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 题: 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课 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 计 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较为容易接受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它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起来比较快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它转化成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起来比较快学习目标1、 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 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3、 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评价任务1、 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2、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形态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要求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口算3×5= 8×9= 9×5=2×6= 6×7= 7×4=口答巩固旧知为新知做铺垫环节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2、出示例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如何想的延伸:坐旋转木马的,每人5元,20人需要多少钱?200人呢?总结算理⑵、出示例2坐过山车的只有3个小朋友,每人12元,需要多少钱?怎样解决的?例1①、学生独立思考②、自由汇报学生1:20+20+20=60学生2:2×3=6 20×3=60例2、① 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②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评价任务一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评价任务二能正确地进行口算环节三巩固检测拓展延伸1、完成教科书57页口算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3、练习十五的第2、3题1、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学生独立完成3、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评价任务二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结果 环节四互评交流体验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汇报结果至少说出一方面的收获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 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课 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 计 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背景出发,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2、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多位数乘法奠定基础3、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生易于接受学习目标1、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2、 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3、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评价任务1、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2、 能正确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形态: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要求环节一复习导入口答巩固旧知为新知做铺垫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2×4= 21×3= 42×2=13×2= 33×2= 43×2=环节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呢?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这道题该怎样算呢4、介绍竖式 1 2 ……因数 × 3 ……因数 ——3 6 ……积5、列竖式计算:213×31、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他们一共有多少支?(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3)全班汇报评价任务一学会列竖式计算,知道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环节三巩固检测拓展延伸1、 完成教科书62页做一做2、 一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32人,一年级一共 有多少人?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评价任务二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结果 重点强化算法 环节四互评交流体验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汇报结果至少说出一方面的收获笔算乘法(一次进位)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 题: 笔算乘法(一次进位)课 时:共14课时 第4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 计 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2、教材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不仅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以后多位数乘法计算和较复杂的混合运算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应该已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在本知识点的教学中,学生仍可能出现对“满十进一”和“满几十进几”乘法进位的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计算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1、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2、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算理,掌握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写法,能正确计算评价任务1、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算理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教学形态: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要求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复习导入12×4= 43×2= 312×2=笔算巩固旧知为新知做铺垫环节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出示情境图:一套连环画16本,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这道题该怎样算呢1、探究16×3的算理、算法2、利用多媒体演示小棒图(边说边演示)3、指名说说笔算的过程板书)4、介绍竖式 1 6 ……因数 × 3 ……因数 ——4 8 ……积5、完成教科书61页做一做:第一题6、小结: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1、探究16×3的算理、算法学生汇报)(1) 摆学具求得数(2) 画图求出得数(3) 连加法16+16+16=48(4) 数的分解组成10×3=30 6×3=18 30+18=482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评价任务一知道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写法环节三巩固检测拓展延伸1、 完成教科书63页第五题2、 某列车每节车厢的定员是128人,3节这样的车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1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评价任务二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结果 重点强化算法 环节四互评交流体验成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汇报结果至少说出一方面的收获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 题: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课 时:第4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 计 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2、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学生学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是属于笔算乘法的第二个内容.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的过程中从哪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3、学情分析 在计算例3此类题目时,学生最可能发生的错误是:(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进位时加错(因为这里又要算乘又要算加)3)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书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如果班上的学生出错的较多,教师也可要求出错的同学把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方便检查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2、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评价任务1、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教学形态: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评价要求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复习7×8+6= 3×5+7=2×8+8= 7×4+5=5×9+5= 4×9+8=2、揭示课题: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