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3961228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力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听课、做作业、看书、活动等事情上,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也没有耐性,没有毅力,这和他们的先天有关,也和他们后天的养育、饮食、睡眠、环境等有关。解决孩子的注意力问题要综合治理。这里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训练的方法。一、取一章A4 大小的卡片纸,画一横竖相等的 25 个方格的表,里边填上125 的数字,这些数字排列是不规则的。训练方法是这样的:每天晚上组织孩子训练,让孩子按照顺序朗读出 125数字,读一遍,为训练一次。每天三次。每次家长在旁边给孩子记时,并做记录,第一次用了多少秒,第二次用了多少秒,每次孩子速度都有提高, 25 秒为合格。这样的记录,会使孩子产生成就感

2、。为了提高孩子的成就感,在这提前,家长再做一张成绩记录表,记录每次孩子训练成绩。家长也可以参与,一起比赛,当然,每次家长都输掉,是鼓励孩子的方法。在这样的有趣比赛中,有意无意之间,孩子的注意力就慢慢提高了。这里要提示大家的是,我们在组织孩子训练的时候,不要和孩子提注意力的事情,而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比赛或游戏。还有,这个训练要坚持,每天都做。为了坚持经常,这里提醒家长,在开始做这个训练的时候,孩子很感兴趣,但不要让孩子做的时间太长,如果第一次孩子就累了,不开心,没有兴趣,孩子以后的训练就难了。同时家长心态也要摆正,特别是训练几次,就指望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到什么程度,那也是不现实的。孩子注意力的改变是

3、缓慢的。另外,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适当提高格数。特别是孩子熟练了一个训练后,就可以增加格数,如 36 格, 49 格等。如果孩子很小,开始可以用 9 格,也可以用诗词,孩子训练的时候,一定让孩子朗读出来。二 、玩扑克游戏。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 ,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 ,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 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

4、的速度。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这是我发明的办法。我孩子当时玩起来兴致颇高。他上小学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得益于小时候我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他的注意力。我还看到一个方法,说是让孩子每天从1 数到39,每天坚持,加快速度,坚持一段时间也会有效果,楼主说的训练表格好像叫这个阶段的宝宝的感觉系统在进一步发展。感觉系统包括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等。感觉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宝宝在生理上产生注意力低下的问题。比如视觉统合失调的宝宝,对看图看书缺乏兴趣,常呈现疲劳状,模仿极其简单的线条图

5、画也有困难。触觉统合失调的宝宝因触觉十分敏感,所以极力抗拒被抚触、打针、剃头等,表现为心神不安、易受惊,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安全感、缺乏耐心、过分依赖或自信心不足等,则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原因。除了先天生理问题,其他的生理、心理情况大多是不当的教育方式、不适宜的环境造成的。训练时给宝宝设定一个目标,让他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帮助他形成有意注意的思维习惯。训练项目1 .拼图让宝宝玩拼图,从最初的两三块起,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拼图要选宝宝熟悉的、喜欢的形象,比如小动物、卡通形象等,让他完成后有惊喜、亲切的情感收获。如果宝宝入门困难,可以让他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指点他注意图块拼接处的特点。

6、目标:完成拼图。拼图游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欢拼图的宝宝,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研究、拼搭。注意,拼图的难度要逐渐加大,要让宝宝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对拼图的热情。2 .小帮手宝宝对妈妈的日常用品很关注,利用这个特点可设计一些游戏。比如,出门前,让他帮忙找你的手袋。手袋要一直放在规定的地方,待宝宝熟悉后,悄悄挪动位置,但不要藏匿,让他稍加寻找就可以看见。宝宝找到后,要感谢他,并引导他说出手袋应该放在何处。同样的游戏,可转换成找拖鞋、找衣服等。目标:一心一意找到手袋寻找物件的游戏目标明确,容易集中起注意力,同时的收获是,宝宝耳濡目染养成井井有条的习惯,有益于宝宝形成

7、理性思维和良好的注意力。3 .找相同一堆三种颜色的三角形积木,你拿出一块,让宝宝找出同这个一样颜色的积木;或者一堆三种形状的同色积木,你拿出一块,让宝宝找出同这个一样形状的积木。当宝宝能够掌握颜色和形状概念时,可以提高难度,让他找出同你手里同样颜色和形状的积木。目标:找出相同物件从观察物件单一特性到两重特性,需要一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让宝宝对单一特性充分注意和掌握后,再提进一步的要求,以免宝宝厌倦。4 .找不同一幅图片上,有长耳朵动物,比如兔子等,有短耳朵动物,比如熊猫等,长耳朵和短耳朵动物各两三种。让宝宝找出长耳朵动物,再找出短耳朵动物。这个游戏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

8、的屋子和没有烟囱的屋子 目标:不遗漏地完成分类分类需要注意事物不同的特性。给宝宝做的分类游戏须特征分明、要求单一,使他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到需要观察的地方。5 .合作你和宝宝合作进行 “美术创作 ” 。 你用深色粗笔画一些单线条的有趣的脸蛋图。 某些简单的线条,比如眉毛、头发等,改用浅色粗笔画,让宝宝用深色的粗笔直接在浅色线条上描摹。当宝宝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图画则改为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如果宝宝觉得线条图乏味,你可以和宝宝比赛,看谁画得好,不过,你不能轻易获胜哦!目标:完成图画临摹比描摹更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样本。宝宝如果把线条画得歪歪扭扭没有关系,基本走向正确就可以。6

9、.一模一样和宝宝面对面,你一边报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一边触摸自 己五官四肢的相关部位,让宝宝模仿着做,比一比谁正确、速度快。开始时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报,随着宝宝熟练程度的加强,你可以连续报三个部位,如 “眼睛、鼻子、嘴巴 ” ,让宝宝连续触摸,报的速度也可逐渐加快。目标:在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做到动作无误这个游戏在高度兴奋中凝聚起宝宝的注意力。游戏中不强调左和右,比如,你触摸左耳朵,宝宝可以因面对面而模仿着触摸自己的右耳朵。但游戏中的要求须一致,不能时而以右耳朵为准,时而以左耳朵为准。7 .戴帽子找笔帽与笔杆相同材质的毛笔、钢笔、圆珠笔等,将笔杆和笔帽分别摆放,让宝宝自己找笔帽

10、,给这些笔 “戴帽子 ” 。如果是几支相同的笔,比如毛笔,粗细区分要明显。这是一个配对游戏,也可用盖瓶盖等来代替,当然,瓶盖的大小也要区分明显。目标:配对成功让宝宝在动手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8 .小信使让宝宝传话,比如,让他对爸爸说: “妈妈说,报纸在书桌上。 ”让他对妈妈说: “爸爸说,知道了,谢谢! ”在游戏中要让宝宝觉得他是一个不可缺少、无人替代的小信使,因而很自豪,激发起他对游戏的高度关注。传话的内容从简单到稍复杂,从单句到两三句。目标:不遗漏内容如果宝宝更改词语,但意义准确也是完成了目标。9 .有声有色每天为宝宝读有简单情节的图画书,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更好。读的时候要有声有色,比

11、如,读到 “高兴 ”两个字时,可以添加 “哈哈哈 ” 的笑声,并做出笑的样子。宝宝对词汇不懂不要着急,这是一个刺激思维和理解力的过程。读的时候除了让宝宝看图以外,还要指点文字,让他知道你读的是这些美丽的方块字。目标:听完故事从关注故事到关注抽象的文字,对注意力的发展是一个飞跃。注意,不要演化成让宝宝认字。10 .旅游带宝宝在小区活动,指定一条路线,比如,从小径到乐园,再到游泳池边你先当 导游” :我们旅游去!穿过大花园(小径两旁的绿化),翻过高山(爬滑梯),啊,看到大海喽(游泳池)再让宝宝当 导游”,说说 旅游风光”。目标:给地形命名想象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扩大对事物的注意范围。 如果宝宝自行

12、对 “旅游地点 ”命名, 不 要去更正他,因为这不但能发展他的想象力,而且能发展他关注事物特点的能力。11 .发现美丽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色彩,让宝宝寻找。比如,找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一点黄。当宝宝能力增强时,让他在斑斓色彩中寻找某一种色彩的植物。目标:找到相关色彩在广袤的背景中寻觅,对宝宝的注意力是一种 “考验 ” 。Tips1 不适宜环境 经常搬家, 或经常改换生活处所, 比如, 宝宝在自己家、 外婆家、 奶奶家 “穿梭 ”住宿,缺乏安定感。 家中经常有太多的亲朋邻里出入、聊天、聚会,家庭生活多纷扰,宝宝常处于莫名的兴奋状。 宝宝没有专用的游戏环境,或者环境紊乱、嘈杂。比如,游戏时电视机在一旁

13、开着,使宝宝分心。 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宝宝缺乏同龄伙伴,没有模仿对象,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性特别强。 生活环境过于狭窄,宝宝在熟视无睹中无法获得有新鲜感的刺激,无法扩大对事物的注意范围。Tips2 不当教育方式 因忙碌、紧张、压力大,在语言、举止上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宝宝。 怕宝宝受伤,缺少运动,比如早早地将宝宝局限在童车的小小空间里,宝宝的感觉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要求宝宝做他不感兴趣或超过能力的事,迫使宝宝用不断变换活动来逃避爸爸妈妈的要求,不能持久进行一项活动。 宝宝独自玩游戏时,进行不必要的干预,特别宝宝刚开始摸索尝试时,就急于指出他的不足,甚至越俎代庖,既影响宝宝情绪,又影响宝宝的

14、注意力。 一次游戏提出几重要求,使宝宝顾此失彼,注意力难以集中。 给宝宝的指示模棱两可,不清晰,不明确。 宝宝完成任务后,不赞赏,不鼓励;对宝宝的不足,多批评指责而不是耐心示范、鼓励,使宝宝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难、厌恶情绪。在生活当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孩子,准备做作业之前,才发现钢笔没有水、铅笔没有削好、书没有拿出来,于是一番准备之后,刚坐下,又渴了,要喝水,要吃水果,要上厕所,这些事都忙完了,等家长再来看时,可能会发现孩子手里正拿着一本连环画,或者正摆弄着一件小东西,折腾几个回合之后,半个小时过去了。可是作业才刚做了两行。很多家长抱怨,指责甚至打骂都不见起色,这是怎么回事类似的事情,我每天

15、都可以接触到,家长们焦急万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其实这是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是多动或是其他的毛病,殊不知,孩子的这种状况正是由于家长从小忽视了儿童注意力的培养而带来的不良后果.注意力使大脑保持一个指向,也就是说,在大脑的这一部分活动的时候,其他的部分就处于抑制的状态。如果这些部分抑制状态较好,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反之则是 “分心 ”“走 神”了。好的注意力品质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从一、二岁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六、七岁就会固定下来。因为注意力的好坏一旦定了格,纠正起来要花费相当大的力气,在很多情况下,家长由于没有时间及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完成注意力的纠正工作。很多的孩子来接受训练,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注意力不集中的弊端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在上学以前家长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妥,一旦上学之后,注意力不集中的弊端就表现出来了。1、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花费的时间长,一般来讲,这些孩子完成作业与班最快的学 生比,要多话一倍的时间;与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