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3910615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转变 摘要:对比传统体育教学和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利弊,探讨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法和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转变,论述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怎样更加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关键词:体育教学 新课程 转变一 教学观念的转变因为受长久应试教育和竞技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以提升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追求目标。盲目地追求阶段性效益,缺乏从学生健康为目标的“终生体育”意识,体育教育的目标被异化和偏离了。体育老师存在着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的倾向。教学上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标,忽略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

2、锻炼习惯的培养;重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忽略全体学生的发展;忽略终生体育的功效,忽略学生的心里感受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一直是在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模拟老师。过分突出老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完全缺乏了学习的自主性。于是就出现了喜爱体育却不喜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靠性,泯灭了学生的发明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爱好的激发。新课程基础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和健康课程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必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关键理念,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体育教学

3、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促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方面发展树立学生们的终生体育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必需摒弃专制、强制的教育观念。牢靠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确立以建构学生主体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即经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索、发明性学习的教育机制。全部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老师要用优秀的教学理念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爱好的内容。而且充足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

4、、爱好兴趣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全部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二 教学模式的转变中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采取的是单一的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关键受到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是一个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照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其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关键表现为教学的单元设计是以某一项运动技术教学为根本。教学课的设计以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为根本,重视对技能掌

5、握效果的评价,有些人也称这种教学过程为“四段制”教学过程。在这么的体育课堂中,通常全部是先在老师率领下先做准备活动,然后老师示范讲解学习内容,学生再进行模拟练习,最终以课堂小结和集体放松活动为结束。不论什么课题均千篇一律地采取这么的模式,学生的学习就一直在局限于这么的反复机械的练习。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爱好,不利于学生发明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改的全方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讨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原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

6、调接收学习、机械训练的现实状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由老师主体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在新课程标准下,没有一个单一模式适应所有的教学情境,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和之相适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体育教学仅以动作技能的传授为麦蒂的教学模式构建标准,提升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部分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比如重视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体育教学模式,情景和模拟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发觉式的体育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体

7、育老师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勇于突破教材,发明性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还是在教法学法的设计上,全部要遵照教育规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充足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明性。三 教学法及师生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对教法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学法的研究,老师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大多采取经典的“填鸭式”教学法,没有兼顾到学生主体,学生成为了课堂中被动的接收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老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

8、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正确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依据自己的思绪进行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练习这一的单调教学方法,背离了教学规律,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明性的发挥,抹杀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学生主体作用地位的落实。新课程强调,老师是学生学习合作者,引导者和参加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体育老师必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包含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确实定、教学方法的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等,全部必需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老师的角色关键不再是信息的传输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展现者,而应成为发掘资源

9、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体育教学中,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步骤,应该一直把学生主动、全方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以充足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该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成目标的最好路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爱好充足调动学生的学习

10、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一起分享她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老师无须拘泥于某种套路,可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创新教法,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教法,让每一位学生在愉快、自主、快乐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方法。四 教学评价方法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的评价方法,过于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把体质检测的数据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关键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考查学生的成绩时,关键以考察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为主,考试方法采取“一刀切”的标准,仅仅注意到体育教学的结果,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

11、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这种考试方法缺乏对学生主观努力原因和技能提升幅度的考虑,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锻炼的主动性。严重抹杀了体育老师工作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爱好。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评价观应该把主动评价贯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改变过去单一评价和终生评价。由重视教学的结果性评价变为重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由过去重视三基和运动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重视三基和能力的形成,也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经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共同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即时,主动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取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在综合衡

12、量学生的体育成绩时,应多渠道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定。对学生采取发展性的评价,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的主动性。只有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公正的、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形成一个想学、要学、乐学的学习气氛,体育课程标准实施才能深入课堂教学,真正使课程向深入的广度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必需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强化终生体育意识。深入转变育人观念,端正体育教学思想,用优秀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提倡“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围绕学生组织实施教学。充足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优化甄选教学内容。在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足优化体育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评价体系,使之能能愈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参看文件:1.吴晓红;霍军 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转变之策略湖北体育科技2021年04期2.黄文仁; 体育课程改革和老师观念变革 浙江体育科学2021年02期3.曾赣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国教研交流2021年第0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