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64082137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部分 中考重点命题题型专题篇专题29 光学简答与阅读理解冷点问题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答案】见解析。【解析】“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诉我们,目光短浅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不相信别人,就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小世界,永远见识不到事物的本质。井底之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如图所示:图中点S是青蛙的位置,将黑点S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黑点S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所以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2、,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做一做手影游戏(如图),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因为光是直线前进的,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部分光线会被物体吸收,部分光线会被反射,而其他未被物体挡住的光线,会继续前进,而呈现阴影的现象,称为影子.【解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的形成,一定要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光沿障碍物边界继续传播,就有障碍物(研究的物体)得阴影出现。3.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答案】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解析】(1)射击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和缺口在一条直线上时,就

3、表示瞄准了。(2)木匠闭上一只眼睛看加工的器件是否平直。(3)泥瓦匠闭上一只眼睛看所砌的墙是否竖直。(4)站队时,用眼睛看队伍是否整齐等。(5)小孔成像(一个蜡烛的光通过一个小洞在黑屋子中成倒立的实像)。4.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闪电刺眼,我们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个现象。【答案】先看到闪电。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云层与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当带异种电荷的云层相互间的距离由于运动而缩小时,正负电荷间的强大电势差将空气击穿而发生瞬间放电,放电时产生的放电火花就是闪电,放电时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

4、快。”【解析】要知道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所以要知道哪个现象到达人耳人眼的时间是关键。我们知道光速c=3108m/s,声速v=340m/s ,距离s一定,根据速度公式变形t=s/v,速度大,时间短,所以先看见闪电。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的是水。请你依据所学光的反射知识进行解释。【答案】光射到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因此,迎着月光走,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明显多于地面上由于漫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如下图。所以,迎着月光走,水面亮。同理,背着月光走,由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

5、有光进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有一部分光能够进入人眼。所以,背着月光走,地面较亮。【解析】镜面反射是指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当物体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只会在某一个方向上感到刺眼,而在其他位置时看这个物体却很暗。如黑板反光,平面镜成像。(如图甲)漫反射是指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我们之所以能从不同的位置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生漫反射,无论在哪个位置都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这样我们就能从不同的方位看到它。例如:黑板用毛玻璃、电影

6、幕布用粗布等(如图乙)。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激光的应用1958年,人类在实验室里激发出一种自然界中没有的光,这就是激光。激光束的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对准目标发出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目标的距离。激光测距雷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让这一点照射到光盘上,就可以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经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象,由于会聚点很小,光盘记录信息密度很高。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如果把强

7、大的激光束会聚起来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被照的部分迅速上升到极高的温度,最难熔化的物质在一瞬间也要汽化了。因此可以利用激光束来切割各种物质、焊接金属以及在硬质材料上打孔。医学上可以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割皮肤,切除肿瘤,还可以用激光“焊接”脱落的视网膜。强激光可以在瞬间破坏敌人的飞行器,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2)激光测距与初中物理学到的 测距原理相同。(3)用激光作“光刀”来切割皮肤、切除肿瘤、“焊接”脱落的视网膜,是利用激光的 的特点。【答案】(1)3105;(2)声呐;(3)能量大。【解析】(1)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2)用

8、声纳测量海底的深度,就是利用信号脉冲反射,故激光测距与初中物理学到的声纳测距原理相同;(3)激光可以集中很大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被照的部分迅速上升到极高的温度,使最难熔化的物质在瞬间汽化。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4.2m;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节省空间。【解析】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在平面镜左侧距离平面镜2.3米,所以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2.3米+(2.3米-0.4米)=4.2米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节省了空间。8.小明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9、时,认为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是实像。你能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答案】在玻璃板后面像点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看不见物体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解析】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9.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请你说一说这一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答案】见解析【解析】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把天上的云倒映下来。鱼在云上游是光的折射,将水中的鱼所成的虚像呈入人眼,鱼所成的像与云所成的像相重合就有了鱼在云上游的情景了。10.在一张白纸上用红

10、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答案】见解析【解析】只用红光照射时,白纸反射红光,红色的“光”字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眼睛的只有红色光,所以只能看到一张红色的纸,看不见红色的“光”字。只用绿光照射时,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色的“光”字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所以能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11. 红外线、紫外线跟你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各举两例。【答案】见解析【解析】红外线: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诊断病情、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等。紫外线:利用紫外线能使银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 利用紫外线杀菌; 紫外线可促使人体合成

11、维生素D。12.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辨别真伪【答案】红外线;紫外线【解析】(1)太阳光包括可见光和看不见的光,可见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看不见的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2)了解紫外线的应用: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等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能够使被照物体发热;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钞票上涂有荧光物质,荧光物质只有在紫外线照射时,才发光13.给你一个透镜,怎样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12、根据你所学的光学知识,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答案】(1)用手去摸,中间厚、两边薄的说明是凸透镜(不提倡用手摸,可直接观察)(2)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另一侧能得到最小最亮的点说明是凸透镜,出现一个暗圈的是凹透镜(3)能作为放大镜使用的是凸透镜把透镜放在字的附近去看字,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解析】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区别的简单方法有观察法,阳光聚焦法,成像法,放大镜法等(1)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3)凸透镜能作为放大镜使用成放大的像;凹透镜成缩小的像14.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

13、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答案】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平行光。利用了凸透镜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焦点和光路的可逆性。【解析】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经过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也可以利用光路的可逆性,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照射到凸透镜上,折射光线会聚在凸透镜焦点。15.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片底片是照相时形成的像。判断图中的树所成像的正倒。【答案】倒立的。【解析】照相机根据“u2f,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所以树所成像是倒立的。16.如图是照相机原理图

14、。用照相机拍照,在拍摄远景和近景时就如何调节镜头和胶片使像更清楚问题,请你提出自己得意见。【答案】用照相机拍照,在拍摄远景时,镜头要和被拍景物远一些,调节胶片离镜头近一些,这样被拍景物清楚完整。在拍摄近景时,镜头要和被拍景物近一些,调节胶片离镜头远一些,这样被拍景物清楚完整。【解析】拍远景时,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拍近景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像变大。17.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这个现象启发我们,阴天怎样估测凸透镜的焦距?为使估测结果更准确,操作时应注意什么?【答案】能看到窗外景物及窗户倒立缩小的实像。阴天可以把灯泡发光或者手电发光作为

15、平行光,让其照射在凸透镜,折射光会聚在墙上应该是一个亮点买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焦点。操作时要注意出现最亮的亮点时在测量。【解析】能看到窗外景物及窗户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此时物距大于凸透镜2倍焦距。可以用手电筒的平行光射入凸透镜上,通过移动凸透镜位置没发现墙上光点最亮时,测出凸透镜到亮点之间距离即为凸透镜焦距。操作时注意移动凸透镜要缓慢们尽量找到墙上最亮的点时,在测量凸透镜到亮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18.用水彩笔在磨砂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答案】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解析】物距大于凸透镜2倍焦距时,物体在墙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凸透镜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物体在墙上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题中灯泡上的图案可以在2个位置时,都能在墙上看到图案。19.请你根据本节课的“想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