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沟煤矿地质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1448917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7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沟煤矿地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吕沟煤矿地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吕沟煤矿地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吕沟煤矿地质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吕沟煤矿地质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沟煤矿地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沟煤矿地质报告(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报告提交单位: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报告提交日期:二00六年五月iv报告提交单位:公司总经理公司总工程师煤矿矿长:徐天朝:胡跃敏:张良臣煤矿总工程师:王维锋报告编写单位:院 长:石建平总工程师:牛志刚地质所长:孙锦屏 报告编制人员:主编:王海泉副主编:王泽轩陈福州地质:王海泉王泽轩陈政国水 文:孙宝山煤 质:李元建绘 图:河南煤勘院数字中心目 录、文字第一章 绪 论1第一节 依据、目的及任务1第二节 煤矿位置、范围和交通2第三节 自然地理4第四节 矿井生产建设概况6第二章 矿井地质工作8第一节 以往地质勘查简史8

2、第二节 对原地质报告的评价9第三章 矿井地质12第一节 地层12第二节 构 造18第三节 探采对比20第四章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21第一节 煤层21第二节 煤 质25第三节 其它有益矿产33第四节 探采对比33第五章 水文地质35第一节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35第二节 矿井充水情况分析41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计42井下所装的6台MD155-678型水泵可满足矿井排水需要。42第四节 供水水源43第五节 探采对比43第六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44第一节 开采方法与顶、底板条件44第二节 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性45第三节 地温47第四节 探采对比47第七章 资源储量估算49第一节 资源储

3、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49第二节 资源储量类别及块段划分49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确定50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52第五节 资源储量对比与利用情况53第八章 结论56第一节 主要成果56第二节 问题和建议58、附图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吕沟煤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1:500022吕沟煤矿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33吕沟煤矿钻孔煤岩层对比图1:50044-1吕沟煤矿七4(六4)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54-2吕沟煤矿六2(五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500065-1吕沟煤矿七4(六4)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75-2吕沟煤矿六2(五2)煤层采掘工程平

4、面图1:200086-1吕沟煤矿七4(六4)煤层充水性图1:500096-2吕沟煤矿六2(五2)煤层充水性图1:5000107-1吕沟煤矿七4(六4)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117-2吕沟煤矿六2(五2)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5000128-1吕沟煤矿033线地质剖面图1:5000138-2吕沟煤矿037线地质剖面图1:5000149-10323孔钻孔柱状图1:500159-20375孔钻孔柱状图1:500169-30394补孔钻孔柱状图1:500、附表序号表 名附表1吕沟煤矿钻孔煤层综合成果表附表2吕沟煤矿2006年煤质化验成果表附表3吕沟煤矿煤层资源储量估算明细表附表4吕沟煤矿历年瓦斯鉴

5、定情况表附表5吕沟煤矿抽放水水试验成果表、附件1、禹州中锋(吕沟)企业集团公司吕沟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2、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关于禹州煤田吕沟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意见4、吕沟煤矿截止2004年底矿产储量表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依据、目的及任务一、编制依据本次编制生产地质报告主要依据下列文件、资料:1、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矿井地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矿井地质手册,国土资源部颁布,2003年3月1日实施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6、2、吕沟煤矿矿山开采、生产实际资料;3、吕沟煤矿矿山实际统计报表;4、19621965年中南煤田地质局126队施工的详查钻孔资料和提交的河南省禹县煤田三峰山米托寺矿区详查地质报告书,探测三峰山米托寺矿区二1、五2、六4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计算了三峰山区段二1、四4、五2、六4煤层B+C1+C2煤炭资源储量150468万吨,其中划定吕沟煤矿区六4、五2煤层(现 七4、六2煤层)B+C级煤炭资源储量2460.6万吨。5、报告编制提纲依据原能源部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1995年下发执行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6、根据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中煤段划分及煤层对比,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划分为九个煤段,

7、五2、六4煤层对应的新编号为六2、七4煤层。二、目的矿井地质资料是矿井生产建设的主要基础技术资料,及时分析、系统总结矿井开采过程中积累的地质、水文、煤质、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等资料,修正以往地质勘查报告的地质规律,对矿井的开拓、开采及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禹州中锋(吕沟)企业集团公司吕沟煤矿按照矿井地质规程、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并经省一级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委托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进行矿井地质报告修编工作,并于2005年10月签定了该项目技术服务合同,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生产地质报告编制小组,于2006年5月底编制完成了禹州中锋企业集团公司吕沟煤矿生

8、产矿井地质报告。三、编制任务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编制合同,本次报告修编的主要地质任务如下:1、收集分析矿井开采资料、结合以往勘查报告对矿井含煤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规律进行综合研究,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标准确定煤段及煤层编号。2、按现行规范及新的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估算核实矿井煤炭资源储量,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意见。3、编制文字报告及相关图表。第二节 煤矿位置、范围和交通一、位置及范围吕沟煤矿位于河南省禹州煤田三峰山米托寺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9411132249,北纬340544340716。吕沟煤矿范围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厅1999年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410

9、0009840372)划定,七4煤层(原采矿证六4煤层)由9个座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六2煤层(原采矿证五2煤层)由15个座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详见表1-1。矿区东西长4.8km,南北宽1.9-2.7km,面积10.33km2。七4煤层(原采矿证六4煤层)面积为6.65 km2,六2煤层(原采矿证五2煤层)面积为8.38 km2。 吕沟煤矿边界拐点座标一览表 表1-1序号直角坐标地理坐标XYBL六2煤层由以下15点控制五213776670384380003406531131941五223776670384390703406531132022五233777290384391203407141132

10、024五243777280384395303407131132040五253776500384394703406481132038五263776500384411003406481132142五273777350384411003407161132142五283777300384417003407151132205五293776200384417003406391132205五2103776240384423103406401132229五2113777235384421103407121132221五2123777185384428003407111132248五21337749403844

11、28003405581132248五2143774995384400003405591132059五2153775190384380003406051131941七4煤层由以下9点控制六413776050384380003406331131941六423776050384382003406331131949六433776200384382003406381131949六443776200384385003406381132000六453775850384417003406271132205六463775850384428003406281132248六473774500384428003405

12、441132249六483774600384400003405471132059六493774800384380003405531131941二、交通条件吕沟煤矿北东距禹州市10km、东距许昌市50km。矿区北有许昌神后地方窄轨铁路至许昌市与京广铁路相接,北有许昌洛阳的豫31公路,往东至许昌市与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相连。区内沥青公路与周围各县市相通,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1。图1-1 吕沟煤矿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矿区属于以构造剥蚀类型为主之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煤系顶部之“平顶山砂岩”,因耐剥蚀力较强,在区内形成沿地层走向延展之单面山地形,自东而西构成三峰山、玉皇山、凤翅山、大刘山、牛颈山、云盖山。标高300704m,地形比高东部约110m,西部达380m,煤系地层因松软易风化,形成低凹丘陵地形,标高一般为200300m,西部较高,约400500m。二、水系区内冲沟较多,无长年有水河流。区外西部仅有一条常年性有水河流兰河,虽流量不大,但雨季流量倍增。据1964年3月到1965年2月对该河的观测,流量0.5273.288m3/s,1957年7月涧渡村附近最高洪水位+142.96m。三、气象 根据许昌气象站19531964年的气象观测,全年气温以六、七月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