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09623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专注力的训练方法家长:我的儿子现在4周快5周岁了,发现他平时自己独立看故事书,尤其是做类似左右脑开发这一类的益智题时比较专心,还会要求不断的继续往下做,有时能连续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可是一到集体中学习时学习积极性就不高了,经常感觉他精神不济,注意力易分散。挺担心这是不是注意力出现障碍呢,请您多指点,谢谢专家:您好,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孩子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若兴趣不高,就较难坚持,这也是孩子们的通病,而不是注意力障碍。既然是兴趣问题,那家长就应该对症地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具体操作是用“肃静时刻”来进行。即:1(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由固定

2、的人和孩子一起“玩”;2(每次“玩”的内容不能少于4项,可选择孩子喜欢的活动或游戏,但一定是要坐着进行的。如画画,拼图,搭积木,“逻辑狗”,做智力训练,讲故事等,要和孩子互动,带领着他玩。3(要逐项连续进行,当感觉到孩子有些疲劳,就换一项内容(如由“左脑游戏”转到“右脑游戏”),因为换了参与游戏的脑区域,即可以缓解疲劳又调起新的兴趣。中途不能休息,可以喝水,上厕所等。4(在玩的过程中,家长要采用启发的形式引导孩子,不能灌输,尽量让孩子自己动脑筋和动手。5(每次的训练都要在孩子很高兴时结束,并一定要表扬:“你今天第一次就连续坐了半个小时,真的很能干哦妈妈好开心。明天我们还玩,好吗,”这样就可以调

3、起孩子的兴趣,并种下“期待”游戏的心理。开始时,内容里多为孩子感兴趣的项目,以便培养他的坐性。当感觉他喜欢这种方式后,逐渐加大比较枯燥但是孩子应该接触的内容(如识字阅读)。这样,“玩”的时间就会不断延长,内容也逐渐增多(注意:一定不要仅只选择知识性的内容,这样仍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除非家长有很高的教育能力,能够把枯燥的知识“游戏化”。)。而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不断增长,“心”也净了下来,“专注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孩子从三岁半起,可以加入专注力的训练,即头顶物(大些的孩子可顶装有米的杯子,小的即可用扑克牌等顶在头上),用较短的时间(从三分钟起)练习。四岁的孩子可以开始“眼动训练

4、”,即看一个定点和扫视训练。坚持采用这种训练,都可以使幼儿的心净下来。幼儿同样可以训练听知觉力和视知觉力,以便提高他的注意品质。在识字时,会用听出两句话中一个相同字的方法,训练孩子的听知觉力。如:“今天下大雨”和“地上有雨水”两句话中,能听出是“雨”,就可以说明孩子的听觉注意是比较专注的。孩子大一些,就可以给他读30或50个数字组成的数列,让他数出有多少个“3”,多少个“8”等。有了听数字的训练基础,再采用读一段短故事,听有几个“小”或什么字。这些方法都可以训练提高孩子的听知觉力。还可以让孩子去数一列数列中有多少个什么数字,数一个小故事中有多少个他认识的汉字,或者把数字牌010随意摆放在桌子上

5、,让孩子用最快的速度从“0”顺着找到“10”或从“10”倒着找到“0”。这都是训练提高孩子视知觉力的操作方法。以上介绍的方法都是符合孩子“游戏学习”的心理。“壹嘉伊”从三岁的孩子起就一次进行四小时训练(中间只休息20分钟),再加上家长在家里每天12个小时的训练,两个月下来,就很能“坐”了,而且非常主动地找家长要求“玩”。也即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能动能静”的良好习惯。孩子成绩不好是单纯注意力和智力的问题吗家长:我的孩子一年级升二年级,特别好动,行为举止比同龄人幼稚很多,成绩也很不好,注意力在训练,可惜好像没有长进,我很着急,有没有家长训练,也就是网校。我有很多问题,有注意力的,有全脑的,急切期

6、盼中。专家:您好,因为您的问题颇具代表性,故我作为一个专题解答。您的孩子好动,成绩不好,心理幼稚,您就买了许多训练科目的书籍,希望能够改变孩子。但不知您想过没有,孩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单纯进行注意力训练、进行智力能力开发是否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换句话说,您孩子生病了,病的“标”在好动,成绩不好,“本”在哪里,如果仅只是依靠“提升注意力”来纠正“好动”,依靠“提升智力能力”来提高成绩,因为没有抓住“本”,只是“治标不治本”,是没有疗效的,所以您感觉没有长进,即是这个道理。目前很多家长的问题也都在这里,因为没有找到“本”,所以紧张的训练,都收不到很明显的效果。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根

7、本在于“心理和习惯”,成功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而失败的教育就是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和不良的习惯”。您孩子的“本”是“心理幼稚”,因为幼稚,他就具有“幼稚的习惯”。什么是幼稚的习惯,“幼稚”,顾名思义就是“年纪小”或“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因为幼稚,所以:1,不会思考,不爱思考,所以不懂事,不知道应该努力学习;2,应该会做,因为事情都有家长帮助,的事不会做,所以依赖,一切事情都需要别人的督促和帮助;3还没有体会到主动完成工作的快乐,所以懒惰,不主动。属于“幼稚”年龄的孩子,不懂事,依赖,都是正常的。但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还是“心理幼稚”,就会带来很多令家长、老师头疼的问

8、题。我身边的孩子,如果到了上学年龄还是“幼稚”,我一般都建议晚些去读书,尽快督促他们心理成熟。那么,如何使孩子尽快“成熟”,还要找到使孩子“幼稚”的原因。原因一,家长的心里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而对孩子不断帮助,呵护有加。如:六七岁还喂饭,还给他们洗脸、洗澡,孩子的一切都由家长包办,从来不训练孩子帮助大人做事,即使是让孩子做事,也是把做事的一、二、三、四步骤都先讲解清楚。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基本不用动脑筋想事情,也不用动手做事情,久而久之,自然就变成“心理幼稚”的人,而元凶就是家长本人。原因二,绝大多数的家长还认为,会自己做这些事情都不是重要的,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学得会,慢一点而已。重要的是学会

9、认字、算数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到学校就会学得轻松。而且还“一厢情愿”地以为孩子到了上学时,自然就会自觉地很快做功课,不用家长多操心,成绩也不会坏,因为小时候就已经给他开发过了。事实是什么,事实是,这样培养长大的孩子也绝大多数是“学习不主动,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做作业要陪,做作业慢,成绩不好”。而家长面对这样的现实,又是“家长给补课或请家教补课;陪着督促着做作业,甚至帮着做;考前恶补功课”,其结果又进一步促进了孩子的“被动,依赖,懒惰”,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如果得不到纠正,后果更不堪设想。找到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了。方法一,让孩子先学会“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帮助”,对

10、孩子的进步予以肯定甚至鼓励。方法二,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安排一定的家务事,并成为制度(如包洗碗等)。节假日,让孩子担任安排一天生活的主角。方法三,让孩子参与家庭中大事情的决策,如旅游,买家具等(只要参与,不一定按他的意见做)。建议家庭中形成“家庭会议”制,届时都要孩子参加。方法四,让孩子尝到自己懒惰、不主动的后果,不要去救他。如做作业慢,完不成,就叫他自己面对老师的批评。这些做法,可以逐渐养成孩子爱动手,主动思考,不依赖以及有责任心的良好心理和习惯。当这样的心理逐渐形成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改善。单纯去进行注意力和开发智力的训练,只能得到暂时的收效,时间稍长自然又会回复原状。在当

11、前学习压力如此大的形势下,一个“心理幼稚”的孩子是承受不了学校的压力的。所以,希望家长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独立思考,自己做事”的人。尤其对于那些孩子还小的家长,因为“三岁看大”,所以一定要知道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做事的好处。好处一,动手做事(吃饭,穿衣,洗脸等)都是要用手做的,而手是第二大脑,做多了,不但促进大脑发育聪明;也积累了做事的经验不幼稚,思维能力强;自己会做事的孩子经常听到表扬自信,主动性强;在做事中,体会家长的艰辛责任心强。好处二,人在成长中都是有“关键期”的,错过了动手操作的关键期,在孩子长大上学后,做作业也绝对是“笨手笨脚”,绝对“快不了”。这些都是一统相关的,是

12、割裂不开的。在关键期中进行训练,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家长自己要增强信心,不要急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纠正孩子的心理和习惯也一定需要时间和耐心。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收到效果。祝成功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不同年龄孩子因为脑神经发育的成熟度的不同,心理成熟的不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总之,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集中。如果孩子不专心听讲只是上课的一小部分时间,这都属于成长中的正常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按时间算,有问题的情况是:7-10岁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不足20分钟,10-12岁不足25分钟,12岁以上不足30分钟。当然,不能光以玩电子游戏、上网的时间的长短

13、来衡量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好动,就给孩子冠以“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多动症”的帽子。其实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要认真、耐心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根据我们的观察,一般的家长开始着急于自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多在小学二年级。原因是在一年级时,孩子对学校充满新鲜感和兴趣,而且一年级的老师着重于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课堂讲课特别注意方法,以便使孩子由幼儿园到学校有一个平稳过渡。到了二年级,孩子对学校的感觉已经不陌生,学校制度也都明白,加上课堂的游戏不多了,所以孩子就开始涣散。同时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7、 8岁的孩子这个时期更重视与朋友的交

14、往,所以更加贪玩,自我约束力在这个时期就显得较弱。而到了9岁一般会逐渐进入比较好的状态。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 课堂内容较为枯燥,而孩子又属于比较外向和淘气的个性。于是上课做小动作、说小话、玩,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2) 孩子受到的表扬不多,于是千方百计想表现自己,以便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于是故意出怪声,出怪样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3) 孩子因为上课的内容听不懂,累积起来后,听课就觉得吃力。于是就不去认真听课,逐渐形成注意力涣散的习惯。4) 孩子原来是个注意力好的学生,因为迷上某种游戏或娱乐活动,如玩电子游戏,上网,看电视。于是无心学习,上课无精打采,头脑中总是浮现

15、那些玩的影象,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听课上。5) 孩子课外训练的项目过多,孩子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但是还没有达到主观的厌学心态,所以表现为在课堂上,头脑是一片空白,不能集中精力听课。6) 孩子在学前或课外学习了较多的知识性的内容,或者学习能力较强,课堂的内容对于他们已经觉得掌握了。于是上课没有兴趣,不能集中精神听讲。7) 孩子确实在“听知觉”或“视知觉”上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适应课堂的听课教学。于是出现听不见、丢三落四、走神等现象。找到自己孩子形成“注意力涣散”的原因,要对症下药,尽早纠正。如果继续发展,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甚至在将来的工作中都会因习惯不好带来不良的影响。下面是经典歌词100句,朋友们可以享受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林夕经典歌词1、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林2、擦光所有火柴难令气氛像从前闪耀,至少感激当日陪着我开甜蜜癿玩笑。失恋太少3、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邮差4、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当时癿月亮王菲5、我愿意做你癿老师,示范着执子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