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352399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版sc所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2016年05月15日发布 2016年05月15日实施XXX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发布前 言为提高公司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公司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本公司依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要求提交的管理制度之外,公司还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经审定,现予批准颁布,自2016年05月15日起实施。本文件是公司质量管理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和实现公司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务必遵照执行。上海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总经理:日 期:2016年05月15日目 录序号文 件 名 称文 件 编

2、 号1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XJZ/WJ-001-20162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XJZ/WJ-002-20163出厂检验记录管理制度XJZ/WJ-003-20164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XJZ/WJ-004-20165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XJZ/WJ-005-20166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XJZ/WJ-006-20167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制度XJZ/WJ-007-2016XX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质量管理文件 文件号:XJZ/WJ-001-2016版本号/修订次:01/00 第 1 页 共 2页标题: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5日一、目的为保证采购的原材料、包装材料满

3、足本公司和顾客的要求,制定本制度。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装材料。三、职责供销部负责原料及包材的采购,品控部负责原辅料及包材的验收。四、制度4.1 采购4.1.1 原料及包装材料的采购4.1.1.1供销部据订单拟制采购计划,经部门经理批准后,交采购员采购。要求采购员在采购时做到择优、择廉,就近避远,选择比较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4.1.1.2 常规原辅料备货:由供销部提出,供销部经理依据原辅料行情、产品行情等信息,确定保持适宜的原辅料库存量;供销部每月至少审查一次原辅料库存情况的合理性。4.1.1.3原辅料入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填写原料入库台账。4.1.2 其余生产性物

4、资或临时急用物资的采购,经生产部经理审批,交采购人员执行。4.2 查寻与选择供方:4.2.1 采购人员依据采购计划等从合格供方名录中查找所购材料或产品的供方。4.2.2 若要向新供方采购,详见4.6款规定。4.2.3 对所采购的产品,采购人员应做市场调查,比较质量、价格、服务态度等确定供方。 4.2.4企业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4.3 订货4.3.1 审批人员应确认所采购产品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有关质量的条款和要求都已明确规定在采购合同/订货单或其附件中。4.3.2 对于已建立较长供求关系的合

5、格供方,可与之先签定采购协议,这样每次采购时,可以电话的形式下订单,留存采购协议、计划与清单。当具体订货时,应明确订货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4.3.3 采购合同或订货单签订后,采购人员应监督交货期。4.4 采购物资验收4.4.1 原料及包材到公司后,仓管员依据供销部填写的采购清单,核对供方交付的单证并通知品控部按原辅料及包材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入库并建立入库台帐。4.4.2验收不合格产生的退货/索赔事项由负责采购的部门/人员办理。4.5采购文件的修改采购文件的修改应经原审批人同意;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供方修改合同/订单号及修改内容。审批人员应确认修改的内容能清楚地描述所采

6、购的产品、服务项目。4.6供方的评估4.6.1 供方调查、评估4.6.1.1 对重要生产物资,应要求供方填写供方调查评审表。4.6.1.2 应对供方的技术服务能力、信誉、资历进行评估、选择。有关供方调查的情况以及对供方提供的XX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质量管理文件 文件号:XJZ/WJ-001-2016版本号/修订次:01/00 第 2 页 共 2页标题: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5日产品或服务的确认应及时记录于供方调查评审表。4.6.1.3 必要时,应要求供方提供样品或试供货,经检验合格,才可采购;对于合格供方的新品种原料还应重新评估。4.6.1.4对重要生产物资,对

7、其预审合格后,可转入合格供方名录;合格供方名录应经总经理批准。4.6.2 供方年评审4.6.2.1 供销部对所负责采购的原辅材料供方,每年依据供方提供产品质量状态,及对供方采取纠正措施的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定。4.6.2.2在供方年评审时,若评定为不合格,则应在合格供方名录中将其除名。除名后,合格供方名录应重新发布。见供方调查评审表及合格供方名录。4.7原辅料及包材检验作业指导书4.7.1原辅料进厂后由仓库通知检验室取样检验标签、感官及理化指标,验证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供应商应提供相关的文件(如营业执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型式检验报告、批次检验报告),如无法提供合格证明,应拒收。原辅料验

8、收标准1)原辅料进厂后由仓库通知检验室取样检验标签、感官、外观,验证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供应商应提供相关的文件(如营业执照、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型式检验报告、批次检验报告)。2)检验室负责取样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品控部主管负责审核。3)一般按检验报告办理验收入库,紧急情况可由检验员电话或口头形式通报有关人员。4)严格禁止任何采购原材料未经化验验收而直接入库并使用。5)紧急放行原材料的验收因来料数量与采购数量不一致的原辅料,需紧急放行的,由仓管员立即通知检验员取样,经质量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才可卸货,并注明该原辅料的批号。 6)原辅料检验a检验项目原辅料的标签标识:符合GB 7718和原辅

9、料产品标准的要求;感官: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等产品标准的规定;数量:符合采购数量的要求;质量证明:该批次产品合格证明材料;必要时,可对原辅料的其他理化指标进行验收。7)包材检验检验项目包材的标签标识:清晰、完整、无错漏现象;外观:外观整洁,无破损现象牢度:牢固 数量:符合采购数量的要求;质量证明:该批次出厂检验报告。8)验收结果记录在原辅料及相关产品验收记录中。9)验收不合格的产品按照不符合情况管理制度执行。10)检验员应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应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的六个月;没有

10、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XX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质量管理文件 文件号:XJZ/WJ-002-2016版本号/修订次:01/00 第 1 页 共3页标题: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5日一、目的本制度规定了公司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贮运等过程,以及设备设施、加工工艺及人员卫生与质量管理等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加工。三、 职责 生产部负责产品生产加工及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四、 制度4.1原料、包材卫生管理4.1.1原料、包装材料的外包装要求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蛀等现象。4.1.2原料、包材贮存

11、在规定的区域,按品种、规格在仓板上摆放整齐,有状态标记。所有的原料、包材必须逐个批次进行检验并作详细记录,必须符合本公司原料验收标准,不合格的原料、包材要进行标识、隔离、分类作退货处理。4.1.3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的物料整理好退回库房,工作区域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4.1.4一切产品和原料严禁与放射性物质、有毒物、不洁物同室存放。4.1.5原料、包材堆放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不可密集,与地板、墙壁间保持一定的距离。4.1.6堆放物料避免光线直射,堆放有序,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污染或有害虫类爬入。4.1.7对储存原料的仓库要定期清扫消毒。4.1.8搬卸物料要按规定操作,禁止莽撞行为。4.2生产加工过

12、程卫生管理4.2.1各生产工序根据品种及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清洁规程,使其卫生符合工艺卫生要求。4.2.2不得存放与产品生产无关的物料及杂物。4.2.3设备、容器、工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符合产品生产工艺卫生要求。4.2.4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和完好。4.2.5容器及不锈钢桶等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应放置清洗消毒过的工作台或不锈钢四轮车上。4.2.6生产区照明必须装设防护罩,防止光管意外破裂时污染产品,玻璃器皿或工具不得使用于加工区内。4.2.7投产前的原料必须经过检验,做到霉变、变质的不用,有疑问的不用。4.2.8生产工人进车间时,必须穿戴工帽、工作服、工鞋并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程序。不在车间

13、内吃喝、乱丢杂物、随地吐痰,生产操作过程中不佩戴项链、戒指等饰品,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卫生防护应符合GB 14881的相关要求。生产用具要清洁并摆放整齐、合理。生产中产生的废品必须放在指定的垃圾箱内,打扫车间卫生的用具必须在清扫完毕后清洗消毒后再放入专用用具箱内。同一天生产,一种产品生产结束之后,开始生产另一产品之前,要对车间、设备、工器具、工作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操作人员重新洗手消毒。同一车间内不得同时生产两个及两个以上产品。4.2.9.车间必须设有污物、废物临时贮存器。4.2.10.生产中产生的污物、废物不得随意乱抛、乱放,必须随时进行清理并置临时贮存器中。4.2.11.每天下班前卫生

14、清洁人员必须清理废物贮存器,将污物、废物清理出生产车间。4.2.12.卫生清洁人员扎紧装有污物、废物塑料袋口,经物流通道反向运出清洁作业区,放入垃圾桶中。4.2.13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所有的工艺条件必须达到标准要求。确立正确科学的工艺参数,并严格执行。4.2.14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食品食品、原料和半成品以及掉落地面的产品要随时放入专用容器内,下班前由专人统一报废清理。4.2.15生产过程中如果手接触了不洁净的物品后,必须清洗,用食用酒精消毒后方可工作。4.2.16确保空调、机器设备正常运转。机器设备保持清洁,场地应无积垢和积水。4.2.17生产期间所有使用的原辅材料、半成品和包装材料均应有标识,标明名称、批号和数量,半成品还应标明贮存期限。4.2.18 每天班前班后,开启臭氧机杀菌30min。XXXXX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质量管理文件 文件号:XJZ/WJ-002-2016版本号/修订次:01/00 第 2 页 共3页标题: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16年05月15日4.2.19生产过程管理制度的考核应保存相关记录。4.3包装、贮存、运输卫生管理4.3.1产品包装的卫生控制4.3.1.1包装人员的个人卫生符合人员卫生管理要求。4.3.1.2所用器具需经常清洗。4.3.1.3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