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393323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辑】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4篇 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篇1(2501字)我七月份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并来到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9月22日,我被分到单位,加入了光荣的送电工队伍。但我深知,我这个送电工,暂时还不够格,还需要谦虚认真的学习。经过这一年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在工作、学习、思想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现作一简单总结。在入厂培训之前,组织部安排我在公司团委协助做好团委的暑期工作。比如青少年课外活动培训班、暑期社区消夏晚会等。虽然这样的实习与我在学校所学专业毫不相干,但我还是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接下来,参加公司组织部安排的入厂前教育培训。在培训中,公司技术处、质保部、安监

2、处、劳资处等等多个部门的专家、领导的热情介绍和教育培训使我在各相关方面对公司有了新的熟悉,接下来又参加了省公司安排的电力系统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前培训,经过在部队军训、听省公司专家、领导讲课,又进一步锻炼了精神毅力、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这些教育培训使我深深感到公司对我们新入厂职工的关心和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之一,为踏上实习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跟随师傅们搭跨越架,护线等等,知道了搭架子要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知道了护线看似轻松,实际上必须时刻集中精力,随时向牵引场、张力场汇报情况,碰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正常牵线。在

3、工地,我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学习,对于队长、师傅安排的工作,从不挑挑拣拣,每一件事,我都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就拿拧螺丝来说,不能用力过大,但还得满足扭矩要求,拧防盗帽一定要注重将防盗帽与螺丝杆对正,假如不小心拧偏又退不下来,就会很麻烦。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这就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件事,技术、经验是一方面,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同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商丘回来,参加了公司教育处安排的测工培训并在最终的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培训中主要学习了一些测量理论知识和仪器的简单操作。这些知识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结合实际认真实践。测工培训结束后就赶往广东参加500kV天广四回

4、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实习期间,除了平时做一些资料复印和数据采集、计算工作外,在自己的虚心请教和师傅们的热心帮助下,我对送电线路施工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同时,由于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和亲身经历,我对送电线路施工之艰苦、要求之严格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师傅的热情关怀的耐心讲解下,结合天广四回的设计、施工实际情况,我对质量控制的要害和重要项目在概念上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基础工程中的地螺规格数量、基础表面质量、立柱断面尺寸、整基扭转及中心位移、基础根开、基础顶面面高差、转角塔基础顶面预高、地螺偏心、角钢倾斜角度等等方面;铁塔工程中的节点间主材弯曲、转角塔终端塔结构在受力反方向结构预倾斜、螺栓的紧固程度、防

5、松、防盗以及与构件面接触情况、螺栓穿向等方面;架线工程中的弧垂、附件安装质量及工艺要求、导线损伤程度限制等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做好对以上各个方面的学习,我总是随身携带相关参考资料、标准、规范等,边实践边学习。经过参加架线施工,我对张力场布置、牵引场布置、紧线、平挂等主要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天广四回工程中,我还负责了多数塔位的接地电阻测量和个别塔位的接地电阻缺陷处理工作。在架线施工中,我曾经负责一段护线工作。当时天气炎热,偏偏我护的那段刚烧过一天下来,身上衣服早就被汗水浸湿,并且身上、脸上沾满了木碳黑、油渍、尘土,浑身粘乎乎的,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第二次放线过程中,在老师傅悉心讲解之后,由单独负

6、责小张力车的操作,并很好地完成了拉大牵引绳的任务。在竣工复验过程中,当运行单位提出我们某基直线塔瓷瓶钢脚歪并要求更换瓷瓶时,我立即上塔溜下瓷瓶实际观察,认为是瓷瓶裙本身略有不正引起错觉,而不是钢脚歪,经与运行单位交涉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看法,从而更正了此缺陷。除了在工地现场实习之外,从12月份参加到天广四回工程到工程结束,在项目部经理、总工的支持下,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一直负责编写每月的工程简报,及时地编写工程报道,在实习期间累计完成了近万字的工程报道和实习感想并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转眼间实习已有一年了,可自己在工地实习的一幕幕总是在眼前挥之不去。忘不了农历大年二十九,举国上下都在高兴奋兴预备

7、过农历新春,我作为光荣的送电工队伍中的一员,仍然在山沟沟里挖着地锚坑,预备牵引场的布置,以便在春节前牵引场机械设备进场到位,为春节后立即开始放线做好预备。忘不了我和师傅们在着朦朦小雨中进行紧线施工,当我们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手早已被雨水浸的发白。忘不了正在砍线路通道内的竹子时,却不知头顶的竹竿上缠着一条马上就要吊在身上的蛇。忘不了在测量接地电阻时一脚陷进草丛中的阴沟里,拔出脚来继续工作。忘不了验收期间在35度高温下还要爬上铁塔那刚劲有力的的铁塔,那银光闪闪的导线,映衬在深蓝色的天空,这是一种异样的美,只有艺术家才会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而这些艺术家就是我们可爱的河南送变电人!在那高高的铁塔上、

8、导线上,每一个动作都很安全、稳健、恰到好处!我深知这“一招一式”绝不是三天两月的功夫,这是随着我们河南送变电多年来一个个优质工程的创建而积攒起来的,这是我们河南送变电人斗严寒战酷暑磨练出来的。在我眼里,我们的集体就是一座大熔炉,在这里工作,有公司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教育,更难得的是公司的老职工老师傅和许许多多的专业施工人员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时刻在感染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虚心学习,经常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一名优秀的送变电员工。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篇2(2706字)土木离不开土木,离不开实践中的经验。实践在于社会,不出校园永远体会不到土木的含义,享受

9、不到土木工程带给我们的乐趣。通过两次认识实习,我们对古现代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这种对比参观的方式更能让我们从本质看土木工程。认识实习不仅对学生能否在参观中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

10、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我们一共去了四个地点认识实习,分别是半坡遗址、曲江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大雁塔广场。以下是我对这四个地点的建筑风格及结构特点的分别认识。一、 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

11、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 其中房屋有圆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构筑之分。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遗址大致分为 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 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

12、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

13、“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 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与房子相关的遗迹还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遗址发现柱洞200余个,都属于泥圈

14、柱洞。灶坑共发现89个,其中42个保存较好,在灶坑附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饮食用的细陶钵。主要用来储藏食物和用具的窑穴,共发现200多个,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区内,和房屋交错在一起。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较小,有多种形 状?晚期的较大,一般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 在居住地区的外围,环绕一条大型防御性壕沟,平面呈南北向不规则圆形。壕沟现存长度约300米,各部分形制基本一致,上宽下窄,北部一段口宽68米,深56米,靠居住区的一边沟壁坡度较大,并且沟口比另一壁高出约l米。在沟底发现3根炭化木柱,间隔各有4米。二、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一

15、期项目展馆面积4.6万平方米、广场8万平方米,已于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展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会议中心面积5万平方米;同时配备酒店、商务写字楼、餐饮、康体及体验中心,构成西安会展经济示范园区。 展厅布局采用双排式,7个相同的展厅由一条中廊隔开,北面4个南面3个。展厅错开排列,这样的布置有利于连续顺畅的参观流线。每个展厅为一个设计单元,7个相同的单元组成整个会展。便于快速施工及将来的独立使用。72mX144m的无柱展厅,展厅最小净高14m,也可用于举办其他活动,如体育活动、音乐会等。每个展厅面积各约为10300m2,能容纳约570个展位。所有展位均由地坪下每隔9m设置的管沟提供所有必要的水

16、、电、通信等。主管沟由中廊的设备房引出,到达展厅中部,然后向东西向展开,从主管沟顺着展位的布置,再分别向南北向延伸出。南北两侧各挑出12米。 每两排展位,共用一条设备管沟。新会展中心的屋顶采用圆筒式钢结构屋架,结构轻盈、形式独特。 北面和南面的山墙设计为玻璃幕墙,与其对比,侧立面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墙。 沿侧立面设一个大型的封闭式通风道,由它为展厅冬天供暖,夏天供冷。展厅设计了天窗及侧高窗,解决了采光与通风。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 中廊?会展中部为长380m宽42m的会展通廊。其东、西面为宽敞的入口大厅,内有售票处、登记处、问讯台、存衣间和入口检查。三座带有室外餐厅的绿色内院吸引来访者逗留憩息,赋予整个会展中心一种舒适、明朗的氛围。在入口处和内庭院里设置雕塑式的问讯台以及快餐出售柜台等室内建筑体,以进一步强调会展通廊轻松的气氛,与展厅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