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389617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本次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难度稍有偏高,出题上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着重在基础性、全面性,却也不乏趣味性,在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方面考查也很到位。下面我根据本校本次考试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基本情况:四年级18人,参考率100%,总得分分,平均分87.4分,其中优秀8人,良好9人,及格17人,不及格1人。总体测试结果,还不错!问题与成因:一、填空题。第1、2、3、5、6、8题正确率较高。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说明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如第7、9、10

2、题。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轻易去判断。如第4题:没有看清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不同,最小与最大的不同。二、判断题,该题是得分比率最高的一题,6小题最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出现过,但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盲目判断,如第5“小问: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大多知道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一看到正方形,没有细想就打了“X”。三、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有角度、三位数除两位数、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计算路程、数的排列等知识,其中1、2、4题得分率稍高,3、5、6失分较重。说明学生在梯形、路程的计算、数的排列上理解不足。四、计算题。口算、用竖式计算题,平时练习较多,正确率都较高。1、口算题主要错误

3、均在计算时粗心所致。如:5505=11、1430=35。2、由于粗心,用竖式计算时在写横式上的结果有错误,余数忘写。如:76634重视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连乘连除这两道因数字不大,大都正确,反倒是列式计算题,体现了学生对倍数的关系理解还是不够,分不清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五、画一画,量一量。第1小题画平行线和垂线大都能画好,只是垂直常常忘记加上直角符号。第2小问画高量底量高量角,其中量角这一空很多学生没量准确,很多相差几度,可以看出缺乏多练。六、解决问题。第1、5题错误较少,对这题的解题方法都已掌握。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第2题有2小问,很多学生没做对

4、,主要原因是数字较多,稍微复杂,学生没有读懂题目。第3题也是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根本不能理解题意。第4题第(5)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很多学生没有理解问题二字,写成了陈述句了。改进方法: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2、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

5、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

6、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总结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现对本次数学检测进行质量分析基本情况:试卷抓住本学期教材的重、难点,内容题样丰

7、富,知识的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简便计算能力;注重考查思维能力,检查孩子们是否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从试卷上看,题目考察的知识面也比较广,灵活的题目也能够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可以说试卷的题目设计和难易程度是比较合理、适宜的。计算题占总分28%。(考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以及计算的技能技巧);填空题占总分16%。(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占总分14%。(考查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判断题占总分5%。(考查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操作题占总分10%。(考察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关于位置的知识);解决问题占总分27%。(考查学生审题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8、题的能力)。总的来说,这份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品质,同时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学生成绩没有预期的好。四年级共18人,及格人数17人,及格率94.44%,优生人数10人,优生率55.56%问题与成因:1第一部分是计算题,包括直接写得数和简便计算,共28分,内容全面,均为基础题目,但学生失分却十分严重。主要是学生易受数字的影响而忽视了运算顺序,再者由于学了简便计算,有很多孩子每答一个题都想着简便,结果就把数调来调去的,错得一塌糊涂。还有简便计算的题型太多,孩子们记不过来,有些混淆在一起了,需加以练习巩固。另外有些孩子犯了十分低级的错误,或抄错数字、或退位进位错误、

9、或直接漏写。此处能加上四则混合计算(脱式计算)就更全面了。2第二部分是填空题,此题主要是考察小数知识,学生的错误显得十分集中,主要在如下几个小题:1)第2小题49里有()个0.1。这是考查小数单位和小数的性质两个知识点,很多学生理解错题意。2)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学生最容易粗心出错。3)42.38中的2表示(),90.362中的2表示()。这个知识在上个学期就学得比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做错,可见学生对小数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有待巩固。4)把一个小数先扩大1000倍,再缩小到它的1/10后是64.9,.这个小数原来是()孩子们没有按逆推的思维去考

10、虑,错误率较高。3第三部分是:选一选7题,为14分,均为基础题,主要失分也是小数部分的知识。4第四部分是判断题,共5分。也均为基础题目,失分最多是:第1题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而导致失分。如: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X)。第5题是位置知识,很多孩子不习惯画图而随意猜个答案。5第五部分是画一画,共10分,大部分孩子完成的很好,极少数孩子没认真审题,根本没思考以哪个为观测点,或是读度数时没有找对0度的位置。6第六部分是:解决问题共6题,为27分。学生答题基本上比较好,但本次出现的“24点”是一个很有开放性的题目,但学生平时很少去玩,所以总体失分严重。第5题有个小陷阱,没认真

11、看题的孩子都栽到陷阱里去了。改进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读题而不是看题,看题容易跳字,对关键字眼一扫而过;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2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比如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题型就很多,练习的量还不够才导致孩子失分较多。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能灵活运用。3教学中要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4关注全体学生,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计算、简算能力的培养。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2014

12、-2015学年第一学期)本次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留意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坤和信心。下面对本次检测进行分析:基本情况:四年级有20人,优秀率50%,及格率95%,平均分91.24分。问题与成因:(一)得分率较高的题型有:(1)计算题,得分率都在90%以上。(2)应用题得分率也在90%以上。这些得分率较高的题型,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尤其是计算,表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具备了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从答卷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也暴露出一些我们教学上的薄弱环节。(二)得分率较低的题型有:(1)选择题得分率只有70%左右。(2)判断题,得分率70%左右。(3)操作题,得分率80%左右。这些得分率较低的题型,反映出我们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