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苦难》读后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3806951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苦难》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面对苦难》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面对苦难》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对苦难》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苦难》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对苦难读后感 读完面对苦难这篇文章后,不仅使我对苦难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更改变了我今后生活中面对苦难的态度,可以说对我今后的生活态度启到了积极的作用,下边我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人的一生,总会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逃避不了的现实,就要学着坦然面对。苦难之于人生,既然无法改变,不如想着怎么去解决。 苦难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受多少苦并不感人,感人的是如何面对苦难能否不断超越自己,奋力拼搏。有一位作家曾这样说过:苦难是一架梯子,对于强者来说,它通向成功的殿堂,对于弱者来说;它则通向黑暗的地狱。的确,有时候

2、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道路。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选择我们的人生态度。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什么样的人生轨迹。这是一种过程,明确的方向远比你后天的努力重要:看不看得清,决定了你前行的道路。 生活告诉人们,自然界的季节可以重复,拉断的琴弦可以更换,演糟了的戏可以重排,唯独人生没有第二次。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必须回答的课题。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面对月亮,李白“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传达了对生活的失意,他自然会愁不眠;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同样传达了对生活的消极面,他自然会心如梧桐深院锁清秋。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苏轼“会挽雕弓如

3、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传达了人老心不老,依然要弯弓射天狼的雄心壮志;张正见“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苦难使人坚强。人们往往把苦难看作人生中消极的、应该否定的东西。但是,作为人生的消极面的苦难,它在人生中的意义也是完全消极的吗?我看不然。如果越王勾践当时随遇而安,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哪有日后的复兴家国。如果当初贝多芬听天由命,不扼住生命的咽喉,哪有后来欢乐颂的问世,给人们以精神上的食粮。如果当初韩信任性而为,不忍辱负重,哪有日后的名闻天下。有付出就有收获。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作史记;西伯拘湵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

4、为也。 苦难使人懂得珍惜。运气特别好,太容易地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是否就一定好?恐怕未必。他们得到的东西是看得见的,但也许因此失去了虽然看不见却更宝贵的东西。天下幸运儿大抵浅薄,便是证明。这里所说的幸运儿与成功者是两回事。真正的成功者必定经历过苦难、挫折和逆境,决不是只靠运气好。可见苦难与不幸是人生的伴侣。轻易得到的幸福,人们往往不知珍惜;只有经历过不幸的人,才知道幸福的珍贵。苦难的意义之一正在于此。 苦难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人生中有顺境,也有困境和逆境

5、。困境和逆境当然一点儿也不温馨,却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往往促人奋斗,也引入彻悟。 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这只取决于当事人的态度,亦可以说是一种限度,一个人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碎。 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我们不应有随遇而安,听天由命,一切随缘的心。苦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智者更智,愚者更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不应该消极抱怨,而是应该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苦难,只有这样,我才会更加的坚强并懂得感恩,做一名生活中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