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变迁》作业参考答案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9.20KB
约13页
文档ID:463305971
《环境变迁》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1/13

《环境变迁》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2•地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与交换是通过一系列过程来实现的这些过程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三种类型3•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全球变化过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行,人类已经成为导致全球变化的营力之一开展全球变化研究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4. 长尺度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入,短尺度变化及影响受到特别重视,以及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受到特别关注,构成了I960年代以后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主要特点,并最终导致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5. 第四纪黄土沉积以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交互沉积为特征黄土和古土壤层的交互出现是风尘堆积作用和成土作用两种对立的过程彼此消长的结果6. 0.9MaBP以来不仅波动幅度增大,而且变化频率降低,lOOka周期取代41ka周期成为主要周期,这一变化周期与另一地球轨道参数——地球偏心率的变化周期相一致,在40kaBP以来表现得特别明显,在长周期变化之上叠加着41ka的周期以及23ka的周期(接近地球岁差变化周期)。

7•冰期海洋表面冷却增强,使得作为海洋生物生活空间的海洋混合层的深度增大,海洋生命活跃,生物泵作用增强,因此海洋表层从大气获得的CO增加,导致大气CO的减少228•气候是植被分布和生长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当气候发生变化时植被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与新的环境相平衡植被的这种响应性变化从一个地点的时间序列来看表现为植被类型的演替,从空间看则表现为植被分布界线在空间上的迁移与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9•在过去的1000多年里,温度波动达1〜2°C左右,降水变化幅度为10%〜20%,其间出现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这样的变化看起来不大,但它们对水热资源和农业生产来说却有十分重大的影响10. 大约1万多年前出现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它导致了人类食物来源的根本性变化,即人类食物由从野生的动植物中直接获得变为主要地依赖于少数几种为人类所驯化的植物和动物11•全球变化总是由一定的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驱动,并通过一系列自然过程的变异来实现的,其结果导致地球系统状态随时间发生整体改变或部分调整,并表现为全球环境特征的时空变化12•不同的地球系统过程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是指一个过程或一种现象所持续的时第丄页_共_13_页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掌握和巩固。

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学生考评作业参考答案间长度,通常用10n年表示;空间尺度是指一个过程或一种现象发生的空间规模,按空间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局地尺度、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等13.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一系列公害事件,由全球气候异常而造成的全球粮食问题以及资源危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全人类面前,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地球都被笼罩在人口增加与消费增长所形成的巨大阴影之中14•虽然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变化主要与大气和海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有关,但能量循环过程很大程度上由气、液和固态水物质所支配,是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的,与水循环相联系的各种过程在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15•随着全球环境变冷变干,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的温度梯度增大,各地区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明显加大,由此导致自然地带分异的复杂化与环境类型的多样化16•冰期与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是不对称的,从间冰期向冰期的过程是缓慢的、阶段性的,缓慢的变冷过程可能会持续70〜90ka,其间发生数次轻微回暖的阶段;从冰期向间冰期的变化却是迅速的,冰川融化只需要匕ka的时间,冰川的退缩使环境迅速转变为现代的间冰期。

17.根据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人类学界一般承认人类进化系统是从前人(以南方古猿为代表)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顺序人类起源的地点一般认为是在韭洲或亚洲18•农业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转变的结果,它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食物来源和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食物不再依赖于野生的生态系统,而是来自于由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19•海洋有极大的热容量,相对大气而言,海洋的运动比较稳定,运动和变化比较缓慢,海洋通过有效地调节热量的收支和传输、水汽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能够对气候系统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节,降低气候系统对某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20•人类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基础之上的人工系统,它与靠太阳能的持续输入与养分的循环利用来维持,并通过生物多样性来协调的自然生态系统有显著不同,它的能量和物质转化、迁移都不是闭合的循环过程,为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持续不断地输入到系统之中21•在太阳系的成员中,地球已被证明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唯一有生物圈的星球;唯一有充裕氧气和液态水的星球;唯一经由板块构造过程不断更新地表结构,使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反复循环的星球。

22•地表环境的变化自地球诞生以来一直延续至今从不停止现今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全球变化包括地球环境中所有的自然和人为引起的变化,可以定义为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23•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问题的科学研究自60年代以来受到特别重视从1970年代开始,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等一系列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第_2页_共_13_页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学生考评作业参考答案袂血许孫天•学远程教肓字院问题受到高度重视24•季风现象在亚洲表现最为显著,冬季,由于大陆比海洋冷,在西伯利亚形成强大的冷高压,给东亚带来了东北季风;夏季,由于大陆比海洋暖,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形成热低压,产生著名的印度西南季风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季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季风环流产生了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和气候变化25.第四纪环境以周期性的冷暖环境交替转换为特征,冷暖波动的幅度达10°C以上。

与冷暖波动相联系的冰川体积变化约达5X107km3,海面升降幅度在100〜150m深海氧同位素、全球海平面变化、极地冰芯、陆上的黄土古土壤等多种记录均证实这一特征26•南极冰芯记录显示,温室气体CO和CH的含量在冰期时减少,在间冰期时增大,呈现与温度变化相24同的趋势这种强相关暗示存在着大气通过温室气体的变化影响温度的反馈作用,使得变冷或变暖的程度加大27.从冰期结束直到全新世初期是一个陆地河湖水系发生重大调整的时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盖融化、降水增加、海面上升,许多地方都发育大小规模不等的湖泊随着这些湖泊的出现,湿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显著发展,对大气中返气体含量的增加产生重要的影响28•农业景观是一种凝聚着人的劳动投入、具有向人类供给食物的功能的新型景观,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农耕者通过自然的开发而改变了环境,开始了人类活动干扰自然的时期农业的进步不仅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反过来也造成环境的改变29•碳是组成生命组织的基本物质,碳在海洋和陆地生命系统与大气、水圈和地圈之间的运动与转换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连接地球各个圈层的一个主要环节30•全球变化是通过地球系统中的一系列复杂的作用与反馈过程来实现的,反馈是地球系统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各圈层内部和各圈层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地球系统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反馈机制,系统状态维持稳定可能是某些负反馈过程在起作用,而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则是某些正反馈过程占主导地位的结果31・南极冰芯记录显示,温室气体CO2和CH4的含量在冰期时减少,在间冰期时增大,呈现与温度变化相同的趋势这种强相关暗示存在着大气通过温室气体的变化影响温度的反馈作用,使得变冷或变暖的程度加大32•碳是组成生命组织的基本物质,碳在海洋和陆地生命系统与大气、水圈和地圈之间的运动与转换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也是连接地球各个圈层的一个主要环节二. 名词解释1.地球系统地球的各个组成圈层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圈层在接受其他圈层影响的同时,也对其他圈层产生作用,各个圈层之间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组成更为复杂的子系统地球系统是这些相互作用着的复杂的子系统的集合,而不是单个组成部分的堆积2. 阳伞效应第_3页_共_13_页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蛊當;育苓踪学生考评作业参考答案强火山爆发能在平流层下部形成一个持久的含有硫酸盐粒子的气溶胶层,它们存留在平流层中增加了大气的反照率,因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直接太阳辐射,进而导致温度下降,这个影响被称为“阳伞效应”。

3.全息假设全息假设根据部分可以反映整体的全息学基本观点,环境可以由其可识别的全息源来反映不同类型的全息源可以互相替代,在某一空间点上获取的环境信息可以代表一定的空间范围,某一时段的环境状态可由在此时间区间内的环境信息来表征4.大洋传送带由于水汽损失而留在大西洋里的过剩盐分通过北大西洋深水外流而运到南极附近的环状环流圈,部分向北流到印度洋,其余的一直向东流入太平洋,在此,受温暖和入注淡水的稀释作用,海水密度降低并上升到表面,然后向西运动返回到大西洋,构成一个跨越大洋的海洋“传送带”5.全球观点所谓全球观点就是从地球系统的思想出发把地球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地球系统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地球的不同组分和它的环境6.土地覆盖土地覆盖是指地球表面的生物物理状态,如森林、草地、湿地、作物用地、城市用地等,土地覆盖变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现实的和潜在的初级生产力、土壤质量以及径流和沉积速率中的种种变化,包括从土地覆盖的最细微的渐变到转换为另一种土地覆盖类型的换型7.黄土沉积欧洲和北美均有第四纪黄土沉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更分布有数百米厚的第四纪黄土。

我国的黄土和古土壤序列是已知陆地上连续性最好,且能够很好地与深海沉积序列对比的沉积物,利用黄土与古土壤序列重建过去的全球变化是我国在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之一8.新仙女木事件瑞士Gerzensee湖氧化钙沉积和格陵兰冰芯的记录显示,13kaBP前后出现了升温幅度高达4°C以上的突然增暖,此后出现持续约2000年的冷暖交替振荡,在11kaBP前后,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C,使气候回到了冰期环境此次强变冷事件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Dryas)9.全球尺度所谓全球尺度是指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大约相当于地球半径以上,或虽然过程或事件本身的空间尺度没有达到上述规模,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10.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uthernOscillation)是指印度洋地区和南太平洋地区气压的反向变化,是一种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异常南方涛动一般用南方涛动指数(SOI)表示,SOI为负数时表示东太平洋气压低于印度洋气压,SOI为正数时表示东太平洋气压高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