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11981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08、09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2008年旅游事业发展概况 发布日期:2009-2-26 14:17:51点击数: 1579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我国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全市旅游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和省旅游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市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攻坚克难,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保持了全市旅游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2194.1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57;旅游总收入3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

2、5.6万人次,同比增长10.87%;旅游外汇收入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在我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我市大部分旅游经济指标在全省排第1位;入境游客接待总量在全国28个重点旅游城市中排名第11位。一、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全力保持平稳发展,旅游业应对危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一是去年初南方部分省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我市8个旅游信息平台全面启动,及时发布旅游相关提示,立即中止了前往和途径灾区的旅游活动;春节期间,为滞留在厦的外来员工免费开放旅游景区。二是“3.14”拉萨等地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我市旅游企业果断停止了组团赴藏区的旅游活动。三是“5.12

3、”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市旅游局迅速启动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立即通知旅行社停止组团前往和途经灾区的旅游活动,及时摸清我市7个团队81人次滞留灾区的情况,指导旅行社组织游客安全返回,迅速派员赴灾区协助由我市组团被困灾区90小时的26名马来西亚游客安全撤离并返回,得到马来西亚当地媒体高度赞誉。灾后,我市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导游员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主动为灾区旅游重建和恢复发展宣传推介。全力保持旅游业平稳发展。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我市旅游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去年上半年我市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出现非典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市旅游行业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多

4、次召开旅游经济分析会议,正确把握形势,及时调整思路,把国内旅游和对台旅游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千方百计帮助旅游企业克服困难,研究制定扶持旅游企业的政策措施,退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共计600万元。市旅游局会同市财政局抓紧研究制定鼓励企业拓展市场、拉动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扶持措施。各区旅游局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节事活动,拉动节假日消费。各旅游企业高度关注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推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种措施。在全市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下半年旅游经济各项指标有所回暖,保持了全年旅游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二、完善旅游工作协调机制,优化旅游产

5、品结构,旅游产业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夯实完善旅游工作协调机制。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市政府主持召开了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确立了我市创建商务会展旅游城市的方向,明确了我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分工。二是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港口部门加强水上旅游客运管理,交通部门加强旅游车辆管理,公安部门为旅游节事活动和游客提供安全保障,市台办积极协助争取对台旅游政策,工商部门加强旅游购物市场整治,法制部门在旅游行业开展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试点,安监部门加强旅游安全工作指导。三是市、区两级旅游工作互动协作得到加强。首次召开市区两

6、级旅游局长会议,研究建立市区两级旅游工作互动协作的工作机制。各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与保障。思明区发挥全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完善观音山景区、同安区试点和推广乡村旅游、翔安区开发大嶝岛和大帽山项目、海沧区完善天竺山等生态景区、集美区发展双龙潭等山地景区、湖里区建设五缘湾、鼓浪屿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等,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发展新兴旅游产品。制定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编制规划、培训人员和建设相关项目等,使同安汀溪的五峰和荏畲两村的乡村旅游开发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与发改委、港口局以及翔安区等单

7、位研究方案,编排线路,开辟航路,建设码头,完善接待设施,联合开发海上海岛一日游。与港口局力推邮轮旅游,积极开发欧美、东南亚以及香港等邮轮市场,使邮轮旅游成为我市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全年共接待来自美国、德国和马来西亚等国邮轮公司的各类豪华邮轮28艘次,接待邮轮游客共计6.7万人次,实现了大陆游客从厦门口岸登邮轮出境旅游,为建设国际邮轮母港奠定了基础。积极组织开展旅游招商活动,邀请境内外投资商来厦考察,使旅游新项目、新产品的投入明显增加,全年新建项目27个,总投额达131亿元。 跟踪、协调和服务旅游项目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旅游规划提出的“五个十”工程中的“四个十”项目,即十大旅游酒店、十大旅游景

8、区、十大旅游特色街区和十大旅游场馆设施。胡里山炮台历史再现项目二期、观音山旅游休闲区、奥林匹克博物馆等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磐基假日、金门湾、福佑戴斯等高档酒店建成营业;温德姆和平里、牡丹、盛之乡温泉酒店等即将开业。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闽南戏曲大观园、北辰山等项目建设正在抓紧推进中。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修复、风琴、乐器、租界历史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也在推进。胡里山炮台、园博园和同安影视城三个景区经过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活动项目和挖掘文化内涵等创建工作,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大力彰显特色,赴台旅游取得新突破,厦门作为两岸旅游口岸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对台旅游政策取得新突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

9、台旅游工作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何立峰书记、刘赐贵市长、黄菱副市长亲自率队赴京争取对台旅游政策,使我市在对台旅游政策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6月份,厦门建发国旅被批准为首批赴台游组团社。9月份中央批准首批开放赴台旅游的13省市居民可由厦门经金、马、澎赴台湾本岛旅游。12月份,取得厦门市暂住人员赴金门旅游的政策支持。国家旅游局批准在厦门成立大陆首家台商独资国际旅行社厦门灿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我市赴台旅游组团社从1家扩大到4家。厦门对台旅游的口岸优势凸显。一是台湾游客经厦门由“小三通”往返大陆的人数大幅增长。从6月份台湾开放所有台湾居民经“小三通”往返大陆后,经“

10、小三通”线路来厦的台湾游客大幅增加,厦金航线航班从原来的每天20个航班增至28个航班,全年经“小三通”出入境旅客人数达到91万多人次,创厦金航线年出入境旅客量历史新高。二是由台湾来厦的入境游客大幅增长,全年接待台湾入境过夜旅游者359675人次,同比增长27.27。三是积极组织游客经厦门赴台湾旅游。从去年7月4日大陆居民经厦门赴台旅游首发至12月底,全省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共209团、5250人次,占全省赴台旅游总人次的84.73,其中经“小三通”赴台旅游91团、2386人次;经包机直航赴台旅游共118团、2864人次。四是赴金门、澎湖旅游稳定发展。全年经厦门赴金门、澎湖旅游为11203人次

11、,其中赴澎湖旅游人次为2462人次。五是积极推动外省市和境外游客经厦门赴金门和台湾本岛旅游初见成效。69名山东、浙江和广东居民经厦门赴金门和台湾本岛旅游;849名来自香港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英国游客经厦门赴金门旅游。厦门与台湾的旅游交流合作更加密切。邀请台中市、台中县、南投县、彰化县在厦联合举办“厦门台湾中部四县市旅游合作座谈会”,达成了加深双向旅游互动的八条共识。举办以旅游信息化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信息化论坛,两岸旅游信息业界300多位代表与会,促进了两岸旅游信息化的交流合作。与台北、金门、澎湖联合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导游之星大赛,在交流经验、提升导游素质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好的

12、效果。与金门、澎湖、南投等台湾业界同行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联合举行旅游推介会,进一步推广海峡旅游线路产品。组团参加海峡两岸台北旅展和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等。邀请250多位台湾旅行商和记者来厦门和周边地区采风踩线。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旅游市场拓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大力拓展重点客源市场。在入境旅游方面,组团赴东亚、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重要境外客源市场参加旅游展会和开展旅游促销,与厦门航空公司联合设立首尔(厦门)旅游代表处,邀请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境外旅行商和媒体26批次367人次来厦考察和踩线,在日、韩等境外旅游企业聘请厦门旅游营销代表,成功组织了16架次的境外旅游包机业务。在国内旅游

13、方面,举办了“奥运北京、惬意厦门”主题推介活动,积极拓展奥运旅游;组团参加在北京、上海和郑州等地举办的知名旅交会;组团赴国内7个省市20个城市开展旅游推介;利用接待国内30多个省市旅游局来厦开展旅游推介的契机,加强与兄弟省市的旅游交流合作。首次与我市旅行社、台湾旅行社和媒体联手,在台湾旅游杂志、各类媒体、网站开展营销宣传,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在香港商报、大公报、中国旅游报等境内外媒体开辟旅游专版,加大了媒体宣传力度;编制跨越海峡之旅、厦门旅游指南、商务会展旅游等资料,在各旅游展会、推介活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饭店、景区点等免费发放各类宣传品共104万册。积极举办旅游节庆活动。9月份成功举办了第

14、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海峡旅游”品牌进一步彰显。春节期间在白鹭洲成功举办了2008年厦门元宵灯会。国庆期间举办厦门花车巡游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参与面和影响力,友好城市日本佐世保市制作了精美花车首次参加巡游。各区举办的旅游文化节事活动精彩纷呈,海沧区举办保生慈济文化节,促进了两岸信众的交流;鼓浪屿举办中秋博饼文化旅游节,推动了假日经济发展;集美区举办海峡两岸龙舟赛,加强了两岸青年的往来。鼓浪屿、园博园、观音山、五缘湾、植物园、天竺山、同安影视城、大嶝战地观光园等更加重视策划和组织,利用黄金周、节假日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努力扩展区域旅游协作。为落实厦门市党政代表团赴粤东地区考察学习时与粤

15、东各市党政部门达成的共识,8月份厦门与粤东五市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旅游局联合召开会议,签署合作协议,落实五项措施推进海西旅游区域协作,拓展粤东五市客源市场。第四届旅博会期间,闽粤浙赣23个城市旅游局签署了海西旅游区域合作联盟(厦门)宣言,共同推动海西旅游协作区的建设。针对台湾游客需求特点,与航空公司合力开通厦门-桂林-重庆空中航线,加强了国内热点旅游城市的互动协作。邀请广州、深圳旅游业界和媒体考察推介金门、福建土楼和厦门旅游产品。五、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旅游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新评定10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2家,评选了一批绿色饭店,推动旅游饭店业

16、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健全旅行社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培训、旅行社总经理反馈制和约谈制,妥善受理旅游投诉,旅游质监网络深入到旅游企业内部,旅游品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导游员诚信档案管理,量化游客评价机制,导游服务质量在万名游客问卷调查中得到肯定。排查治理旅游安全隐患,开展“旅游安全百日督查”专项活动,重点对旅行社挂靠承包、旅游“黑车”、餐饮、景区、酒店等存在隐患加强排查整改。举办各类安全演练和培训活动,建立健全市、区和企业三级互动协作的旅游安全网络。联合各区和相关部门,加强综合执法,围绕黄金周等旅游旺季,周密部署,严格排查,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坚持旅行社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探索和完善旅行社服务质量保障标准化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强做大旅游企业,位于全国百强行列第20位的建发国旅,去年取得了营业收入5.8亿元的良好业绩,居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