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217614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月4日,我们一行来到区开展走访慰问,并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调研,深入到县镇街道、村组、农户,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与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对话交流、座谈等形式,了解区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现状北江区位于陕西东南部,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6万亩,海拔170-1901米,辖12镇124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1万人,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25.5亿元,财政总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07元。贫困人口9

2、.3万人,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近些年北江区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全力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农村落后面貌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重点村建设资金1.7亿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806万元,组织实施扶贫重点村建设43个,新修乡村道路259公里,架便民桥83个,旧改村组道路284公里,硬化道路255公里,修连户路32000米,农电改造688杆公里,建家改厨、改厕、改圈3210户,集中饮水65处,种植药材9400亩,林果作物4300亩,危房改造1215间。重点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二是扎实组织实施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群众住房生活条件得到改观。“十一五”期间,组织实

3、施了“11135”工程,即打造1个宜居县城、11个重点集镇、35个社区新村,力争县城人口达到6万人、集镇6万人、社区6万人,基本形成“县城集镇社区新村”三位一体的城乡人口分布和建设格局。围绕“11135”集中安置体系,县上先后拿出300多万元委托安康、西安、十堰、重庆等地的专业规划和评估机构对移民安置区实地勘测,先后完成规划设计、项目建议书、地质灾害评估、防洪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等文本35个。所有规划坚持适度超前,统筹考虑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既注重景观、又注重实用,既注重发展、又注重民生,既注重当前、又注重长远,力争20年乃至更长时间不落伍。累计投入避灾移民搬迁

4、工程建设资金628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241万元,组织实施扶贫移民1047户5236人,通过移民扶贫,移民户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提升,生存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三是积极组织开展贫困户劳动力技能转移培训,增强外出务工的市场竞争力。几年来共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市级以上定点技校培训学员2940人,使培训的劳动力实现了从体力劳动型向安全技能型就业的转变,极大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门路和增收水平。四是加大信贷扶贫资金力度,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认真组织开展信贷扶贫投放工作,五年来,累计投入信贷财政扶贫资金410万元,投放贷规模为9400万元,资金投放重点围绕蚕桑、畜牧、烤烟

5、、林果等主导产业建设,共扶持贫困户及产业大户5222户,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农户产业发展,按原脱贫标准全县贫困人口由2005年底6.6万人下降到2010年底1.1万人,净减5.5万人。五是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着力提高农业增产增效水平。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10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885万元,实施土地治理面积1万亩,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便了农户生产生活。六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项目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17个

6、市级和26个县级新村建设,投入资金2.4亿元,使新农村项目村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村容村貌、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村面貌、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扶贫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坚持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健全领导包抓制度、部门帮扶制度和工作考核体系,确保低收入村有一名县镇领导挂联、有一个单位或企业结对帮扶。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视和成效显著的乡镇,给予项目支持和表彰奖励;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项目管理混乱的取消项目计划并实行责任追究。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实施连片开发。按照“统筹城乡、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

7、锁定贫困片区,打破村际界限,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人居环境、能力建设、科技培训和村级组织等六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依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实施水、电、路、讯、沼、房、产业和优美环境等“八到”农家工程,集中解决贫困区域群众急需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实行项目捆绑,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采取“资源整合,县为平台,下年项目,当年研究,领导协调,部门上报”的办法,依照规划,将扶贫、工赈、农村住建、社会帮扶以及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捆绑起来,集中用于贫困片区开发。形成党委政府推动、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互动、贫困群众主动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四是加快移民搬迁

8、,推进城乡统筹。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采取“政府统筹、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相对集中、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户自建、住户负责”的办法,坚持移民搬迁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社区化建设相结合,全面落实省、市关于鼓励农民进城定居的相关政策,实行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土地向规模化集中,服务向均等化发展,居住向社区化迈进。彻底解决后高山贫困区域贫困户、灾害多发区、生存环境恶劣区群众的生存问题。五是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有效扶持”的思路,坚持“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支持”的办法,积极扶持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

9、”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提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能力。积极发展农村各种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对能人(大户)提供扶贫信贷资金支持,引导土地向能人(大户)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特色高效与市场对接的主导产业。通过项目带动和贷款扶持,全力促进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确保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六是规范项目管理,强化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范扶贫资金运行管理程序。加大扶贫资金检查、审计力度,杜绝截留、挪用、挤占财政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全面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对所有扶贫项目进行公告公示,广泛征求意见,使扶贫项目真正成为雨露阳光工程,确保把有限的财

10、政扶贫资金真正用在扶贫项目和贫困人口上,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三、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十一五”期间,北江区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制约贫困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到2020年要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陕西省制定的新贫困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止2011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仍有9.3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51.6%;二是自然灾害频发,返贫率高。居住在中高山区的农民,常常遭受冰雹、雨雪、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扰,因灾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欠缺。全县农村人口中有31.

11、5%的贫困人口,居住在边远山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自我发展的能力弱,经不起自然灾害、重大疾病、市场波动的冲击。要彻底解决其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建设成本高、难度大,是新阶段扶贫攻坚的“硬骨头”,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四是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难。因土地贫瘠分散,人均占有资源量较小,生产方式落后,规模经营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经营性收入门路十分狭窄;五是扶贫投入少,项目覆盖面小。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十分有限,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中省转移支付,用于扶贫开发投入只能依靠中省有限项目资金和群众集资,由于项目建设成本高,中省专项

12、资金投入有限,扶持到项目资金少,农户自筹资金又十分困难,致使项目建设标准低,覆盖面小,难以确保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效扶持。(二)建议:一是加大项目资金捆绑投入力度。要加大陕南扶贫移民项目以及完善相关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土地治理、小流域治理、汉江治理、地方交通等项目资金的捆绑投入力度,以保证资金投入效果。二是加大扶持农村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力度。一般贫困户都是老弱病残不能外出务工的弱势群体,要让贫困户找到自己的致富门路,必须加大贫困户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力度,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加大绿色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白河土地贫瘠,产业基础条件差,缺少规模化、现代化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

13、如白河的木瓜、茶叶、白河腊肉、白山羊、中药材、林果业等,规模小,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今后要扶持一批特色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产品。白河区域气候湿润,是天然的中药材产地,要引进一批药企来白河种植和加工中药材,使白河成为一些大型药企的种植加工基地。要打造“白河水色”文化品牌,发展服务业,走观光、旅游之路,不仅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改变目前扶贫现状。四是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交通不便,导致信息闭塞和服务行业发展薄弱,道路的畅通才能带动物流、信息的畅通。公路、铁路、水运在秦巴山区应构建成一个立体的运输网络,这些大的基础性的建设需要资金上的大力扶持。五是加大避灾扶贫搬迁投入力度。白河山大沟深,土地零散,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实施避灾移民搬迁扶贫是最主要的解决措施。因白河财政收入少,移民搬迁面临资金少土地紧张等困难,还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资金争取和工作力度,保证陕南移民搬迁项目顺利实施,保证白河未来十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完成和扶贫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