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115109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教学宜川中学附属学校陈华随着“二期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教师们日益关注的重点。很多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多媒体的应用等等。而我认为,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辞海中,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和谐的课堂氛围指的是课堂上的一种积极的气氛,这种气氛能促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师生间配合默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这种气氛能让教师和学生课后感觉良好,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知识。这种“特殊气氛”、“情调”直接由教

2、师和学生共同营造出来,并促进了课堂教学。因此,这种氛围营造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尊重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基础,更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基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成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尊重需要包括了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敬重。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初中的学生心理上处于叛逆期,学生个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他们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同时更需要别人对他们个体的尊重。如果教师的一言一行不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那么学生也就不会尊重教师的工作

3、。记得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那一年,因为不熟悉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自认为非常简单的题目学生却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会在课堂上不自觉地说几句“你的脑子反应太慢了”、“这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也不会做”等对学生冷嘲热讽的话,这样不尊重学生的后果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学生普遍不喜欢上化学课,更不喜欢我这个化学老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比不过其他班的学生,尽管在课后我花了大量的精力对学生进行补习,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不大。直到有位听课老师向我指出了这个缺点,我才意识到我犯的严重错误。因此,在后来所执教的班级中我就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再说挖苦学生的话,就算批评学生也会注意自己的用语,以保护学生

4、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直到现在,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喜欢化学的比例较第一年有了明显增加,上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明显提高,化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对学生补习的时间不多,但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却在五门主课中总能名列前茅。可见主要是提高了课堂的教学实效。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及对教师工作的尊重。只有当学生尊重教师,才会在课堂上积极地聆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尊重并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亲其师,信其道”

5、,这种对教师直至对教师所教学科的情感对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差异,很多并非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由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时,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进而对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这种非智力因素也会使学生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经常对学生说“谢谢”、“请你帮忙拿一下实验仪器”等话,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更是体现出教师为人的基本素养。而师生间的互相尊重又营造出了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二、沟

6、通是营造和谐氛围的方法,更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不仅仅包含了知识层面的沟通,也包含了师生情感的沟通。每节课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及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经常检测目标的达成度,这种检测方法绝大多数就是通过师生间的沟通进行的。这种沟通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决定教学的进度。但有时也能暴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觉问题,教师就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时修正预定的进度,有效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有效地理解新的知识。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认知活动为中心,情感

7、、意志等其他心理活动伴随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包含了一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课堂上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人的情感的生命个体,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所以说,师生间的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营造课堂上的和谐氛围的成功。我认为有效的沟通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善于倾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流。课堂上不仅仅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课内容,教师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表述时,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如不做其它的事情,用关注、鼓

8、励的眼神注视着学生,配合肢体语言包括点头、微笑、走近学生等等,当学生表述完毕,使用恰当的评语及时予以评价。这些无意中的小动作、简单的口头评价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所陈述内容的重视,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当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趁此机会转身进行板书,致使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表情尴尬,周围的同学在一边窃笑;也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表述没有任何评价,一句“请坐”就又开始了下面内容的讲解。教师的这种表现显然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老师重视的错觉。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也必将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2、关注所有的学生。一节课中,教师在

9、检测目标的达成度时要关注课堂中所有学生的反馈情况,如果仅限于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关注其他学生,那么,这些不被关注的学生就会逐渐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我会走到学生身边进行个别指导,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偏差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指导,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受到教师的关注。当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时我会用询问的眼神对班级中所有的学生进行观察,当绝大多数学生流露出“已理解这些知识”的表情时,我才会讲授新的知识。3、适当表达自己的想法。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保持有欣赏和期望的态度,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得到增强,并在这

10、种特定的环境中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活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如学生在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我会走近学生进行巡视,对书写较好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表扬。“某某同学已能写得非常完整了”、“某某同学如果能注意方程式的条件书写不出错就更好了”等等,甚至撸一下学生的头、拍一下学生的肩膀、对学生竖起大拇指等等,都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但是,也不能滥用表扬。一旦学生的行为不符合课堂要求,教师也应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老师的上课,以确保课堂上的和谐氛围。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还会延续到课外,课

11、后的沟通能及时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这对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相信只要教师捧着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将带给教师更多的惊喜。三、情境是营造和谐氛围的手段,更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保证课堂上营造和谐氛围,促进有效教学更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挖掘教材,或利用生活中的各种与化学相关的素材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利用情境创设氛围,从而营造出课堂上积极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而又生动的氛围中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兴趣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这

12、种学习态度能让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自觉排除种种干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化学又是一门对学生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学科,一个奇妙的故事,一段化学史的引入,一个令人难忘的实验,都能使学生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不同的情境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如教师以死狗洞的故事作为引入,带领学生走进探索二氧化碳性质与用途的世界;利用奇妙的喷泉实验,让学生在惊讶于美丽的实验现象的同时处于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去探索实验的原理,并发散性地设计出相似的实验;有时,教师更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促使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情境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添许多色彩。总之,师生间互相尊重、课堂上良好的师生沟通及有效的情境创设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三要素。当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学得开心,会学有所得,课堂的效率会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得到有效的提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