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277673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评(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川市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评八年级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将下列词语中拼音代表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共4分。书写正确2分,笔画到位、间架处理得当2分。)冥思暇想 翻来复去 正jn危坐 千山万h2选出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2分)A、(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漂亮)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余空地。(植被:指胡须)C、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呻吟:由于疾病的痛苦折磨而发出的声音)D、他“说

2、”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斗牛:指牛脾气很大)3按要求默写。(6分)(1)念天地之悠悠, 。(2)俱怀逸兴壮思飞,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规律的名句是: , 。(4)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表现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磊落胸怀的语句是: ,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人物的外貌特点,写出与之相对应的名著人物及出处。(4分)A、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B、“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

3、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C 、“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这些人物均出自名著 ,A代表的人物是 B代表的人物是 C代表的人物是 。5活动主题:我也作点诗词研究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在“唐诗宋词中的_”的综合性学习中,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你制定了怎样的研究步骤?你收集积累了哪些感兴趣的诗词佳句呢?你的研究结果如何呢?下边请你展示一下吧!(1)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研究专题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

4、写出最主要的步骤,不少于三步)。要求:步骤具体,思路清晰,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语言通顺、简明.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二、阅读与鉴赏。( 40分)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一)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

5、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送东阳马生序(11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6、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录毕,走送之( ) 腰白玉之环( )8下

7、列句子理解有误的是( )(2分)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学的弟子挤满了屋子)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有所获)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心中有快乐的事自娱,不以口中之福,身上之衣而傲)9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10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2分)A本文是赠序。作者结合自己的求学从师的体会,以现身之经历道为学之难,目的在于勉励同舍生勤苦学习。B本段文字中“嗜学”一词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基调,最后一句总括全段,指出自己求

8、学的勤且坚。C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说理,以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与自己的缊袍蔽衣作对比,突出“我”生活之苦。D本段文字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如写从先达执经叩问,写旅途之艰,写同舍生的豪华穿戴,细致入微,给人深刻的印象。(三)雪(11分)鲁迅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9、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10、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_12.作家王蒙认为“读雪需要联想”。读了第一段之后,你对鲁迅笔下“江南的雪”产生了什么联想?请用几句话加以描述。(2分)_13本文既描绘了“江南的雪”,又描绘了“朔方的雪”,你更喜

11、欢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_1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两文在写到塑雪罗汉时的目的有何不同?(4分)_(四)信 任 (16分)孙道荣暑假我和儿子到西安旅游。为了游玩方便,我准备包辆车,游玩东线。在西安火车站,我找了一辆揽客的小车。司机开价150元,没想到这么低,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一路上,司机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临潼的各个景点,建议我们选择两个代表性景点就可以了,上午游览郦山,下午参观兵马俑。车一直开到郦山脚下。下车的时候,我问司机,要不要先预付点押金?司机摆摆手,“大哥,不用,我信你。我就在门口等你们,你们玩好了,我再送你们去看兵马俑。你记下我的手机号,出来时要是找不到我,就打我手机。”我笑笑,没想到他这么信任我们。他报了一个号码,我输入手机,想了想,摁了拔出键。他的手机响了,这样,我的号码也留在了他的手机上。我和儿子进山了。经过鸟语花香的鸟园,我们冒着烈日,向山顶攀登。从烽火台下来,有一个岔路口,一个方向指着兵谏亭,一个方向指着老君殿,我们选择了兵谏亭方向。从兵谏亭出来,就到了出口,我一看,傻了,这不是我们进山时的大门啊。问工作人员,原来郦山有两个山门,相距几公里。山门口候客的出租车司机,纷纷向我们招手。我给司机打了个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