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463928483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小结10.古诗三首一、词语解释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何时将要。快走:驰骋。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走:跑。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等闲:平常。锤:敲打,锤击。浑:全,全然。清白:指高尚的节操。焚:烧。任:任凭尔:你。咬定:这里指的是紧紧抓住。立根:扎根在土里。二、多音字1.似:s相似sh似的2.当:dng当前dng适当3.络:lu脉络lo络子4.骨:g骨头g骨碌、花骨朵 三、诗歌赏析1.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李贺有“诗鬼”之称。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通过“沙如雪”“月似钩”写了边疆战场的景色,后两句“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借马抒情,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义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2.石灰吟是明代名臣于谦的作品。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了石灰开采、烧制过程,歌颂了一种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精神,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这首诗中的“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高尚的情操。3.竹石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的作品。郑燮,号板桥,人称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这首诗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竹子的品格。第一句中的一个“咬”字运用了

3、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竹子倔强和坚韧的性格。最后一句中“任”写出了竹子姿态豪迈,“尔”字透出对东西南北风的蔑视。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四、课后习题1.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原野上任意驰骋呢?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2.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

4、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刚正不阿的精神。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五、拓展1.岁寒三友:松、竹、梅。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3.托物言志的诗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流)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

5、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11.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词语苦刑冷笑魔鬼僻静尖锐严峻避免埋头幼稚局势含糊娱乐场慈祥过度残暴匪徒执行会意占据安定法庭拘留所满脸横肉勉强暂时恐惧皮靴胳膊侦探瞅见军阀乱蓬蓬二、多音字难nn(难忘)(艰难)nn(被难)(灾难)冲chng(怒气冲冲、冲击)chng(冲着)糊h(糊涂、模糊)h(糊弄)便bin(方便、便衣)pin(便宜)三、近义词慈祥(慈爱)会意(领会)避免(防止)耐心(耐烦)可惜(惋惜)严峻(严苛)恐惧(恐怖)纷乱(混乱)占据(占领)四、反义词坚决犹豫含糊清晰慈祥凶狠幼稚成熟伟大渺小恐惧镇定沉着慌乱僻静喧闹五、课文解析1.十六年前的回

6、忆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课文采用倒叙手法,按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重时、被害后的情形,赞美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处变不惊、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2.“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答:父亲早出晚归,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说明当时局势紧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所以父亲要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3.“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

7、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1)被捕前一向耐心回答“我”问题的父亲,当“我”好奇地问父亲为何烧毁书籍和文件时,父亲严峻的态度与之前的慈祥形成鲜明对比。(2)“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3)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待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4.“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1)这是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2)在形势险迷、处危险的情况下,父亲内心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一心考虑革命工作的需要,全然不顾自身安危。(3)表现了父亲无私无畏

8、的革命精神。5.“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1)面对敌人,“我”的恐惧紧张与父亲的沉看冷静形成对比,(2)更加衬托出父亲的处变不惊。6.“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1)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2))“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在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慈祥”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深沉的爱。7.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1)文章开头写了“1

9、927年4月28_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遇害的日子,“4月28日”,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前后照应。(2)这样写,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对父亲深切的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课外拓展1.ABCC式四字词:怒气冲冲、兴致勃勃、人心惶惶、得意扬扬、风尘仆仆、喜气洋洋、神采奕奕。2.“不不”式的词语:不慌不忙、不屈不挠、不明不白、不卑不亢、不闻不问、不痛不痒3.“一而”式的词语:一拥而入、一扫而光、一概而论、一挥而就、一哄而散、一笑而过4.形

10、容英雄人物的成语: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光明磊落、舍生忘死5.李大钊名言:(1)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2)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却有把握的就是今天。 12.为人民服务一、词语批评兴旺目标彻底压迫剥削意义利益牺牲司马迁炊事员泰山奋斗哀思寄托制度死得其所五湖四海解放革命责任二、多音字尽jn(尽管)jn(尽力)解ji(解救)ji(押解)xi(解数)给gi(送给)j(给予)削xu(剥削)xio(削铅笔)三、近义词改正(纠正)解救(拯救)采用(采纳)兴旺(兴盛)压迫(欺压)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寄托(寄予)四、反义词批评表扬采用舍弃团结分裂兴旺萧条压迫反抗五、

11、课文解析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紧扣“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深刻阐明一个革命者应该正确对待生死、对待批评、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观点,赞扬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号召大家向张思德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答: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待生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二是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三是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四是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12、。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答:这段话共有四句话,都是紧扣“不怕批评”这个中心意思写的。第一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二句指出不怕任何人批评;第三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这四句话内容越来越具体,逐层深入地阐明课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

13、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里;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5.结合课文后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1)这句话是说:人本来会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2)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翔躬尽瘁,死面后已,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周总理总理虽然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心里,他的死比泰山还重。(3)人总是要死的

14、,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4)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6.“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点明主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2)“完全”“彻底”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语的严谨,也是作为领袖向全党全军树立的高标,更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六、课外拓展1.含两个数字的成语:五湖四海、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五光十色、七零八落、七嘴八舌2.毛泽东语录:(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不到长城非好汉。3.毛泽东诗词名句:(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