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77566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考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2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4.唯物辩证

2、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5.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 A )。A.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D )。A实物性 B客观的规律性 C内部的矛盾性 D客观实在性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8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

3、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 D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9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是( D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1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C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11.我国的古人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表达了( D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12.古人说:“白马非

4、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B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3.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 B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1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C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15、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B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精神和物质的关系。16、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

5、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7、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D )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19、实践的本质是( C )A、人的社会活动 B、人的有目的的活动C、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活动 D、人的存在

6、方式2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C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21、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 D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主观反映22、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是( A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二元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2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B )A、社会领域中的阶级斗争 B、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趋势 C、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不可分离的趋势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24、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割裂了( A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

7、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说( A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26、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C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往往是一种突变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事物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突破事物度的界限的变化D、量变是连续性的,质变是非连续性的27、辨证的否定是( A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主观的任意的否定28、否定之否

8、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D )A、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29、必然性( C )A、存在于偶然性之外 B、是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C、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D、受偶然性的支配30、假象是指( B )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D、和本质没有联系的现象3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 C ) A. 包括一切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C一切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D不包括旧哲学32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B )A.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

9、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33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D )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4.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A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D ) A.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现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6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10、C)A. 唯心主义 B. 经验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3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38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D)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及解为对象性活动39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D)A.多元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40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B ) 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11、B“绝对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统一世界41“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 B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旧唯物主义观点42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C )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B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44实践是( B )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

12、一切自觉性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45.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D ) A. 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46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D) A. 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的47、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 A )A. 合乎逻辑的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4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A ) A. 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 意识是主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9“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D ) A. 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现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50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 D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