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096143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15分)1. (2分) (2019七上乾县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厌倦(jun) 匀称(chng) 迸溅(bng) 奢望(sh)B . 栖息(q) 倔强(ju) 堕落(zhu) 滑稽(j)C . 庇护(b) 骸骨(hi) 黄晕(yn) 欹斜(q)D . 分歧(q) 贮藏(zh) 枯涸(h) 放肆(sh)2. (2分) 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 A . 寒冬腊月寒冬腊月数风流人物瀚海阑干沁人心啤B . 原驰蜡象红装素

2、裹悬崖峭壁天涯海角C . 健步如飞天罗地网戒骄戒燥再接再厉D . 振撼人心由衷礼赞革命熔炉知识渊博3.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只是_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人类_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地成为现实。云能够帮助我们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A . 站立 征伐 分别B . 站立 征服 分别C . 伫立 征服 识别D . 伫立 征伐 识别4. (2分) 加线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觥筹交错 ( )A . 酒筹B . 筹略C . 统筹D . 谋划5.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A . 为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高唱红歌的热潮。B .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C .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D .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6. (2分)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_。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

4、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A . B . C . D . 7. (3分)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1)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洒家是鲁智深,他同李逵一样具有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性格特点。这段文字又表现出他_的个性特征。(2) 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

5、脚”。这是_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3)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m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相接相契拥抱!”这段文字出自_一书,书中大部分书信都是一位父亲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_ (人名)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儿子果然不负父望,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大师。二、 综合题 (共2题;共16分)8. (9分) (2018徐州)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 与其消极悲观、_,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抛却心

6、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_,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1) 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怨天尤人 游手好闲 关注 关怀与其消极悲观、_,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_,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2)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9. (7分) 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1) 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0. (15分) (2019七上阜阳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躬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

7、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

8、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

9、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教室内外静得出奇。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 “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同学们泣不成声。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1) 孙老师的“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10、(2)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 “留”好不好?为什么? (3) 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题“难忘的一躬”的理解。 (5) 如果你是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11.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崔立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

11、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

12、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儿,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13、。”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

14、己付的款呢?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选自中国年度小小说,略有删改)(1) 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 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3) 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