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4MB
约33页
文档ID:463473357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_第1页
1/33

世界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 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 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 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 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作品一巴伦西亚科学城里斯本车站密尔沃基美术馆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二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 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 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 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 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 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 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 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一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 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 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

在他的任何设计 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 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 建筑风貌.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 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 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 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 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 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 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北京香山饭店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日本MhCffi物馆德国历史博物馆三、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 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 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 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 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 (1883 —目前仍在建 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 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 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 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 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 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 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 14年,而圣家 族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 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米拉之家圣家族大教堂四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蒂德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 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 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 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 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 中国广州的歌 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 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 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 “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普立兹克奖评委之一、美国建筑资深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布尔称: “哈迪 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 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 分……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 ,她与众不同 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 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 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 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 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 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 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这种状况一直到 90年代末 才有了改观五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岁时获得了第18届普雷兹 克建筑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杰• A •普雷兹克在宣布这一事实时, 引用评奖团的描述说:“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工艺的组合……即适 用又富有灵感,……纵观其建筑生涯根本不能预测其未来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 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 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 榭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 Rokko Housing ,该上区分两阶 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一的外观和 独特的内部结构。

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从大阪湾俯瞰全景,整个小区就象镶嵌在 60度的斜坡上一样,恰似一个游 泳池和楼顶广场.安藤也因此获得了 1983年的日本文化设计大奖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六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 10.6-1965,8 27): 20 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 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 筑派的主要代表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 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 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 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 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 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 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 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 他一反当时反对大 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 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 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 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 作用。

朗香教堂七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Jorn Utzon )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 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 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 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 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 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 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 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 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 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 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 ,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普利策奖的评语: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 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 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

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 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 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 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 义者之一悉尼歌剧院八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阿尔瓦・阿尔托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在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 ),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 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大约 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 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 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 计的产生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阿尔托的杰作比比皆是,有赫尔辛基理工 大学的校园,芬兰大厦(Finlandia )音乐厅及会议中心,赫尔辛基文 化宫,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 )公司总部大楼等等。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 蓝叶餐厅(Ravintola Savoy)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 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不仅在 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 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 在198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 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人们猜测波 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