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现状评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396393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现状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现状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现状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现状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现状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现状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现状评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概述11.1 加油站基本情况11.1.1建筑(构)物基本情况11.1.2主要设施设备基本情况11.2 加油站工艺流程21.3 加油站安全评价的原则和目的22.加油站危险源的辨识32.1油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2.2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2.2.1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42.2.2中毒和窒息危险因素分析52.2.3车辆伤害危险因素分析62.2.4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62.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63.加油站定性和定量分析73.1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73.2加油站定性分析73.2.1加油站定性分析的程序73.2.2加油站定性分析的具体过程83.2.3小结103.3加油站定量

2、分析113.3.1加油站定量分析的程序113.3.2加油站定量分析的具体过程123.3.3小结144.结论与建议154.1 对加强加油网点安全管理的建议154.2对危险作业的对策建议154.2.1卸油作业154.2.2加油作业164.2.3电气作业16参考文献16 1.概述1.1 加油站基本情况1.1.1建筑(构)物基本情况加油站罩棚采用混凝土结构,面积180 m2,长14m, 宽 13 m ,高 5.5m ;设4个加油岛,长、宽、高均分别20 m、1.2 m、0.20 m ;站房的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的一层。1.1.2主要设施设备基本情况表 1-1 某加油站基本情况表加油站名称某加油站加油站地

3、址田家庵区陈家岗路职工人数15人安全管理人员3人持证上岗人数2人占地面积储存能力140m 3加油站级别二级加油机数量6台加油枪数量6支竣工验收时间2004年 7月建、构筑物情况名称结构类型耐火等级层数高度( m )面积(m2)加油亭钢架二级15.5183营业室钢混二级1471储罐情况序号油品名称及编号单罐容积 (m3) 台数材质形式1汽油30m3 1(个)Q235 钢材埋地2柴油50m3 2(个)30m3 1 (个)Q235 钢材埋地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状况备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35KgABC1完好油罐区手提式干粉灭火器8KgABC4完好油罐区、加油区消防铲4完好砂

4、池旁消防桶6完好砂池旁灭火毯5完好加油区消防沙池2m31完好油罐区其他设备情况名称:加油机 生产厂家:正星科技有限公司可燃气体防漏检测报告仪一台;1.2 加油站工艺流程加油站基本工艺有汽车油罐车卸油工艺和加油机发油工艺等(一) 汽车油罐车接卸工艺流程汽车油罐车接卸工艺基本流程如下:汽车油罐车 阀门 胶管 快速接头 (阀门) 油罐 (二)加油机加油工艺流程由于加油站油罐设置采用的是直埋式,故加油机加油工艺一般是负压吸入工艺.其基本工艺如下:油罐 底阀 管道 加油机 加油机 受油容器1.3 加油站安全评价的原则和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加油站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

5、了解、检查、分析,预测该加油站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评价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产生的后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为安全工作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评价的范围仅限于对国庆路加油站的设施、设备、装置和实际运行情况及管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检查、分析、预测该加油站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2.加油站危险源的辨识2.1油品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汽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识别 表2-1汽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识别表类别与性质危险有害特性与防护措施危规分类及编号低闪点易燃液体。GB3.1类,31001火灾

6、危险类别为甲类;UN 号1203规 格车用汽油(GB484-89)研究法辛烷值:90号不小于90,93号不小于93,97号不小于97。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有味。易挥发液体。闪点()-5810 车用:-24自燃点():225390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相对密度0.70.74(水=1)馏程():车用汽油70205组 成C5C12:其他高辛烷值组分和抗爆剂、抗氧剂、金属钝化剂、着色剂;无铅汽油含抗爆剂(四乙基铅)量较低。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汽油蒸汽能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心动过速等现象;吸入大量蒸汽时,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空气中浓度为0.025(

7、体积)时,敏感者有轻度症状。皮肤接触:长期皮肤接触工业性汽油会产生脱脂作用。食入:引起呕吐、消化道粘膜刺激症状,进而出现抽搐、不安、心力衰弱、呼吸困难。急救措施吸入油气的患者应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肤接触用肥皂彻底清洗;误服时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爆炸极限:车用汽油1.08.0(v/v;%)。危险特性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禁 忌 物氧化剂、热源、火种。灭火方法小面积着火可用雾状水扑灭,面积较大时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水泥灭火。 柴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识别 表2-2柴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识别

8、表类别与性质危险有害特性与防护措施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燃、可燃液体,危险性类别GB3.3类;火险类别乙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浅黄至棕色液体。成 分烷烃、芳烃、稀烃等,十六烷值不小于45.熔点()-3520沸程():280370相对密度:0.870.9(水=1)自燃点()350380闪点():-35#、-50#不低于45;-20#、-10#、0#、5#、10#不低于55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及美国TLVTWA均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 性具有刺激作用。健康危害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蒸汽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

9、炎、油性痤疮。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畅通,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尽快洗胃,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就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 烧 性易燃,可燃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度或接触氧化剂,有可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高热时,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禁 忌 物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沙土2.2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分析按照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进行,分类标准参照GB 6

10、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2.2.1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火灾爆炸事故是加油站最为常见的事故类型,加油站发生火灾爆炸包括两种情况:油罐区、卸油点发生爆炸和加油区及其周围发生爆炸。在作业过程和非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1)、卸油时发生火灾爆炸1)、油罐漫溢。卸油时,不能及时监测液面,造成油品跑冒,使油蒸气浓度迅速上升,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点火源,即可发生爆炸燃烧。2)、油品滴漏。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螺丝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漏在地面,遇火花燃烧。3)、静电起火。由于油管、罐车无静电接地,卸油时流速过快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4)、在非密封卸油过

11、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口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就会爆炸燃烧。(2)、量油时发生火灾爆炸1)、油罐车到站未静置稳油(小于10分钟)就开盖量油,有可能引起静电起火。2)、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量油时,量油尺与钢质管口摩擦产生火花,就会点燃罐内油蒸气,引起爆炸燃烧。3)、在气压低、无风的环境下,穿化纤服装,磨擦产生静电火花也能点燃油蒸气。(3)、加油时发生火灾爆炸加油时未采取密封加油技术,使大量蒸气外逸或由于操作不当、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附近形成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烟火、使用手机、铁钉鞋磨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可导致火灾。(4)、清罐时发生火灾爆

12、炸清洗油罐不彻底,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磨擦、电火花都会导致火灾。(5)、非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1)、 油罐、管道渗漏。由于制造厂家的质量问题、腐蚀作用。法兰未紧固等原因造成油品渗漏,遇明火燃烧。2)、 雷击。雷电直击或间接放电于油罐及有关设备处导致燃烧、爆炸。3) 、电气火灾。电器设备老化、绝缘破损、过流、短路、接线不规范、电器使用不当等引起火灾。4)、 油蒸气沉积。油蒸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会沉淀于管沟、电缆沟、下水道等低凹处,一旦遇火就会发生爆炸燃烧。5)、 明火管理不严。生产、生活用火失控,引起站房或站外火灾。(6)、其他因素引发的发生火灾爆炸1) 、人为因素加油站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

13、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都是人制定、也是靠人来落实的。因此,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其中人的素质对安全影响是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以人为本,提高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了解油品理化特性和火灾产生的基本条件,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技能,并定期考核,持证上岗。2)、 管理因素建立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组织,完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法制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使安全管理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使安全制度成为安全经营的有力保证,而不是应付安全检查的文本。2.2.2中毒和窒息危险因素分析油气本身的毒性很低,只在高浓度情

14、况下会发生此类事故,所以此类事故只发生在进罐作业过程中,可能由于清罐作业不彻底,防毒面具失效或不佩戴防毒面具所致。2.2.3车辆伤害危险因素分析此类事故发生和加油站所储存的产品无关,一般是由于加油站内标志错误、管理混乱或者道路设计不当而导致的车辆伤害。在加油站实际运行中,车辆进出站十分频繁,且公交车车体较长,在现场调研中也发现车辆调度不是很有效,因此在加油站运行中,应该提高对此类事故的重视。2.2.4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生产企业非常常见的事故类型,一般由于佩戴防护用具不当和操作人员失误而发生。由于加油站存在加油机以及变配电设备,因此加油站也可能发生此类事故,一般发生在变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