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学设计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957894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生命》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生命》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生命》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生命》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生命》教学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生命哈尔滨市113中学 王兰一、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它的作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冰心。课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含蓄深沉。可读性强,学生喜欢阅读。二、学情分析:谈生命所涉及的“生命”话题是每个人都感兴趣的,尤其是十四、五岁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正渴望探索生命的奥秘而又很难诠释生命的内涵。在此之前,课本中已经出现过多篇谈人生体验的文章,比如敬畏生命(张晓风)

2、热爱生命(蒙田)紫藤萝瀑布(宗璞)。同学们对生命的思考已经很长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思索会更深入,对人生的价值会关注。三、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揣摩、品味语言,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掌握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理性的思考,感受和借鉴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确定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角度;学生自愿分成小组,带着研究任务,查找资料,筛选材料,设计展示方案,形成稿件。、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法、学法指导

3、:帮助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主题合作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个别指导,启发思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根据同学们关注的话题,研究确定了本节课研究的课题为:感悟生命研究的角度: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呢?A、 走进作家了解冰心的人生经历、创作经历,与这位世纪老人进行生命的交流。B. 走进作品研读课本的语言;多种文章体裁(小说、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美术等)表现对生命的理解。C.走进生活搜集名人的感人事迹,发现小人物的精彩人生,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教学内容: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 创设氛围:让同学们欣赏一组配乐画面,引出话题:“生命是人类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用

4、各种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它的内涵,它是贝多芬琴键上铿锵的音符,它是凡高笔下绚烂的色彩,它是运动健儿跳动的脉搏尽管生命的形式千姿万态,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却是相同的,今天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感悟生命。2、 文本对话:(1) 作者把人生比喻成什么?(2) “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几种生命状态?从中领悟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3) 哪些语句你欣赏,谈谈感受。(4) 哪些语句你不理解,提出来,共同交流。在文本对话中理清本文写作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对表达中心的意义和作用, 大声有感情的朗诵这些语句,培养语感,增加感受。3、 开阔视野:让同学们把搜集来的相关材料进行交流,可以唱歌、

5、跳舞、画画、配乐朗诵,讲自己的故事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4、 教师感悟:讲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尤其当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应该如何笑对生活。举例子:(1) 奥运会32枚金牌背后的艰辛,中国女牌20年的卧薪尝胆(2) 1998年抗洪抢险中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胜洪水(3) 面队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白衣战士忘我与SARS病毒进行抗争,取得胜利。(4) 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生命受到巨大挫折的时候勇敢面对积极投入到生活当中,被人们称为阳光女孩并荣获2008年深申奥形象大使的称号。我想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一篇篇波动人心弦的篇章一定会打动同学们的心,一定会让孩子们更加珍惜

6、生命,热爱人生。5、 结束及作业:推荐八种生活方式:(1) 自然、自发的生活,不要装模作样。(2) 安全、健康的生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生命。(3) 文明礼貌的生活,谈吐文雅,举止得体。(4) 快乐的生活。(5) 有责任地生活,对学习、未来、生活、家庭、社会有责任感。(6) 有尊严地生活,不要依靠别人,要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7) 富有爱心的生活。(8) 富有创意地生活。作业:搜集并背诵有关“人生”话题的名言警句。教学反思这节课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课堂设计有充分的学生活动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堂上学生情感投入,表现形式多样,老师适

7、时点拨,升华,课内课外衔接,扩大阅读量,开阔了视野,我相信学生会在语文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学也会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作者简介王兰,113中学语文组组长,黑龙江省教学能手. 哈尔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道里区语文兼职教研员,道里区第六批名优骨干教师,道里区首批科研骨干教师,道里区 “百名优秀教育科研教师”,多次在全国、省、市、区教学大赛中获奖,为全市语文教师做观摩课,多篇论文获奖。 专家点评谈生命一课是王兰老师在黑龙江省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所作的一堂课,此课曾荣获省级一等奖。这节研究性教学是一次大胆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确定“研究的主题”到设计“研究的角度”,从学生搜集材料到课堂多种表现形式的展现,无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者有较高的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整个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很好的与文本对话,在感受语言的同时,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课的价值是多维的,老师的设计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充满了人文关怀,结尾向学生推荐八种生活方式更是对学生人生的指导。有限的课堂教学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无限的影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宋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