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2495081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是中专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中专教育的生命线,是中专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立足之本。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监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监控、专业设置监控、教学过程监控、学生信息反馈监控等方面。为了适应新时期中专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努力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为中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监控 人才培养目标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而标准的制定要突出中等专业教育的特点。中

2、专等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材。我校在这一总的目标下,具体规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立足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加强调查研究,编制实用的、科学的教学基本文件 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施方案。这些文件要切实体现“理论够用”重在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遵循教学大纲、选择具有中等中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尤为重要。 1、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方位的

3、市场调查,广泛地搜集资料。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到人才市场、企业了解市场紧缺的岗位,及其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提供依据。 2、就业办负责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搜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评价。为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提供详尽的资料。 3、开展科研,拟定一个课题,解决一个问题。每学年以教研室为单位,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 为中心议题,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市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确定研究课题。在开展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为教学基本文件的修订打下理论基础。 4、建立教材评估反馈制度。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

4、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为保证教材质量,在选用教材上,建立“评估反馈”制度。 广泛收集教材信息。学校教务处负责通过相关出版社的出版动态及网络查询等多种渠道收集教材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为各教研室选用教材提供资料。 建立教材质量反馈制度。学院教务处每学期对所使用的教材质量进行一次调查。从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编排体系的合理性、适应性等方面征求教师、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纳,及时反馈给各教研室,为其选用教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建立教材质量三级评估制度。教材质量的评估是保证教材质量的重要环节,要慎重,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选用具有中等中专教育特色的优

5、秀教材。教材的评估拟采取三级评估认定制度。教研室为初级评估单位,学院为中级评估机构,专级教委高级评估机构。每学期末各教研室召开一次教材评估会,对所选用教材的适用性、科学性、文字水平及印刷质量等进行评估认定,确定下学期所用教材名录。然后提交给学校中级评估机构进行审定;中级评估机构审定后提交高级评估机构,由专家们再审定,然后呈报教务处审批。 三、教学过程监控 教学过程监控主要通过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学风检查、考试等实现监控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听课制度。全体总动员,每位老师都要参入听课评课,把听课评价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拟采取以下方法: 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检

6、查式的听课。每周听课时数不得少于2个学时; 学校教务处的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每月听课时数不得少于4个学时; 同一教研室、相同相近课程的教师研讨性的互相听课; 示范性的听课。每学期组织一次观摩教学: 对新教师会诊式的听课。对新聘任的、第一次上讲台的老师,学院专门组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并请学校督导处指导性的听课。 通过听课和评课,掌握教师教学基本状况,及时做好指导和交流,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均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进度以及实验计划、实训计划、实习计划等组织上课、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试命题与阅

7、卷、成绩分析等情况。 3、建立学生评教和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制度。每学期结合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学生评教工作,同时将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工作一并进行,教师评价分数将纳入教师业务年度考评。 4、建立教师评学制度。每学期组织教师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汇总分析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和总结学生学习状况,并填写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教学办负责任课教师调查表的收集汇总和分析。 5、建立学风检查制度。由学工处组织班主任、学校学生会、团委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到课情况、课外学习、活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并针对不良行为进行重点调查研究,分析成因,对学风较差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每学期

8、召开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风气。 6、探索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改革的新路子。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指导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突出学生技能培养为出发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拟在下学期组织人员对考试内容、考试模式进行研讨,在小范围内试行新的考试方法。 7、建立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聘请学生为教学信息员,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各种反映,每月由教务处收集、汇总学生反馈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学生信息转达给相关的老师,以指导和改进教学。 四、建立教师教学情况档案,严格考核 对教师教学过程监控的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依据。对年终教学工作评估名次排在最后两名的老师进行告诫,并在下学期教学中指定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学校领导进行跟踪督导听课,期末测评成绩仍排在最后的,停止上课。对连续两个学期教师职业道德不合格的教师调离教师工作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