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396622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能力目标:、能品味文中精妙语句的含义,学会赏析散文的一般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和品读。2、教学难点:品读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设想1、指导学生协作质疑,合作探究。2、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感。3、通过朗读和品读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4、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春天令人神

2、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景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舒缓柔美的音乐,自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二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词。提问:哪个字词你认为很重要,但可能被大家忽略,请

3、站起告诉大家。2、学生再次浏览课文,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已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协作质疑认真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也可以是对整篇课文、对作者、甚至对编者的质疑。然后小组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交全班同学讨论。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提问的机会,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四品味赏析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段落,并从文中找

4、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如:可用课件展示我喜欢文中这句: ,理由是 。(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五拓展迁移师生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六师生小结首先学生自发地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予以表扬。(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系统、完整的印象。)七作业布置从“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本作业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学以致用,学练结合,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五、板书设计:第十四课春朱自清盼春 总绘春:草花风雨人分赞春 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