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273724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测声速实验报告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声速的测量姓 名:林 丽学 号:2120505028学 院:电信学院 班 级:计算机22班推荐精选一、 实验目的1. 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的方法;2. 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声速。二、 实验仪器1. 超声声速测定仪: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2. 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3. 示波器: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形。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三、 实验原理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2、 = f ,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图1 实验装置和接线图1. 驻波法测波长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y1=Acos2ft-xy2=Acos2ft+x叠加后合成波为:y=(2Acos2x)cos2ftcos2x=1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x=n2 (n=0,1,2,3);cos2x=0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x=(2n+1)4 (n=0,1,2,3

3、)。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推荐精选2. 相位比较法测波长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2x (其中是波长,x为S1和S2之间距离)。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p。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四、 实验步骤1. 连接仪器。按照图1连接好仪器,使用前开机预热10min,自动工作在连续被方式,选择的介质为空气,观察S1和S2是否平行。图 2 接线截图2. 测量信号源的输出频率f0。将示波器调整为y-t模式,观察到正弦信号的波形,使S1和S2间的距离约为5cm;调节信号发射强度,波幅为

4、5V,在350(100MHz)附近调节频率,同时观察波形,使信号幅度最大,此时频率为329(100MHz),即为本系统的谐振频率。3. 驻波法测波长和声速。向右缓慢移动S2,观察示波器正弦信号的变化,选择信号最大位置开始读数,记为xi,取i=10,用逐差法求出声波波长和误差。利用谐振频率f0计算声波波速和误差。4. 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将示波器调整为X-Y工作方式。观察示波器出现的李萨如图形,缓慢移动S2推荐精选,当重复出现该图形时,说明相位变化了2,即S1和S2之间移动了一个波长。沿右连续测量10个周期,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波长、声速及误差。李萨如图形 图3 =0 图7 = 图4 =

5、4 图8 =2 图5 =2 图9 =74推荐精选 图6 =34 图10 =2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1 基础数据记录谐振频率f0=33.5kHz2 驻波法测量声速表1 驻波法测量声速数据i1i(cm)i+61i+6(cm)i= (1i+6-1i) /3(cm)19.062712.2341.05729.576812.7761.067310.124913.3141.063410.6501013.8221.057511.1801114.3541.058611.7021214.8441.047的平均值:1.0582(cm)的不确定度:0.002(cm)因为,i= (1i+6-1i) /3,仪=0.02mm

6、所以,0.000544(cm)0.021(mm)推荐精选计算声速:(m/s)计算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示:=(3543)m/s,Ev=0.8%3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表2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数据(相位变换2)i1i(cm)i+71i+7(cm)i= (1i+7-1i)/7(cm)谐振频率18.162815.9261.109f=32.0kHz29.282917.0501.1103104001018.2201.107411.5121119.2061.099512.6001220.2901.099613.7221321.4601.105714.8321422.5321.100的平均值:1.1041(cm

7、)的不确定度:0.002(cm)因为,i= (1i+7-1i) /7,仪=0.02mm所以,0.000233(cm)0.020(mm)计算声速:(m/s)计算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示:=(3533)m/s,B=0.8%六、 误差分析1. 由于使用软件虚拟操作,应该不会出现一些读数的误差,操作上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2. 由于6月9日无法登陆大物实验中心和大厅,所以数据并没有从软件上得到,我只有参考了一些网络上的数据。七、 实验建议推荐精选1. 虚拟实验的软件有很多地方还可以优化一下,如添加一个最小化按钮,调整一下,使之支持64位的操作系统等。2. 实验的原理可以写得详细一些,由于有些知识没有学习,很大部分的实验原理都看不懂,知识照着实验指导上的步骤去做而已。八、 思考题1. 准确测量谐振频率的目的是什么?答:在谐振频率时,波形最稳定,能够观察读数。准确测量数值,以便于调整。2. 若固定两换能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改变频率,能否测量出声速?为什么?能。因为v = f ,已知频率f,而且波长也能通过示波器图像读出,所以可以用驻波法测量出声速。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