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396062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9月月考化学试卷(II)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1分,共8分)1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灯泡发光C苹果榨汁D粮食酿酒2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放入药品C收集气体D验满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硫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B鱼能

2、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D氮气、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5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焚烧小麦秸秆B垃圾分类回收C拒绝一次性筷子D发展太阳能电池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7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3、)A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的原因是跟氧气的含量有关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8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Aa处Bb处Cc处Dd处二、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0分)9(5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1)图1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其中一种原因即可)化学反应文字表达

4、式(写物质名称,下同)是(2)图2中流程探究的目的是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D操作得出的探究结论是10(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雾霾是由粉尘和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PM2.5等复杂成分组成,雾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实验原理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答出两条即可)(3)通过我们自主探究得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比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含量要(填“少”或“多”)(4)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为了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用生活中的代替分液漏斗11(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5、(1)氮气;(2)氧气(3)四氧化三铁;(4)五氧化二磷12(6分)A至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D G(2)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3)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4)写出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三、探究与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3(12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室要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

6、置是(填编号),反应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制取装置应选择(填编号)(4)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B、D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B装置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5)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来完成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留适量的水(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6)如果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选用的最佳收集装置是(填字母标号),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7)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蜡烛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

7、取出(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xx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1分,共8分)1(xx秋黄冈月考)下列现象中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灯泡发光C苹果榨汁D粮食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苹果榨汁

8、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xx秋黄冈月考)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放入药品C收集气体D验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

9、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xx秋黄冈月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

10、气体二氧化硫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

11、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xx秋黄冈月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B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D氮气、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

1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B、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氧气,不能判断氧气的溶解性,据此分析;C、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分析;D、根据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固体,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故正确;B、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不能判断氧气的溶解性,故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故正确;D、氮气、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3、5(xx临夏州)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焚烧小麦秸秆B垃圾分类回收C拒绝一次性筷子D发展太阳能电池【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焚烧小麦秸秆会污染空气分析;B、根据垃圾分类回收可消除污染和资源回收分析;C、根据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可节约能源分析;D、根据太阳能是无污染的新能源分析【解答】解:A、焚烧小麦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A符合题意;C、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绿

14、色化学理念,故B不符合题意;C、拒绝一次性筷子不仅节省能源,而且避免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是无污染的能源,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重视绿色化学的理念,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6(xx秋黄冈月考)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