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329032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提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四个现代化,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严师出高徒,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创造型教师。教师是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就必须因势利导,加强创造理论与技法的探索,不断进行创造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高,贯穿这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就象马卡连柯所说:“我们的一切胜利都是我们的强大的意志,我们奋不顾身的精神,我们自觉和不屈不挠追求目的的结果。” 指导思想和意志品质虽是组成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但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则是创造者意志的逐步实现过程,表现为决心信心恒心,这贯穿着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

2、、自制力。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能够经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的和意义,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预期目的并达到成功,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觉到意志活动的目的和价值,二是自觉到应该在这种目的指导下调整活动。这两方面,对提高自身创造力都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前者,我们不会产生明确的合理的创造目标;缺少后者,则不可能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行为,其行为陷入盲目性。可见,缺少自意的自觉性,是无法提高自身创造力。 根据意志的自觉性,我们应树立三个观念,才能提高自身创造力。 、要有献身教育的观念 献身教育的观念是指从事教育事业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是教师不断进取,迅速成长为创造型教师的内部动力,是战胜困难

3、的力量。如果没有崇高的职业理想,那么他的“能力之水”就不会达到“沸点”。 教师的职业理想的核心是热爱教育事业,它要求我们要及时关心社会、人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密切注视世界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善于吸收广大教师积累的新经验,注意学生中新的思想动态与需求;用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志向、创造动机和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重视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有提高自身创造力的观念提高自身创造力的观念,是成为创造型教师的起点,是不断探求新知的动力,要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必须明确创造型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并朝这个目标努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一个教师的创造力主要通过实践表现

4、出来,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其标准有四个:一是善于收集,推广最新的科技成果,并创造运用于教学实践。二是善于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提出创造性方案和建议,并有可行性。三是善于因材施教,善于进行创造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四是努力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积极参加课题实践。在这四个方面,我认为第四方面是核心。、要有向他人学习的观念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向他人学习,自觉地、理智地对别人的暗示或建议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从中汲取有益于自己的力量,来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要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索,学生是时代的象征,很多方面学生是教师的老师,学生的灵感往往也直接刺激教师的创造性的灵感,教师还会

5、在和学生共同努力中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了解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观念。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其感觉、知觉、情感、是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直接或曲折的反映,教师要科学而又行之有效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去创创新之道,授创新之业,解其创新过程中之惑,教师自身必须有坚定正确的创新意识,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不断丰富、充实、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勤学苦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善于观察、发现、激发和扶植学生在学习、作业、答问、交流、处理问题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创新人才的创新闪光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择善而行。那么,新一代的创新人才一定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我国的科教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