土地革命的深入进行C. “三三制”的施行D.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随着抗战进程的推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开垦大量土地,粮食产量大增,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而非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项;“三三制”是边区政府在政权建设上的内容,排除C项;武汉会战结束,标志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9. 下表是申纪兰人物年表(部分) ,据此可知( )A.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启B. 合作化运动的成果显著C. 男尊女卑传

13、统观念消亡D. 女性社会地位逐步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51年,协助村民创办生产合作社”与“1954年,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纪兰在建国初期,参与到了“生产合作化”运动,“出席第一届人大”,“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实现”,这体现了以申纪兰为代表的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D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启在1956年,排除A项;“合作化运动的成果”体现了部分材料,排除B项;“男尊女卑传统观念消亡”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0. 1981 年,经广州

14、市委批准,广州日报社与市财政脱钩,在全国党报中率先建立了“自筹自支、自负盈亏”的新财务制度,“ 找米下锅”的压力变成广州日报社开拓市场的动力,广告额持续攀升。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 思想观念得到解放B.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C.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D.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年(中国)。根据材料“广州日报社开拓市场的动力,广告额持续攀升”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广州日报社从传统的“机关”向实体企业发展的重大转变,是探索国企改革的实践,是当时思想观念解放的具体表现,A项正确

15、;材料所述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是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1965年),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从1994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从1984年起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D项。故选A项。11. 吉尔伽美什中这样描述:“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由此可知,两河流域( )A. 工人待遇丰厚B. 酿酒工艺世界领先C 农耕文明发达D. 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两河流域酿酒业发展,在古代,酒类的酿造使用的主要是粮食作物或者葡萄,两河流域能够出现酒类说明当时农耕文明发达,C项正确;吉尔伽美什属于文学作品史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且给工人喝酒并不能说明工人待遇丰厚,排除A项;材料并未对比其他地区,不足以说明酿酒工艺世界领先,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一种文学作品史诗,并不能说明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排除D项。故选C项。12. 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A. 得益于启蒙思想的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