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396461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学校: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三 学科:科学 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1 科学是. .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想知道,爱提问。3.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4.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考点1.什么是科学?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精讲要点1.什么是科学?

2、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互动提纲自主学习 理解科学是什么。合作学习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探究学习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已知程度,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探索和调查1 让孩子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页上面的插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2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5动手做“暂时记忆能力

3、”小实验。活动前要教给学生怎么制作活动道具,还要讲清如何操作,以便能得到好的效果。6让学生读读故事,再按照教材上卡通人的提示复述琴纳的故事。7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是什么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接,为理解“科学是什么”做好铺垫。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借助科学家的故事,认识科学是什么。回顾和解释1 什么是科学?2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知道“科学”是什么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强化训练1、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居里夫人)、(李时珍)、(琴纳)、(袁隆平)、(牛顿

4、)、(爱迪生)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3、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科学家发明了(电影)。4、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5、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课堂达标测评1、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教 学 反 思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学校: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三 学科:科学 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2、做一位小科学家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

5、认识科学是什么。.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考点1.什么是科学?2.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精讲要点1.认识科学家。2.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互动提纲自主学习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合作学习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探究学习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让

6、学生去试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索和调查1 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组织学生动手尝试)2 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3 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4 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结论来之不易,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回顾和解释1 你喜欢哪些科学家?2 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3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

7、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强化训练1、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科学家发明了(电影)。2、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3、回形针放在鹦鹉的尾巴上时,鹦鹉会站起来,因为(降低重心),可以让物体站起来。课堂达标测评1、根据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科学家发明了(电影)。2、我们发现,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3、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教学反思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学校: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三 学科:科学 时间

8、:2013年 月 日课题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意识到要珍爱生命。.愿意合作与交流。考点1.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精讲要点1.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2.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两大分类,能说出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互动提纲自主学习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合作学习去校园寻找有生

9、命的物体探究学习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 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好吗? 教师事先考察寻找地点。 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 寻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 讲清如何记录,强调可以写,也可以画。 规定寻找时间为分钟左右。 教师可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提醒学生不要跑出去很远。通过寻找,积累大量感性认识,为生物概念的形成提供依据。探索和调查1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2把汇报结果列在黑板上。3“瀑布具有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吗?” 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说出理由概括出有生命物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辨析,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回

10、顾和解释1生物具有哪些特征?进一步明确有生命物体具有的特征。课堂训练巩固训练一、填空题:1、校园里(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小鱼)等都是有生命的。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时的观察须知:(安排小组记录员)、(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它们)、(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强化训练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都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3、不认识的或叫不出名字的,我们可以把它(画下来)。4、我们可以到(校园)、(花园)、(田野)、(草丛)、(苗圃)等地方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也可到(砖缝

11、)、(墙根)、(花盆下)找一找。课堂达标测评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后代)、(都要呼吸)、(需要营养)、(都会对刺激有反应)、(会死亡)等。 教 学 反 思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活页教案(参考)学校:第二片区 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三 学科:科学 时间:2013年 月 日课题2、校园里的植物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两株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能够自定标准给身边的常见植物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的美,爱护植物。.体验到要细致

12、观察才能得到更多信息的道理。考点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2.植物有哪些不同?精讲要点1.植物都有哪些相同?2.植物有哪些不同?互动提纲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观察植物合作学习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探究学习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植物有哪些不同与相同?马上来研究。探索和调查1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描述要陈述事实,可以使用数字,但不要有修饰语。2 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你看到的吗?”3任选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要求先找不同,再找相同。先找出最明显的不同与相同,再找出本质上的不同与相同。要求学生边比较,边记录比较的结果。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4补充一

13、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植物都有哪些,展学生视野。(教科书上的植物分别是:丝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背景图是水稻。)5按照自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提醒学生:每次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每个标准只能分一次。培养观察技能,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器官。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引起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关注。回顾和解释1 植物都有哪些相同?2 植物有哪些不同?能说出植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在校园里我看到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它是(有生命的)。2、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文字)和(图画)来描述。强化训练3、植物在(结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4、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课堂达标测评13、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教学反思乡中心学校“四有”课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