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50KB
约2页
文档ID:462712989
针灸的操作流程_第1页
1/2

针灸操作的规范流程1、确定体位:仰卧位:适合前身部的腧穴俯卧位:适合后身部的腧穴侧卧位:适合侧身部的腧穴 俯伏坐位:适合头顶、枕项部的腧穴2、定点、定穴:根据骨度分寸法等,用手揣摸按压欲针之处,确定穴位3、消毒:针具器械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医者手指消毒: 针刺前, 用肥皂水将手指洗干净, 再用 75%乙醇棉球擦拭后, 尽量避免手指 直接接触针身针刺部位消毒:用 75%乙醇棉球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4、针具选择:按照不同施术部位选择相应针具,基本要求是针刺入体内后针根露在体外 1-- 2cm 左右为宜5、进针:针刺时,力争微痛或无痛刺入,同时需要注意确定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6、行针: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的操作方式的变化组合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同时要结合患者 的感受选择应用不同的强度7、留针:按照具体治疗需要,选择相应留针时间一般体针的留针时间大概在 30-40min之间,头皮针留针时间可稍长,一般 6 小时左右同时可间歇行针,注意向患者交代留针过程中 要注意保护好施术部位8、出针:出针前要稍捻转针柄,待针下轻松滑利时方可出针出针时,按照“先上后下, 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左手持一消毒棉球按压穴位,右手拇、食指持针柄,捻针退出皮肤,动 作要轻柔。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尤其是面部和头部等易出血的部位,应按压较长 时间针刺注意事项:应将针灸操作过程中的消毒棉球和废用针具放置在医用垃圾袋里,避免乱 扔乱放1. 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 采取卧位2. 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 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 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3. 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不宜留针4. 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 ;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 皮肤有感染、溃疡、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6. 防止刺伤重要脏器1) 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间留针 , 支防刺 伤眼球和出血2) 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 (胸中线 )第八肋间,前胸 (锁骨中线 )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 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尤其对患者,更需谨慎,防止发生3) 两胁及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尤以肝脾肿大患者 , 更I~_*、/ l - 、、> :应注意。

4) 对于、、患者的腹部和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刺法 不当,也可能刺伤胃肠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后果5) 针刺顶部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椎以上的腧穴,如进针角度、深度不当,易误伤延髓和脊 髓,引起严重后果 针刺这些穴位至一定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 应立即退针, 忌捣针艾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的程度《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后灸 下部、腹部 ; 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2、 施灸的禁忌(1) 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2) 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3) 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4) 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3、 灸后的处理(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2) 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3) 如水泡较大, 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 放出水液, 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 再涂以龙胆紫, 并以纱布包裹4) 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 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

5) 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 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