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76658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师旷: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昧,黑暗。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A.安全B.哪C

2、.平安2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吾年七十年方十八B.臣闻之如日出之阳C.善哉积德行善3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B.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译文: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C.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译文:老年好学,好比举着蜡烛走路。4翻译句子“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正确的是()A.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B.点上蜡烛照明不比在黑暗中走路好吗?C.点上蜡烛照明比在黑暗中走路好。5这则短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A.少而好学B.老当益壮C.学无止境2.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

3、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问之,曰:欲作针”中“之”指的是(_)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_)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B.正在C.方形3.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东床姣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世说新语(注释)郗(x)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

4、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1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_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丞相语郗信:告诉B.白郗曰:姓氏C.咸自矜持:都D.因嫁女与焉:于是3用现代汉语翻译。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_4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_4. 课外阅读。_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释:郑相:郑国的宰相。或:有人。子:您,对人的尊称。对:回答。禄:

5、做官的俸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昔者:_(2)何故不受:_(3)吾以嗜鱼:_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请给这篇小古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4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故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如果让你为它添加一个题目你认为是_。(2)词语解析祠:_相谓:_引:_亡:_(3)蛇故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6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狐假虎威战国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长:做的首领。信:诚实。走:逃跑。然:正确。畏:害怕。1“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的意思是( )A.要求B.请求C.寻找2下面句子中“之”代指的分别是什么?请选择序号填空。它们,代百兽。 它,代老虎。 它,代狐狸。(1)虎求百兽而食之(_)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_)3对“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看看百兽见

7、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B.看看百兽见我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4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虎不知/兽畏/而走也B.虎不/知兽/畏/而走也5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_。想想,这个成语的本意是_。常用来比喻_。7. 阅读理解。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8、?”1解释加点的词。(1)而日中时远也 日中:_(2)日初出沧沧凉凉沧沧凉凉:_2写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不同的意义。(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_今义:_(2)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_今义:_3联系课文,翻译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孰为汝多知乎?_4两小孩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_,原因是_;一儿认为_,原因是_。(出原文作答)5两小儿所持的依据有道理吗?你认为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_8. 阅读理解。(一)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

9、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注释:(1)过:拜访。 (2)突:堗,烟囱。 (3)嘿:同“默” (4)居无何:过了不久。 (5)上行(hn):上坐。(6)突:烟囱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_)(2)余各以功次坐(_)(3)乡使听客之言(_)(4)主人乃寤而请之(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_(2)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_3“主人乃寤而请之。”主人悟出了什么道理?( )A.应该首先感谢有先见之明的人。B

10、.不应忘记提醒过自子的人。C.更要感激进忠言的人。D.要接受不听忠告的教训,勇于承认错误。4除了“焦头烂额”外,文中还有一个成语是_,它的含义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一个俗语是相同的,那就是_9. 阅读理解。一轴鼠画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摘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旦:早晨。物色:察看。逮:等到,及。1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用原文回答)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1、(1)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_(2)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_3作者从头到尾始终没有对图画本身作一句直接的议论评说,只是借助_的反应表现了画的精准逼真,这种描写手法属于(正面 侧面)(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描写。10.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和_看问题的。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11. 古文我也懂。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