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396623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欧美经典音乐作品赏析.精品文档.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哲学思想摘要:在经历失恋、耳聋、等众多打击压得贝多芬,在对命运宣泄着不满的情绪同时,心中仍保存着一份对音乐的热忱与追求,就是这唯一一点的希望支撑着贝多芬继续与命运抗争,坚强的贝多芬创造出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之为命运交响曲 。整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积极进取不被现实所压迫的奋斗精神,将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贝多芬揭示的“通过斗, 达到胜利”是指从黑暗到光明, 从苦难和斗争上升为欢乐和胜利。表达了作者“通过斗争, 获得胜利”的光辉思想。乐曲的开头个4个FF音符 更是形象印证了“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2、”这一说法。关键词:欧美 经典 音乐 命运 贝多芬一、 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的背景 当时贝多芬的耳聋逐渐加重,并非单纯的听力的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重的杂音干扰;并且还经受着生活、社会等级,病痛的压迫,和失恋的打击。贝多芬当时有想过自杀,但是想自己不能就这样什么都不留下的离开,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贝多芬对自己重拾信心,向命运发起挑战。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在自己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后,他企图用一部大型的交响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歌颂这一主题。于是贝多芬在1804年开始创作命运交响曲

3、,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二、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乐队编制命运交响曲所用到的乐器及其编制为: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降B大调单簧管、2支大管、2支降E大调园号、2支C大调小号、定音鼓C.G、第一小提琴组、第二小提琴组、中提琴组、大提琴组、低音提琴组、末章加入3支长号、一支短笛、一支低音大管;度为二分音符=108。三、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赏析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第一乐章C小调,有活力的快板,开始是著名的“命

4、运敲门”的5小节简单的动机,由弦乐器组奏出,具有严重的威胁感,以后这一动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持续出现在第一乐章中,并贯穿于整部交响曲,更增强了它的威胁感,随着暴怒的乐队全奏破浪前进,引入了抒情的第二主题,开头由圆号奏出,呈现随后乐思的轮廓,这种静谧安祥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命运的动机并没有消失,它还在低音部蠢蠢欲动。当音乐的紧张度达到极限的时刻,突然出现新的转折,出现了一个英雄性形象,斗志昂扬地在大调的明朗、坚定地结束了呈示部。经过短暂的休止,音乐重新回到了命运的主导动机,重复了前五个小节,形势更加凶险,经过一次渐强,又走出了原来的抒情主题,可是被圆号奏出威胁性主题无情打断,然后它无休止地反复,

5、调性不安定地转换,力度明显地增涨,第二主题还时有出现,战斗性的段落也时而占据上风,原来十分活跃的那些八分音符的节奏进行,逐渐地给一系列二分音符的和弦刹住;音响从最强(ff)变成最轻(pp),这时候调性和音区的频繁变换,音调的低抑和不稳定,反映出动摇、怀疑和焦急等待的心情,好像命运的黑暗势力衰退了,陷于一种麻木的状态之中。突然“敲门的动机”又凶猛地闯进来了,它以乐队全奏的方式,减七和弦的和声,一直保持最强的音响(ff)和动机本身的不断反复,掀起了一次大爆发,形成了发展部的戏剧性高潮,并直接进入奏鸣曲形式的再现部。再现部中,先前的战斗场面重又出现,但突然被双簧管的一段缓慢而悲戚的柔板(Adagio

6、)所打断,随后它立即恢复激动不安的情绪,它想主宰一切的意志也增强了。只是当大调的第二主题再度昂首出现时,乌云又逐渐消散,坚定、明朗的英雄性段落又出现了。不过,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这种斗争在相当扩展的尾声中反而愈演愈烈,形成了全乐章的最高潮有时候凶恶的命运动机占了上风,有时候英雄性的进行曲式主题发出高傲而威严的音响,好像要把命运动机赶走。但是,命运的黑暗势力还是相当强大,这凶兆的主题暂时取胜了,它用敲门动机的强烈音响结束这一乐章。当然,斗争还没有真正结束,但通向胜利的道路还很长远,还要经历艰苦卓绝的战斗。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变奏曲式,与第一乐章的悲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乐章一首的抒

7、情性,体现了人们感情体验的复杂世界。在这里,平和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同温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轮番交错,犹疑不定转化为坚定的决心。乐曲交替变化着两个主题,与第一乐章相呼应。第一主题是由大提琴与中提琴表达平静的温暖,象一首宣叙调,旋律气息宽广,节奏步调安详。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相对比,则是具有英勇气概的进行曲节奏。这个主题由木管乐器用柔美的弱音奏出,但是突然它的音调产生了一种不稳定的疑问,就在这一刹那间,情绪又连然转换,好像出现了一股不可置信的力量,把犹疑和动摇一古脑儿抛开,音乐转入C大调,由于加进铜管乐器发展为全乐队的强奏,尽管节拍是三拍子,但其饱满的音响和附点的节奏,以及号角齐鸣的形态,都使这一

8、主题具备进行曲的特点和英雄性的面貌,成为一支雄伟的凯歌。这两个主题的交替变奏成为这一乐章的动力,还有一些戏剧性因素不时闯入,在第二主题第一次变奏的开头,第一乐章的命运动机的凶兆节奏已经潜入进来,而在这一段变奏的结尾显得特别突出。而乐章的第一主题的一次小调的变奏音响严峻,感人至深。这一主题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变成刚毅而坚定,它的最后一次变奏音响宽广,像英雄性的战歌一般,表明英雄性的形象终于把一些沉思和犹疑彻底抛掉,它已经为斗争做好准备,对未来的胜利满怀信心。第三乐章,快板,深沉的谐谑曲,复三段体结构,开头极弱,陈述一段上行音阶,似乎是一个疑问,然后圆号以非常有力的斗志昂扬的强奏进行去节奏突然进入,

9、好像是对疑问的坚定的回答。由一连串沉着、抑制的和弦组成。在这一主题中既有急切的冲动,又有犹豫和顺从。它仿佛表现一个人内心不平静的感情。这一基本主题两次陈述后,猛然闯入一个非常活跃的新主题,它那敲门的节奏我们一下子就能认出,这是命运动机的一个变形。它的音响威严,有挑衅性,在乐章的第一大段落中,可以看到那畏惧而悲戚的基本主题同命运动机三次轮番呈现,而且每一次都伴随着越来越尖锐和复杂的发展,命运动机的每一次出现都增强了一层戏剧性的紧张气氛,最后这阴暗的势力还完全占了上风。乐章的中段出现了明显的转折。悲剧性的小调转化为明朗胜利的C大调,主调和声的手法让位给复调声部模仿的生动呼应;现在,扰人的犹豫,不愉

10、快的思索,尖锐的斗争,全部扫除得一干二净,到处是漫无节制的欢乐,充满了不可遏制的力量;一个情绪饱满强烈的民间舞曲的旋律,起先由低音提琴以略嫌笨重的舞步传了出来,这是真正晴朗的乐思,真正喜悦的情调,它的复调发展更有力地体现出民间欢乐的舞蹈场面。但是这种力量逐渐地低落下去,舞蹈性主题越来越轻微、深沉,最后在个别短小的下行音型中消失。乐章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经过变化和压缩的反复。在这里,一切都沉入虚幻的迷雾之中,两个主题都用尖刻的顿音奏出,全部使用极轻的音量(pp),经常出现休止符。它们之间先前那种对比全消失了:开头的悲剧性主题的流畅进行也不见了,它的节奏近似命运的动机,仿佛完全被后者吸引住似的;命运的

11、动机本身也音响变轻,它原有的威力丧尽了,逐渐被前者融化了。现在,几乎是一片寂静,但这又不是真的寂静。我们可以听到弦乐器微弱的深呼吸和定音鼓晦暗的跳动,开始在积蓄戏剧性的惊人力量,准备向胜利的终曲过渡。在弦乐器轻微的持续音背景上,传来命运动机在定音鼓上的遥远而神秘的节奏,在这长时间的等待之后,像试探一样从地深处升起了第一主题经过变化了的旋律,它郁郁不欢,多次被打断又重新开始,始终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但它以最大的力量,热情地坚持着,力图从阴暗和痛苦的深处冲向光明。终于,它跳入本位E音,打开了进人肯定胜利和光明的C大调的通路,它的旋律扩展了,最后在属和弦、下属和弦和主和弦相互交融的不协和音响中

12、,以不断增强的力量直接转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纤细、朦胧的音色被一片辉煌胜利的音响所替代,三支长号在中部、一只短笛在顶部,一个低音大管在底部充分丰富了这段胜利之歌,充满了欢腾、光明和胜利的情绪。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胜利和光辉节目的情绪,它那积极地一往无前的旋律进行、明晰的节奏、大量使用的和弦,以及强壮饱满的音响,都使主题添加了英雄性的光辉。它使整部交响曲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焕发出耀眼的光辉,说明英雄在同命运的激烈搏斗中终于战胜邪恶的黑暗势力而获得最后胜利。第二主题转人G大调,是一支生动欢跃的舞曲性旋律,它那三连音的节奏在所有强拍和次强拍上都得到强调。结束呈示部的结尾段主题也在属

13、调上,它的音乐再一次肯定整个呈示部的光明、欢乐和英雄性的特点。发展部饱满有力,主要是广泛发展活跃的第二主题,接近高潮时,音乐还越来越明显地插进命运动机的因素,它为第三乐章第二主题命运主题的进入做好准备。中间经过几次舒缓的节奏,好像是一种对取得胜利艰难的历程的回顾和感慨。当再现部开始时,欢乐和胜利的主题便以其光辉夺目的全奏迫使这种回顾销声匿迹。终曲的尾声很长,开始时出现一个号召性的新主题,这实际上是从乐章的第一主题和连接段主题衍化出来的,随后速度更快(Presto),是结尾段的主题重现。原来代表威胁性的主题也变成了一片欢呼之歌,最后则是第一主题以其硕大无比的威力长时间保持在光辉灿烂的C大调中它的

14、C大调和弦的轰鸣长达几十小节,似乎是对胜利的一种享受。命运的主题终于屈从于胜利凯旋的欢乐,黑暗的势力被彻底解除武装,光明和胜利是不可抗拒的。四、 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所表达的哲学思想人的胜利是同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但是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人们格外奋不顾身去建立功勋。英雄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 扼住命运的咽喉,让命运顺从于我们的思想,最终走向胜利。五、 对欧洲近现代音乐文化鉴赏与研究讲师赵京封教授的感受及收获在同学

15、的介绍及本人对音乐的热忱上,我选择了赵老师的欧洲近现代音乐鉴赏与研究作为我的一门校选修课。从第一次走进课堂,见到赵老师的第一眼,鉴于他的年龄及外貌特征,我以为他必会是一个呆板,老套的一位老师,但的讲课方式与幽默轻松的讲课氛围简直让我对他赞叹不已。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我选对了课,我必将会有很大的收获。每一次课赵老师必定都会点名,这也让我们的到课率极其之高,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只要稍微去晚一点就会找不到好的位置,虽然有的人抱怨赵老师每节课都点名,但我却认为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由此我对赵老师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在每一次与赵老师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他总会耐心的讲解,一遍一遍的给我们介绍着每

16、一首曲子,这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古典音乐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对每个作曲家生平的介绍过程中让我仿佛是看到的了大师对音乐追求的一生。我们在欣赏他们留给我们的作品之时,仿佛是在跟他们对话,仿佛是在和他进行灵魂的交流。现在我们的课程即将要结束,可我仿佛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能是对古典音乐的向往抑或是对对赵老师风趣讲课的一种留恋。不管是何种缘由,我都成长不少。课程虽然即将结束,但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不仅让我增长了不少对于欧洲经现代音乐文化的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懂得对音乐美的一种赏析。我觉得这门校选课将是我人生当中无法抹去的一门课。参考文献: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德国. 写给妹妹的信.罗曼罗兰.英国. 贝多芬传.贝多芬.德国. 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