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62561247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云学名校联盟高二年级3月联考语文试卷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得”字面意思即是自己得到,论学问时就是指自己领会知识的意思。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认为学问致道的关键在于“自得”,只有“自得”的知识才会取用自如、受益匪浅。“自得”作为普遍意义的论学观念,后来也被有些人用来讨论诗学。对于诗人而言,“自得”是他们在生活中与前人经验相融汇的顿然晓悟。如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2、”是领会老庄游心自然的意趣,陶渊明“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是深契于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对于读者而言,当我们面对一首诗时,随文解义是通文字者的自然反应。如朱熹曾举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欧阳修、苏轼等名公大家都道此句好,但它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一句的文义并不难理解。然而它的“言外之意”却是要读者自身去体会。朱熹认为,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能情不自已,获得一种会心的快乐,如此便是“自得”。“自得”并非某种天启式的领悟,而与读者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体验密切相关。先说“自得”与知识的关系。林逋的论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曾与友人议论其妙处。有人提出林逋此句用

3、以描述桃、李、杏同样没有问题,苏轼幽默地回答:“可则可,但恐杏与桃、李不敢承当。”引得在座众人大笑。为何说只有梅花才能承当林逋诗句中的主角呢?梅花在中国古典思想传统中向来是君子的象征,在诗歌“引譬连类”的表达传统中,梅花的疏影横斜与暗香浮动的特征是君子独立于世且已德不移的化身。如果只局限在诗句本身,自然任何花都有可能开在水边,而且香气宜人。只是求其义而不求作诗者之意,缺乏对于古典传统的知识,则读诗自然浅而无味。除了对于思想传统的基本了解,要在阅读诗歌中“自得”,同样也需要了解关于诗歌本身的知识:一方面是诗歌源流的知识。在本体论意义上论诗歌,通常以“言志”与“缘情”作为诗歌发生的根本。功能论意义

4、上论诗则是讲“兴观群怨”。从诗歌史的角度讲,通常古代诗论家会从诗经楚辞讲起,下及汉魏晋,以南朝沈约声律之说为近体之开端,再降而论初、盛、中、晚唐之诗和宋元明清各代各体之诗。另一方面是关于“诗法”的相关知识。诗法的关键莫过于“辨体”,即对于诗歌体制的区分:既有文类意义上四言、五言、七言之别和古体、律体、乐府之别,又有风格意义上如雄浑、冲淡、沉着、纤称等区别。“辨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读者对于诸体的要求和特征有基本认识。除辨体外,诗法中常论及的自然还有“法度”,即篇章字句的安排问题。一般文人士大夫在文章中论诗,少有讨论诗歌具体的安排布置问题。这类问题的讨论一般见于诗话、诗格、诗法等非正统的文体和著

5、作中。虽然诗法类著作旨在教人如何作诗,但也可知诗人用心结撰并非没有法度可寻,而读者自然不能无视诗法而囫囵吞枣地阅读诗歌。曹丕典论论文言诗文创作与个人才性笔力之关系时,以音乐为喻,“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数。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虽是谈创作,但也指出诗文技艺极大赖于个人“自得”,无法完全由语言传授。同理也可知,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同样也会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倾向。个人的才性气禀虽然得于先天,但是同样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要达到更好的理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恶胡乱阐释,需要读者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时刻保持“虚心”的态度,

6、以“涵泳”作为方法。“虚心”意味着面对作品时不要先将自己的结论放在前面,而是沿着文本的逻辑,看它的变化去向。“涵泳”是指熟看熟思,反复穷究玩味文意,直到对作品从整体到部分都能达到一贯的理解。读者的“自得”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虚心”和“涵泳”作为阅读方法正是读者尽可能克制因个人才性气禀而干扰阐释的切已工夫。好诗自是有为而作,诗人在不同情境中的所遇所感自然会唤起诗意。这如宋人包恢所说:“未尝为诗而不能不为诗,亦顾其所遇如何耳。”境遇不同则观物之趣与抒情之意自然有异,蒋捷虞美人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

7、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无疑是境遇不同情感相异的最佳写照。读者要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同样需要以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经验为契机。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直截了当地表明读者的“自得”在于以其个人心境与情感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思。(摘编自程听面对丰富的传统,我们如何做到“自得”,有删改)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者的“自得”指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会心的快乐,它与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体验密切相关。B. 桃、李、杏之类的花在中国古典传统中通常不用来作为君子的象征,故而苏轼认为它们不能承当林逋诗句的主角。C. 诗话、诗

8、格等文体和著作中关于诗歌篇意字句安排问题的讨论可以教诗人作诗,读者读诗时,自然不能无视诗法。D. 读者通过后天努力,保持“虚心”的态度和以“涵泳”为方法,就可以避免阅读时因个人的才情气禀干扰阐释诗歌。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思路清晰,先阐释“自得”的内涵,再从“自得”与知识的关系和读者心境的关系两方面论证如何做到“自得”。B. 作者在论证时,既以有趣的故事为例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枯燥无味,又大量引用名家的诗学理论以增强文章的学术性。C. 从曹丕的相关文论可看出,他认为读者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对阅读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阐释倾向。D. 在信息爆

9、炸和人工智能能够迅速提供知识的时代,“涵泳”的阅读方法可以让我们放慢阅读的速度,更深刻地理解知识。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段观点的一项是( )A.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B.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C.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D.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4. 文中有两处提及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用有何不同?5. 复兴中学高二年级将于五四青年节举行以“阅读诗歌,我们如何做到自得”为主题的诗歌鉴赏活动,你将作为代表发言。请你以杜甫的登高为例,结合文章,谈谈阅读此诗,要具备哪些知识才能“自得”。【答案】1. D 2. C 3. B

10、 4. 第一处:第 段中以朱熹举林逋的诗句为例,是为了引出下文朱熹对“自得”的解释。 第二处:第 段中苏轼与友人议论林逋诗句的妙处,作者以此为例证明阅读诗歌时需要具备古典 传统的知识。 5. 需具备古典传统知识。如登高中“落木”意象的运用,“落木”即“落叶”,通常与秋天萧 瑟悲凉的意境有关。 需具备诗歌源流的知识。如登高创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后,杜甫借此诗以“言志”,抒发了诗人 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情感。 需对于诗歌诸体的要求和特征有基本认识。如登高从文类意义上属于近体诗中七言律诗,从 风格意义上是沉郁顿挫。 需了解关于诗歌篇章字句安排的知识。如登高八句皆对,对仗工整;前两联重在写景

11、,后两 联重在抒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就可以避免阅读时因个人的才情气禀干扰阐释诗歌”过于绝对。原文是“虚心和涵泳作为阅读方法正是读者尽可能克制因个人才性气禀而干扰阐释的切己工夫”。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从曹丕的相关文论可看出,他认为”张冠李戴,曹丕典论论文中相关语句是言诗文创作与个人才性笔力之关系,“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同样也会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倾向”是作者的看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段的观点是“读者要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同

12、样需要以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经验为契机”,只有 B 项符合此意。A.对同一文本的阅读,读者的阅读结果各不相同,即仁者见仁,知者见智。C.强调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D.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用作用的能力。第一处:第段,“对于读者而言,当我们面对一首诗时,随文解义是通文字者的自然反应。如朱熹曾举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朱熹认为,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能情不自已,获得一种会心的快乐,如此便是自得”,此处作者以朱熹举林逋的诗句为例,是为了引出下文朱熹对“自得”的解释。第二处:第段,“先说自得与知识的关系。林逋的论梅诗句疏影横斜

13、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曾与友人议论其妙处只是求其义而不求作诗者之意,缺乏对于古典传统的知识,则读诗自然浅而无味”,这凉写苏轼与友人议论林逋诗句的妙处,作者以此为例证明阅读诗歌时需要具备古典传统的知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能力。由“只是求其义而不求作诗者之意,缺乏对于古典传统的知识,则读诗自然浅而无味”可知需具备古典传统知识。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中“落木”意象的运用,如果不具备古典知识,就会把“木”理解为“木头”,如此诗句就成了天上落下很多木头,就成了笑话;而具备古典知识,就懂得“木”是指落叶干枯的一点水分也没有的状态,“落木”即“落叶”,通常与秋天萧瑟悲凉

14、的意境有关。由“要在阅读诗歌中自得,同样也需要了解关于诗歌本身的知识:一方面是诗歌源流的知识”可知需具备诗歌源流的知识,也就是要明白诗歌的要义是“言志”与“缘情”。如登高创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后,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杜甫借此诗以“言志”,抒发了诗人 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情感。由“另一方面是关于诗法的相关知识即对于诗歌体制的区分:既有文类意义上四言、五言、七言之别和古体、律体、乐府之别,又有风格意义上如雄浑、冲淡、沉着、纤称等区别”,可知需对于诗歌诸体的要求和特征有基本认识。如登高从文类意义上属于近体诗中七言律诗

15、,从风格意义上是沉郁顿挫。由“除辨体外,诗法中常论及的自然还有法度,即篇章字句的安排问题”可知,需了解关于诗歌篇章字句安排的知识。如登高八句皆对,对仗工整;前两联重在写景,后两联重在抒情。(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 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晦暗的日子里追光廖玉群还是从我父亲的工作说起吧。父亲那时不过二十出头,能噼里啪啦打得一手好算盘,这手艺帮了他大忙,让他无限风光地被招进都安镇的供销社,谋到一份又清闲又体面的工作坐柜台前当售货员。但到了那年年底,父亲却卷着铺盖打道回府了。任凭我的爷爷奶奶怎么追问,父亲始终都不开口。后来才得知,原来供销社遭了贼,一百二十八块钱款,在我父亲的手里搞丢了。父亲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赔偿,一是辞工。这一百二十八块钱的威力直接把父亲的胆子吓破了,他没头没脑地选择了辞工回家这条路。用我奶奶的话来说,这就是我父亲的命。父亲没有当干部工人的命,他命中注定要在米糠湾的土里刨食。父亲从供销社带回来的,除了原先带去的铺盖、脸盆、水壶这些家什之外,还带回一身的“毛病”。米糠湾夏天的午后是忙碌的,太阳当头晒着呢,得赶紧收谷子晒谷子啊。午饭都送到地里头,干活的人勿忙间塞饱了肚子,丢下饭碗,又得接着忙田里的活儿。我的父亲可不是这样,他必须要回家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