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39332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和常规主题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智初入学学生应及时培养的安全行为 和常规主题教育一以某市特殊教育学 校为例摘要:特殊教育学生因其心理、生理、认知、学习等障碍的原因,有其特殊 性,所以在特殊教育学前班或者说新招入学班级的特殊学生,如何对其进行早期 的安全行为教育和主题常规教育,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状况。 在从事特殊教育学生安全工作四年中,如何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需 要从良师言传、德帅身教和及时奖惩三个方面进行,而学生的德育教育则需要加 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常规主题教育,在良好的行为规范上才有学生的德育教育 重心,是某市特殊教育学校“按需施教、育残成材”的校训指引。关键词:特殊教育;安全行为;主题教育;

2、学生工作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一般招收智力障碍的培智学生,此类学生一般伴随情绪、 语言、生活、认知或多重障碍。虽然部分学生在家庭的重视下,入学前进行过专 业的康复训练,但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和德育不足的情况。康复机构的 一对一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约束,但一进入集体教育教学后, 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和不良习惯都会在这一时期暴露出现,那么怎么在初入学学 生中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打好入学第一步,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德育教育问题, 改善学生因家庭、社会、学校环境不同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多动、自闭、自卑、 畏惧、寡言等入学问题。笔者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上深入养成常规主题教 育(即德育)作以下

3、探析,希望对特殊教育学生学前教师或初入学班级教师有其 帮助。一、培智初入学学生安全行为的培养说到特殊学生往往大家都会联想到学生的问题行为,诸如学习障碍、多动、 自闭、自卑等,那么为什么特殊孩子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与其学生智力发展有很大 的原因,一般来说培智学生的智力发展迟缓,在很长的时间内趋于同等水平,要 改善培智学生的一系列问题行为,需要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集体 塑造。1. 良师言传。说话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好的方式,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重视生 活、劳动和学习。在学校培智学生中发现,学生的良好行为与其班主任和科任教 师的言传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班主任的性格温柔一般学生的表现都趋于文静型, 但

4、如果班主任性格急躁,学生则趋于好动活跃型。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一般分为, 适应阶段、养成阶段、活跃阶段和自我意识阶段。那么影响学生行为首先做到改变自我,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的适应阶段一定是 要下苦功夫和累功夫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学生在 校表现甚至是班级凝聚问题。2. 德帅身教。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和学习上课习惯,是 入学一到两个月教学时间中必须进行的训练,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亲手指导 和持续坚持,一般需要持续坚持21天,在适应阶段学生就能养成基本的起床洗 漱、分辨男女厕所、铃声响起进入教室、坚持20分钟不乱跑、良好的如厕意识、 勤洗手和基本的上课习惯。适应阶

5、段后是养成阶段,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穿衣、 叠被、不浪费粮食、整理衣被、帮助他人、坚持35分钟等的行为习惯养成。从事特殊教育岗位是对特教教师的一种考验,不光是专业素养的要求,还需 要特教教师保持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和真心的“五心”教育。静下心来面对 孩子的哭闹、无理和无助,慢慢的将这本画册翻开第一页,一起画出蓝天、白云、 青草和校园,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孩子的起跑要做好正确的导向。3. 及时奖惩。说到学生的奖惩制度,在行为矫正技术一书中就指出多种行为 的正确矫正,其中有正强化、负强化、代币制、厌恶疗法、塑造、系统脱敏法、 示范模仿疗法等十二种矫正技术,一般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行为矫正,并 不

6、是一味的进行正强化或者负强化。奖惩也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有选择的进行传统的糖果、零食等物质的奖励, 也要创新的进行音乐、动画、游戏等的各种手段的奖励;惩罚不是体罚,一定要 区分,初入学学生惩罚的原则是让孩子损失一定数目的强化物,从而使问题行为 的发生减少,当其他方法已经不适宜进行惩罚后,要立即取消惩罚手段,进行 “以奖代惩”的方式,通过奖励其他人,表扬其他人来做到惩罚。二、培智初入学学生常规主题教育的培养说到主题教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主题,例如防溺水、远 离毒品、防暴反恐、防灾减灾、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假 期安全等,那么这一系列的主题安全教育,是初入学学生常规

7、主题教育吗?不是 的!因为初入学学生的年龄限制,学前一般在5-6岁,一年级一般在6-9岁,所 以在这一年龄中有很多的主题教育不是很适合这类刚入学的孩子,那么怎样在养 成良好行为规范上,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常规主题教育中做好德育教育,是 值得特教教师探索和总结的。1. 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应急处理能力。教师是否进行相关主题教育的学习,在 活动中一目了然,多数教师缺乏应急处理能力或者说只停留在书本的应变是不行 的,消防安全中怎样使用灭火器、知道先关电在灭火、知道油锅起火怎么样灭火 这些基本常识,但实际操作中变得迟钝、错误百出,使得教师的主题教育学习还 需要加强,不光是学校的及时培训,也还要教师的实际

8、操作。2. 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寄宿制中,教师给学生 说再多,也只是加强了学生的一点点安全知识,那么在校园中教师还能及时处理 学生情况,但是学生在家的时间一定是多于教师的,所以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 防范能力,能做好学生在家的安全工作。教师一定及时宣传,学校通过组织家访、 家长会等手段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在防范能力上还需社区、村委多进行宣传教育。3. 重点加深学生的预防危险行为意识。主题安全教育有很多,但是针对于初 入学的学生谨记以下几项安全常规教育,校园安全教育、居家安全教育、预防陌 生人、防溺水、简单的交通安全教育。这是作为常规主题教育的重心,从入学到 毕业,每学期坚持

9、讲解,相信孩子在您一次次的教育中也会有点滴的收获。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通过班队活动、校本课程等主题安全教育也会越来越 多,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 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能口说无实。三、学生工作方面特殊学生的几点思考1. 走读生的请假管理还需加强。学生年龄小、距离远、问题行为多,导致请 假散漫随意性强,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加强对本班学生行为的培养,建议个训的开 展主要集中在新生班级,以培养好学生行为习惯,减少请假次数。2. 学生情绪发泄问题。从近几年学生情况来看,还存在部分学生的情绪发泄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依旧断断续续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虽然有心理咨询室的建立,

10、 但还是没有解决此类情况,所以发泄室的扩建也能还是需要提上日程,并兼有专 职教师进行学生情绪问题的发泄疏导,对初入学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学校过渡手 段。3. 社区实践频率不足。在融合教育中提到,特殊教育孩子的教育到最后是让 特殊孩子回归普通生活,确实在教育中发现,毕业的学生依旧回归到普通社会, 而不是特殊教育社会,所以增加社区实践频率或者建立学校社区可能是下一步应 该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真实的普通环境,最后回归普通生活,还是目前特殊教 育的一大问题。综上所述,做好培智初入学学生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常规主题教育工作,是特 殊教育教育教学中的起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德育习惯为特殊孩子走进社区、走 进生活、走进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王旭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才智,2017(0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