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制造材料轻量化趋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391817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身制造材料轻量化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车身制造材料轻量化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车身制造材料轻量化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身制造材料轻量化趋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身制造材料轻量化趋势减轻汽车车身重量,可以减少燃油消耗,装配更多的装备,提高汽车的性能。为了减少汽车重量,工程师主 要从材料、工艺和结构上想办法。高强度钢巳成为近年来车身制造的首选材料。材料与加工工艺是密切相关的,新材料的应用伴随新工艺的产 生,现代汽车制造技术得到新的发展。汽车车身各结构的形状、受力不一样,对强度、刚度、拉延和塑性变形的 要求各有不同,一般要根据构件的形式、要求和的使用材料来选择冲压工艺。过去的冲压工艺首先把钢板剪裁成冲压板料,然后冲压成为冲压件,再将各个 冲压件焊接成所需要的部件。一种新的工艺方式则将这种顺序颠倒过来,它称为拼 焊”,就是将不同厚度和不同性能的钢板剪裁后拼

2、焊起来的一种钢板,这种拼焊钢板 可以冲压加工。采用拼焊钢板可以按照汽车的不同部位对应采用不同的板材,更好 地发挥其作用。例如在负荷大的地方采用较厚的高强度钢板,而在其他部位则使用 较薄的高强度钢板。拼焊采用激光焊接,经过激光焊接的拼焊钢板允许进行冲压加工,经冲压成型而成为车身上的冲压件。拼焊 钢板的应用简化了生产工艺、改善了构件性能、减轻了重量。汽车上采用“拼焊”的部件常有侧面框架、车门内板、 车身底板、立柱等。采用轻质材料代替钢材是近年汽车制造常用的方法,铝材料巳经广泛应用在发动机、轮圈、仪表板装饰及其 它零部件上,但是大量用于车身制造上还是少见,主要是受到加工技术和成本的约束。奥迪A2车身

3、采用铝合金 制造,铝材在整个构架中取代钢材起承载重量和冲击力的作用。采用崭新的工艺,通过焊接、粘接以及串铆技术把车身构件连在一起,其中串铆技术是奥迪公司从航天工业 引入的技术。现在,还有一种镁合金巳经出现在车坛上。镁除了重量比铝轻以外,还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 能好、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好、易于加工成形、可以回收等优点,是理想的金属结构材料。汽车上有60多种零 部件适合采用镁合金,例如发动机零件、变速器零件、仪表板、轮圈等。据介绍,对于使用镁金的汽车而言,一 般欧洲车用镁合金9公斤至20公斤,北美车用镁合金6公斤至26公斤。镁合金也在日本生产的汽车上采用,例 如镁合金变速杆、变速箱体

4、、车门内框、扶手等等。由于镁是地球储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加上它的合金材料优 点明显,越来越受到汽车业的重视。未来汽车车身制造材料一一镁德国世界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未来的汽车由镁制成”的文章,对未 来将轻型材料一镁制作成汽车车身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由钢、铝、镁和塑料组成的新型结构使汽车变得越来越轻。不久可能会 出现用镁制成的车身。镁比铝还轻,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很难把镁制成板材。现在,德国弗莱堡镁板制造公司巳经 找到了一种制造镁板的廉价方法。在一次试验中,该公司制造出了一张超过4吨重的镁板。“我们的试验表明,用 廉价工艺就能制造出符合工业标准的平板产品。”弗莱堡镁板制造公司经理伯恩哈德恩格尔

5、说。该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是新型无锭轧制技术,这一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生产方法。原因在于:该技术使用的 原料更廉价,并且大大减少了加工步骤。如果人们用通常情况下为120毫米厚的浇铸镁坯生产2毫米厚的镁板, 大约需要15次轧制。并且轧制过程中还要对镁坯一再加热,这也耗费许多成本。另外,镁板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边裂,因此需要不停地进行剪边处理。浇铸镁坯也很浪费,浇铸过程中经 常出现空隙和砂眼。因此,只有部分浇铸镁坯可以用来轧制镁板。弗莱堡镁板制造公司的新型无锭轧制技术是,只用一个步骤就把熔化了的镁直接制成5毫米6毫米的镁板。 使用的原料是更为廉价的所谓生镁块,每锭重约8公斤。这种生镁块每公斤价格约为2.5欧元,而浇铸过的镁坯 每公斤约为12欧元。弗莱堡镁板制造公司的试验熔炉每小时可以吞进1.2吨原料,同时产生750公斤熔化镁。熔 化镁从熔炉中直接流向轧机机座,并被轧成薄板。特别是在试验熔炉的熔化阶段,弗莱堡镁板制造公司使用了许 多新研究成果。镁在熔化时被保护气体隔离,因为液态镁如果和氧气接触就会燃烧。另外,轻金属特别因为其热熔很低而不易于处理:液态镁一旦遇到比自己温度低的熔炉部件就会凝固。弗莱 堡镁板制造公司通过在熔炉里安装复杂的加热和绝热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