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093967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理解作品内容2、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3、背诵全词过程与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学生分组交流与成果展示,教师引导,点拨与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辛弃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树立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 学习重点: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难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知识链接:辛弃疾(1140- 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 翁辛稼轩词

2、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慢,乃如 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 此亦足矣。”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3、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词从风格上可以分为两派(豪放派、婉约派),大家能否举出豪放派的两位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继苏轼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之蔚然成为一大宗派,要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辛弃疾,走进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三、诵读课文(一)齐读上阙1写到孙权刘裕两个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词人借助二人抒发了什么情怀?(二)齐读下阙,利用总结的方法自学下阙内容。1辛弃疾引用宋文帝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2、词人写拓跋焘建行宫的用意是什么?3、词末运用廉颇

4、的典故,用意是什么?四、问题探究:1词的开头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2、词作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是以悲剧结束的,这句话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五、达标测试:1、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 是( )A. 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B. 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C. 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D. 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侘胄切勿草率出兵。2、

5、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 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B. 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C. 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D. 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侘胄 切勿草率出兵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3-14题。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 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注:仪真

6、: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黄机:南宋爱国词人。1描述并简析上片的意境。答:2、结合诗句分析,下片首句提到的“诗情”是怎样一种感情。答:七、小结: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 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八、点火预热:补充内容: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 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 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