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0767367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21世纪的希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21世纪的希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施教日期年 月 日教学内容海洋21世纪的希望共()课时课 型新 授新授第()课时1习标 学目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整体感知课文,练习给课文分段。4. 学习第一段,抓住中心句,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两个方面,认 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 重难 占 八、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习第一段,抓住中心句,品读感悟,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的两个方面,认识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 资源教材开发: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

2、师不要仅局 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杳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 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相关材料:在地球仪上,蓝色部分代表海洋,它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4亿平方公里。在太空 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那是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反射光形成的景 象。地球上的陆地彼此隔开,海洋则四通八达连成一片。那些离大陆比较远,面积特别宽大, 水深且颜色也特别蓝的地方,是海洋的中心部分,叫做“洋”;而那些靠近大陆,面积狭 小,水浅且颜色也比较浑浊的地方,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叫做“海”。海洋是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整个地球的海水加以提炼,就可

3、以得到550万吨黄金,4 亿吨白银,40亿吨纯铜,137亿吨铁可以说陆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还有陆地 上蕴藏不多,而又难以提取的稀有兀素。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数量最大的是食盐。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 吨。若按这个数字消费,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海洋里还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达20多万种。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潮汐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人们把潮汐能称为“蓝色的煤 海”。学生经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海洋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 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

4、资料, 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得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预习 设计1大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特别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2.自学生字新词,抄写生字(习字册描仿临各一遍)。3画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意思,大声地朗读三遍。4.完成一课一练第一、第二、第三题。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3分钟)1. 交流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 样子的?(1)海洋很广阔。(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 时候波涛汹涌。(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 怕,它可以掀翻船只,引起海难。2. 齐读课题。第一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预习作业21展示2点评,总结

5、记住字形、生字写 美观的方法。3. 练写一至二遍。4. 同桌点评。预习作业41. 弟一部分(一课一练弟一 题)(1)展示交流。(2)同桌校对、批改。预设:慷慨、蕴藏、威胁、敬畏、大显 身手、望洋兴叹、喜怒无常、无 穷无尽2. 第二部分(一课一练第二 题)展示父流。3. 第三部分(一课一练第三 题)预设:(1)望洋兴叹 (2)喜怒无常(3)大显身手(4)无穷无尽(5)慷慨预习作业11. 指名朗读展示。2. 在教师指导下练读。3. 自由练读。第一板块:破题导入,质疑激趣1. 同学们,你看到过大海吗?海洋在你的心目 中是什么样子的?2. 在学生交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充满深 情的小结:是呀!大海神秘

6、莫测,有时她是 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她是那么汹涌、可憎。 她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也给人类带来无限 的痛苦。对于大海的功过评述,可谓喜忧参半, 莫衷一是。可是,金涛先生却坚定而乐观地认 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他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 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1. 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 导学。(1)出示“慷”。(2)教师示范写。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 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预习作业41. 第一部分(一课一练第一题)(1)选择一名学生展示交流。(2)导学区分“危险”与“威胁”;“大显身手”

7、的 “身”不要写成“生”。2. 第二部分(一课一练第二题) 选择一名学生展示交流。3. 第三部分(一课一练第三题) 一定要根据意思写词语 预习作业11. 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2. 导学评价,示范朗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 出示学习单2. 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4.学生评价。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1. 学习单:(1)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哪部分是写海洋是 21世纪的希望? 自学时间:3分钟2展示课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海 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第二段(第四至八自然段):人 类迎来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时代。第三段(第九自然段):开

8、发海 洋,首先要保护海洋。第四版块:学习第一段(7分钟) 学习单2:1. 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2. 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 人类关系密切的呢?画出有关语 句。时间:2分钟3. 展示:(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 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 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 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 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了解分号的作用: 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 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 (热爱海洋)3.导学。(1)课文可以分成三段:(2)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 的主要内容。第四版块:学习第一段1. 出示学

9、习单。2. 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3. 导学。(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 自己的理解。(2)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 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 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3) “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 的城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 冲垮、毁灭”等)4. 引读第3自然段。5. 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 “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 的无奈。“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 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 抓住“无情、冲垮、毁

10、灭”等)这 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 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 又 (敬畏海洋)3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 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 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 奈。作业 设计习字册中的字再扌田仿临各一遍。 补充习题第一题。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海洋21世纪的希望共()课时课 型新 授新授第()课时2习标 学目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 借助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深切体会“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真 正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

11、感。4. 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真实的情感转化为有效的行为。教学 重难 占 八、重点:借助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深切体会“海洋一21世纪的希望”的真正 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难点: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真实的情感转化为有效的行为。教学 资源教材开发: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 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杳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 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相关材料:在地球仪上,蓝色部分代表海洋,它占地球表面的71%,总面积约3.4亿平方公里。在

12、太空 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那是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反射光形成的景 象。地球上的陆地彼此隔开,海洋则四通八达连成一片。那些离大陆比较远,面积特别宽大, 水深且颜色也特别蓝的地方,是海洋的中心部分,叫做“洋”;而那些靠近大陆,面积狭 小,水浅且颜色也比较浑浊的地方,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叫做“海”。海洋是个“蓝色的宝库”。如果把整个地球的海水加以提炼,就可以得到550万吨黄金,4 亿吨白银,40亿吨纯铜,137亿吨铁可以说陆地上有的,海洋里都有,而且还有陆地 上蕴藏不多,而又难以提取的稀有兀素。在海水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中,数量最大的是食盐。现在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5亿 吨。若按

13、这个数字消费,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海洋里还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种类达20多万种。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潮汐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人们把潮汐能称为“蓝色的煤 海”。学生经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海洋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 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 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得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预习 设计1. 熟读课文。2. 补充习题第三题。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第二板块:学习第二段(28分钟)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

14、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 用。2学习单1:第一板块:导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 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 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 海洋的呢?第二板块:学习第二段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 用?(承上启下)2. 出示学习单:3. 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1)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4.导学。思考: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利用海洋的呢?座”、“一艘艘已驶向”、(2)展示、交流。“已潜入”。五个方面:(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开发矿产资源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取后一句话。索取咼蛋白食品朗读第5自然段。利用水力发电“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之的威淡化海水缓解水荒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建设海底城市(人类“食物匮之”,导致到海洋索取咼蛋白3.学习单2:食品)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朗读第6自然段。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潮汐发电站 价格低廉的电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时间:5分钟朗读第7自然段。4.展示:“用海水淡化 缓解 水荒。”(人类“由于都在闹能源危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