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076680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屠宰600万只肉鹅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1.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有限公司年新增600万只肉鹅屠宰及深加工产业化项目1.2项目承办单位有限公司1.3法定代表人徐再强1.4项目建设地址喀左县双桥北工业园区1.5企业概况有限公司组建于2004年,是主要从事鹅养殖、屠宰加工、羽绒系列产品生产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企业占地66700m2,建筑面积16000m2。公司现原有年屠宰加工400万只鹅、加工风鹅熟食制品240万只的生产能力。企业总资产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9000万元,资产负债率21%,从业人员600人,其中技术人员100人;年销售收入2.4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企业于2005

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扶贫龙头企业,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朝阳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2005年、2006年朝阳市先锋企业、2007年被质量监督部门评定为第五批“无公害产品、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银行信用等级AA+级。2. 项目基础条件分析2.1原材料来源及利用规划项目年需612万只原料鹅,企业原有400万只肉鹅加工能力,项目建成后,企业每年共需1000余万只原料鹅,拟由喀左县及周边地区供应。喀左县地域辽阔,水草资源丰富,农民养鹅经验丰富,积极性高,白鹅饲养在该县将形成产业,为本项目提供可靠鹅源。可提供原料鹅量已达到600700万只。喀左县周边的内蒙古宁城、阜新、朝阳、赤峰以

3、及沈阳的康平、法库、辽中地区年出栏原料鹅约1500万只以上,完全能保证本项目需要。企业实行与广大农户签订养鹅收购合同,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行机制,实行养鹅、收购鹅、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经营模式,活鹅原料来源是有保障的。本工程年需石腊450吨,燃煤4400吨,腌制及蒸煮辅助配料和包装材料等辅助材料省内均可供应。2.2厂址选择本工程拟在喀左县双桥北工业园区内建设,厂区总占地面积6.64万平方米。园区地势较平坦,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园区远离污染源,四周环境较好,适于建设肉鹅深加工项目。2.3外部条件及落实情况2.3.1供电本项目用电装机负荷1280kw。拟新建10kv/0.4kv变电所一座,内设1台1

4、250kva变压器,10kv电源引自喀左农电局10kv供电系统。2.3.2供水本项目用水量65.6m/h,拟在厂区内打2眼深井供水。2.3.3供热本项目生产及采暖用热由新建锅炉房供给,拟安装1台4t/h蒸汽锅炉、1台1.4MW热水锅炉。3. 项目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3.1需求分析3.1.1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1)世界及中国肉类生产及消费概况肉类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来源,它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而且味道鲜美,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因此,肉类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受到人类的重视,其生产和消费量不断增长。从生产来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信息,在

5、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肉类总产量由1.22亿吨增长到2.16亿吨,共增长了9400万吨,其中近50%的增长来自中国。1998年世界肉类总产量达2155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占总产量的38.8%,为8360万吨;人均肉类占有量36.4公斤。2001年,世界肉类总产量达23543万吨,2006年世界肉类总产量达26836万吨,其中猪肉总产量10190万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8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1205.4万吨,人均12公斤;199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2857万吨,第一次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并一直保持这一地位;1994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499万吨

6、,人均37公斤,从此我国人均肉食消费达到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98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551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5.6%,其中猪肉产量3693.6万吨,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7%;2001年达到6333.9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6.9%,人均占有量49.6公斤;2006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8051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30%,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61.3公斤,其中猪肉总产量5197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0.1%。尽管我国的肉类生产发展较快,人均占有量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2005年我国人均消费占有量53公斤,实际可食用的消费量要少于此数,而实际发达国家人

7、均消费量近100公斤。我国从1992年起成为世界产肉最多国家,此后的10多年不仅保持着这个记录,而且在全球肉类生产的份额不断上升,我国“十一五”期间肉类人均占有量将达到65公斤,但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远未达到极限,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2)21世纪中国肉制品的发展方向传统肉制品转向工厂化生产我国传统的肉制品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彩,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西式肉制品相比,具有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深受大众欢迎。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设备的更新,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肉制品工厂化生产正在迅速替代老作坊式生产。中式为主中西式并举 考虑到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购买力的提高等因素,本

8、世纪初的肉制品发展走向应是中西式并举、中式为主。重点发展中式肉制品,在价位上以高中低档并举,逐步提高中、高档产品的比重。稳步发展低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能保持肉制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目前欧美各国非常盛行,占肉制品总量的半数以上,是今后我国肉制品的发展方向。同时,大力开发保健肉制品。安全肉成为市场新宠安全肉制品是21世纪肉类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发布的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将肉制品安全问题纳入法律轨道。今后,国家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肉类制品的质量管理,出台一系列产品质量标准,实行肉类制品标准化生产,推行HACCP卫生管理体系,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促进肉类产业得到更

9、好的发展。冷却肉被看好近几年,我国肉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呈现从冷冻鲜肉到鲜肉,再从热鲜肉到冷却肉的过程。形成“热鲜肉广天下、冷冻肉争天下、冷却肉甲天下”的三足鼎立局面。冷却肉吸取了热鲜肉和冷冻肉的优点,又排除了两者的缺陷。冷却肉的问世,被称为“肉类消费的革命”,是肉类消费的发展方向,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肉类市场结构调整的趋势是,牛羊肉、鹅鸭等增长较快,猪肉和肉食鸡比重下降。3.1.2市场需求预测(1)我国肉类食品市场特点我国肉类消费增长势头趋缓,肉类工业竞争日趋激烈。从1980年到1995年期间,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11.4%,整个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但从1995年到2000年,肉

10、类总产量年均增长仅3.5%,1997年还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标志着我国肉类生产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买方市场,肉类行业进入了成熟期,肉类价格全面下滑,肉类市场的流通和消费形态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批国有肉联厂,包括曾经红火一时的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经营方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破产倒闭,或处于亏损停产半停产状态。把肉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是肉类加工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2)我国肉类制品面临发展的新机遇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获悉,肉类食品已列为我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重点之一,在“十五”期间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2

11、005年,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将分别为6173元和2051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部分分别约为2531元和944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和41%)。按全国人口13.3亿、城市化水平35%计算,肉类食品消费需求总量将比2000年增长12%。肉类食品供给将加快由城乡二元化结构向全面商品化转变,工业加工的肉类食品在广大农村将会出现日益广阔的消费市场。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将带动肉类食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猪肉、鸡肉制品在整个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会下降,牛羊肉、鹅鸭的消费量会大幅增长。高新技术和先进营销方式的应用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发达国家肉类制品工业中采用的高新技术及先进

12、的营销方式已经开始进入我国,对国内肉类制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体制的日趋完善,将为肉类制品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加入WTO以后,我国肉类制品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利用,有助于我国肉类行业与国际水平、国际市场接轨。总体上看,在肉类市场上鹅所占比重很小,但由于鹅能耐粗饲,好散养,肉质美,加之南方烧鹅的特有风味,使其在市场上走俏,火遍大江南北,餐馆里一只鹅头可卖上一只肉食鸡的价格。在国外更是把鹅看作上等美食,圣诞节烧鹅是餐桌的必选,而加工精美的鹅肥肝号称世界三大美味之一,价格不菲。因而鹅肉在肉类市场的

13、结构调整中处于强劲上升态势,市场潜力巨大。(3)国际市场在最近出版的世界农业市场展望(20022009年)中,欧盟对未来年的世界禽肉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国际禽肉市场依然看好,基本呈现稳定增长势态,禽肉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率高于牛肉和猪肉。禽肉市场扩张的动力来自于生产的低成本(相对于牛肉和猪肉生产而言)和世界许多地方的消费倾向(这和转向西式饮食习惯和健康考虑有关)。另据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APRI(粮农政策研究会)预测,世界禽肉生产和消费在未来年将大幅增长,增幅接近于20%,即年平均增长约为2%。禽肉生产量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中国、欧盟、巴西和墨西哥)的产量将会随着国内和全球需求增

14、加而持续增长。多数国家的禽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的份额有所增加。因此,在许多相对人均禽肉消费量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墨西哥、俄罗斯和东欧),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会首先促进禽肉加工行业的发展。此外,由于消费倾向继续转变,一些人均消费量较高的国家禽肉消费量也会适度增长。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把鹅肉视为美味和保健食品。在法国鹅肉价格是鸡肉价格的3倍,东欧一些国家鹅肉价格是肉鸡价格的2倍,在法国有“穷人吃鸡,富人吃鹅”的说法。国际市场上鹅的其他产品价格也较高,如鹅肥肝,每吨3.54.5万美元,羽绒价格每吨7.5万美元左右,鹅胸肌每吨3500美元。世界各国对养鹅业非常重视,自1976年以来,已召开了四次世界养鹅大会。

15、但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养鹅业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力资源,都限制了他们养鹅业的发展。早在1979年法国戴尔佩拉公司就预言,中国不但是养鹅大国,而且也是未来世界鹅肥肝生产基地。(4)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再加上鹅本身特有的生理生活习性,鹅肉及其系列产品市场需求量将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鹅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到9亿只左右,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6亿只左右。以鹅肉为例,在我国13亿人口中,南方就有近6亿人喜食鹅肉,有“无鹅不成席”的说法。据预测,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只,广州年需要7000到8000万只,广西也在7000

16、万只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只。而且近几年鹅餐馆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鹅肉的消费呈现全国普及的局面,市场非常广阔。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经从十年前的1%上升到4%,而猪肉则由10年前的85%下降到67%,今后鹅肉市场份额仍呈上升趋势。由于中国禽肉消费量超过国内生产量,并显示出持续增长的态势,预期进口量会继续增加。据USDA预测,到2009年,中国禽肉净进口量约为6万吨,而OECD和FAPRI预测的数字分别是74万吨和104万吨。鹅全身是宝,除鹅肉外,鹅的其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鹅绒毛品质优良,在禽羽绒中,仅次于野生的天鹅绒。鹅羽绒绒朵结构好,具有柔软、膨松、轻便、富有弹性、吸水性小、可洗涤、保暖耐磨等特点,经加工后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