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jx****3 文档编号:464089744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音量,改变的是电视机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传播速度2.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 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D. 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3.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 将它熔化成铁水B. 磨掉铁块一个角C. 把它轧成薄铁片D. 从地球运到月球4.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你正在作答的物理试卷的

2、质量约为100gB. 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固的是()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B.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C. 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D.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6.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B. 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海水奔腾C. 星光闪闪D. 春风拂面8.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用哪三种色条组成?()A. 红、蓝、黄B. 红、绿、蓝C. 红、橙、黄D. 绿、紫、

3、橙9.一个人走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A.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C.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D.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先不变,后变大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11.如图所示,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 3mB. 4mC. 5mD. 6m12.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遥控器调电视B. 激光准直C. 渔民叉鱼D. 照镜子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

4、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 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 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14.如图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A. B. C. D. 15.在下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物质凝固特点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6.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他是唱高音的;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指音调的是_。(填序号)17.物理学把物体_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_。18.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

5、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19.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体积将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0.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_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应把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1.装在杯子中的盐水被倒出一部分后,杯子中剩余盐水的密度_.密封在钢瓶中一定质量的氧气被放出一部分后,钢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_.(选填“

6、变大”、“变小”或“不变”)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2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3.如图所示,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24.完成下列基本测量的读数:(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cm;(2)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单位是),温度计的示数为_. (3)如图丙所示,量筒的程是0 _mL,最小分度值是_mL,所测水的体积是_mL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适当将蜡烛向_(填“上”或“下”)移动。(

7、2)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使烛焰向右移动4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这种成像特点的典型应用是_。26.一物体质量为250kg、密度为0.8103kg/m3,它的体积是多少m3?27.小兰骑自行车去书店,开始以2m/s的速度骑行了40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骑行了500m。求:(1)她去书店用时多少min?(2)她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大?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调节音量时,喇叭

8、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选:B。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2.【答案】D【解析】解: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关闭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音调指声

9、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3.【答案】B【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故选:B。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此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

10、大,是一道基础题。4.【答案】C【解析】解:A、一张试卷的质量比较小,不到1g。不符合实际;B、一节物理课的时间在45min=0.75h左右。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符合实际;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1m/s左右。不符合实际。故选:C。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5.【答案】B【解析】解:A

1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湖面上结的一层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正确;C、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秋天花叶上凝结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有液体变为固态叫凝固。本题考查了凝固现象,属于基础题。6.【答案】A【解析】解: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符合题意;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12、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降低了温度,故减慢了蒸发,不合题意;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故选: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要想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同时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7.【答案】C【解析】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在流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万马奔腾,马匹的位置在发生

13、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春风拂面,风是空气的流动,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的物体发生了物理位置的变化,此题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8.【答案】B【解析】解: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选: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是有光的三原色合成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注意区分。9.【答案】A【解析】解: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

14、的虚像,与物距无关,所以人无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都不会改变故选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与物体等大即可解答此题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距大小无关,这时解答此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答案】B【解析】解:A、只要物体振动,就会发出声音,但声音传播到人耳还需要介质,若没有传声的介质,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一般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因此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色辨别,故D错误。故选: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质有关,一般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色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1.【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画成示意图如下:人与镜距离2m,人与视力表距离1m,视力表与镜距离即为2m+1m=3m,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离镜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