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复习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4088646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复习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复习学案 班别 姓名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翻译名句。(重点)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完成有关本课试题。【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学自测(一)、名句过关:(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3)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 ,思而不学 。”(为政)(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6)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2、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 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10)子曰:“其恕乎! , 。”(卫灵公)(二)、文言词汇选择题1、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学而时习之传而不习乎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诣太守,说如此C. 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孰为汝多知乎B. 学而不思则罔罔不因势象形C.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3、. 温故而知新故时有物外之趣B. 吾日三省吾身日初出沧沧凉凉C. 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D. 必有我师焉齐师伐我4、选出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日行千里C. 任重而道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 思而不学则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三)翻译重点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吾日三省吾身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任重而道远。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展示交流

4、1、读背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读背课文,读准读通读熟背会。2、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三、课堂研讨 1、内容理解:这十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 、 , 在今天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2、写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4、理解性默写论语十则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名句是 论语十则中提出应如何看待别人优点与缺点的名句是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空)四、巩固提升1、语文中考一本通P3182、(1)下面

5、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 ()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A、文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句与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似。B、论语作为孔子的代表作品,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历来都被视为儒家经典。C、第一则不仅阐述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乐趣;还讲了为人态度,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不了

6、解甚至误会。D、从全文看,曾子所看重的美好的品质主要有忠心、诚信、弘毅和仁义等几个特点。五、拓展延伸【甲】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节选)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 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 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

7、?王 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 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 年事蹉跎 (光阴消逝) ,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 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 ) 1.解释下列句中实词的含义: 不亦说乎? 说 李生说之曰 说 学而不厌 厌 王生益愠 愠 2、.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 C. 择善而从之 D.是以谓之文也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学而/不思则罔 B. 可以为师/矣C. 盖/学

8、贵善思 D. 请铭之坐/右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 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课后反思】论语答案(二)、文言词汇选择题1、B2、D3、C4、D三、1、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道德修养2、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亦乐乎择善而从解释: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比喻责任重大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己所不

9、欲 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3、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2、(1)C(通“智”,其余解作“知道”)(2)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D五、1、(1)同“说”,高兴,愉快(2)劝说(3)满足(4)恼怒,怨恨 2、B 3、C4、(1)(2)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认为向知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的事情,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希望懂得好的真理。5、善学者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