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0766618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4.1坐标系4.1.1直角坐标系课后训练苏教版选修4-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直角坐标系练习1已知平面内三点A(2,2),B(1,3),C(7,x),满足,则x的值为_2椭圆的一个焦点为F1,点P在椭圆上,如果线段PF1的中点M在y轴上,那么点M的纵坐标为_3已知B,C是两个定点,|BC|6,且ABC的周长为16,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_4平面内有一条固定线段AB,|AB|4,动点P满足|PA|PB|3,O为AB的中点,则|OP|的最小值是_5已知ABC的底边BC长为12,且底边固定,顶点A是动点,且sin Bsin Csin A,若以底边BC为x轴、底边BC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A的轨迹方程是_6在ABC中,B(2,0),C(2,0),ABC的周长为10,

2、则A点的轨迹方程是_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已知两点A(4,1),B(1,3),若点C满足,其中m,n0,1,且mn1,则点C的轨迹方程为_8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b2c25a2,BE,CF分别为边AC,AB上的中线,则BE与CF的位置关系是_9在ABC中,底边BC12,其他两边AB和AC上中线CE和BD的和为30,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此三角形重心G的轨迹方程10设有半径为3 km的圆形村落,A,B两人同时从村落中心出发,A向东而B向北前进A出村后不久,改变前进方向,沿着切于村落边界的方向前进,后来恰好与B相遇设A,B两人的速度都一定,其比为31,问两人在何处相遇?参考答案1.

3、答案:7解析:(1,1),(5,x2),又,即5(x2)0.x7.2. 答案:解析:设F1为右焦点,则F1(3,0),设P(x0,y0),PF1的中点M(0,yM),则,得x03,把(3,y0)代入椭圆方程,得.当F1为左焦点时,F1(3,0),解法同上,所得答案相同3. 答案:(y0)解析:ABC的周长为16,|BC|6,|AB|AC|10.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过BC的中点作BC的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3,0),C(3,0),设A(x,y)(y0),则(y0),化简得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y0)4. 答案:解析:以AB的中点O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

4、图,则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部分.2c4,c2,2a3,.点P的轨迹方程为.由图可知,点P为双曲线与x轴的右交点时,|OP|最小,|OP|的最小值是.5. 答案:(x3)解析:由题意知,B(6,0),C(6,0),由sin Bsin Csin A得bca6,即|AC|AB|6.所以,点A的轨迹是以B(6,0),C(6,0)为焦点,实轴长为6的双曲线的左支且y0,其方程为(x3)6. 答案:(y0)解析:ABC的周长为10,|AB|AC|BC|10,其中|BC|4,即有|AB|AC|64,A点的轨迹为椭圆除去与x轴相交的两点,且2a6,2c4.a3,c2,b25.A点的轨迹方程为

5、(y0)7. 答案:2x5y130(1x4)解析:由题意知,A,B,C三点共线且C在线段AB上,点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5y130,且点C的轨迹为线段AB,所以,点C的轨迹方程为2x5y130,x1,48. 答案:垂直解析:如图,以ABC的顶点A为原点O,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B(c,0),.设C(x,y),则,由b2c25a2,得|AC|2|AB|25|BC|2,即x2y2c25(xc)2y2,整理得2y2(2xc)(2cx),BE与CF互相垂直9. 解:以BC所在直线为x轴,BC边中点为原点,过原点且与BC垂直的直线为y轴,则B(6,0),C(6,

6、0),|BD|CE|30,可知|GB|GC|(|BD|CE|)20,G的轨迹是椭圆,轨迹方程为(x10)10. 解:以村落中心为原点,A,B开始前进方向分别为x轴正方向、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意可设A,B两人速度分别为3v km/h,v km/h,设A出发x0 h后,在点P处改变前进方向,又经y0 h在点Q处与B相遇,则P,Q两点的坐标分别是(3vx0,0),(0,v(x0y0)由于A从P到Q行走的时间是y0 h,于是由勾股定理,得|OP|2|OQ|2|PQ|2,有(3vx0)2v(x0y0)2(3vy0)2.化简整理,得(x0y0)(5x04y0)0.又x0y00,5x04y0. 又, 代入,得.由于切线PQ与y轴的交点Q对应的纵坐标v(x0y0)的值就是问题的答案,于是问题转化为“当直线与圆x2y29相切时,求纵截距b的值”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得(b0)答:A和B相遇的地点在村落中心正北km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