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75682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案例名称:茉莉花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一课时提供者:韩爱萍单位:青海西宁二十九中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册第五课。江苏民歌茉莉花属 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 转精美,感情深厚含畜,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分芳怡人、 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 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 这 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 受到世界人民 的

2、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 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 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 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了解茉莉花的旋律享誉世界,让学生知道这 首歌曲在音乐界中地位,并以此来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展他们的视野。2.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去理解新课,理解歌词,对作品进行 二度创作,并作出评价3.知识与技能:能够流畅自如的演唱茉莉花,表达出人与花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

3、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 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 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学习习惯:六年级的学生在六年音乐学习中已经形成了自主、协同协作, 对于新歌的学习都要先预习或者先收集有关的资料,学生们都形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升上六年级了,学生们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逻辑思维开 始占优势,创造性思维也随之发展,所以他们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事物,针对这样的心理特征,老师巧妙的让学生们课前去 搜集有关茉莉花的资料,他们非常感兴趣;知识结构:学生们

4、都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 来说并不困难,老师在考虑到他们能力的同时,巧妙的设计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一.教学中可将三首在不同地区流传的茉莉花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感受 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并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 中的混融性。二将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介绍给学生,是为了拓宽学生 的音乐视野,通过欣赏对比,使学生能感受到民歌与歌剧音乐之间所存在的差 异。三此外茉莉花还被改编创造成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如:在维也纳金色 大厅新年音乐会上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的

5、民乐合奏茉莉花(刘文金编曲)、丝弦五重奏茉莉花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介 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 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教学中可将与歌曲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引 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体验歌曲的风格特征。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 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展示并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儿演唱的茉莉花

6、片断。观看欣赏1通过画面作以提 示,让学生思考为 什么在这些仪式和 场景中选用这部作 品。2.使学生了解茉 莉花具有浓郁的 东方风情和中国特 点,受到中国人民 的喜爱并广为流 传。二、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 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 歌名是鲜花调。2出示问题,聆听鉴别问题: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 莉花,讨论分析三首民歌的相近之处 与不同之处,归纳其地方风格。(填空) 3介绍小调4引入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5介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 1924,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 品: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 蝶夫人、图兰多特等1. 学生

7、练习(1)旋律音调夸张、风趣, 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2)旋律音调清丽、婉转, 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3)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 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 风格。2. 归纳讨论三首茉莉花 的相同之处(学生讨论归纳)a, 名子相同b, 都是民歌C,速度都一样,都是中速d,都由女声演唱1. 让学生感受 民歌的风格特征2. 了解图兰多特 的故事梗概3. 让学生了解意大 利作曲家普契尼三、拓展播放课件1. 20XX年在中国举行的第 29届 奥运会的闭幕式上,由宋祖英和多明 戈演唱的爱的火焰采用曲调就是茉莉花。观看欣赏让学生了解茉莉花在国内 文化交流中所产生 的影响和地位,使 他们对茉莉花 的认识得

8、以升华。2. 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 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 团入场时,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 由军乐团奏响。3.茉莉花在国外也有多种版 本传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 利金改编演奏的茉莉花长达8分钟,清香四溢;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民 族的文化由你们弘 扬,美好的世界由 你们创造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 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1.小组之间的评比2. 同学之间的讨论,老师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3. 老师直接给学生们的评价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九教学反思可以从

9、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 200字):茉莉花教学反思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但在二十一世纪热衷于流行 音乐的小“发烧友”、“追星族”、“超女迷”的中小学生面前,却或多或少 地遭遇一些冷落。面对这种尴尬现象,我深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重大,那就是如何充分利用音乐课堂传播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并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民族音乐,使之不 断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共同分享。本着这个目的,我选择了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一短小经典的题材,并围绕这一题材,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教学内容,深入发 掘,充分延展、探讨这一题材的丰富文化内涵。收获有如下两点:一、紧

10、扣音乐文化这一主线进行设计,独特有致。气势恢弘的歌剧 的导入,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 震撼。熟悉、优美的旋律,古老、肃穆、辉煌的紫禁城的场景,让学生的心灵 为我们的民族音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一动。紧接着,清新的江苏民歌茉 莉花的师生共同演唱体验,南、北茉莉花的探究对比,以及融入了现代元素 的茉莉花的赏析,无不体现着浓浓的音乐文化氛围,凸显了新课程强调的 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二、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收获颇丰。本堂课中借用多媒体展示的精美风光照片、 恢弘的演出场景让学生大饱眼 福,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既开阔了音乐视野,也尽情地品尝了一顿音乐视听 大餐

11、,课堂容量既有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其次,我始终以一位可亲可近的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们身边, 无论是讲解 还是启发学生答问,始终是娓娓道来。正如一朵洁白的 “茉莉花”,悄悄地散 发芳香,使学生备感亲切,课堂气氛清新活跃,而又不失厚重。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师在深入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充分借用现代 多媒体教学手段,自主选择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主动探索和发展民族音乐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这样的音乐课后,孩子们将 充满自信地去挖掘,去传承,去创新中国的民族音乐,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的期待,也是新课程的期待。茉莉花教学反思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中一朵璀璨

12、的奇葩, 但在二十一世纪热衷于流行 音乐的小“发烧友”、“追星族”、“超女迷”的中小学生面前,却或多或少 地遭遇一些冷落。面对这种尴尬现象,我深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重大,那就是如何充分利用音乐课堂传播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并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民族音乐,使之不 断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共同分享。本着这个目的,我选择了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一短小经典的题材,并围绕这一题材,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教学内容,深入发 掘,充分延展、探讨这一题材的丰富文化内涵。收获有如下两点:一、紧扣音乐文化这一主线进行设计,独特有致。气势恢弘的歌剧 的导入,从一开始就给学生以视觉

13、和听觉上的 震撼。熟悉、优美的旋律,古老、肃穆、辉煌的紫禁城的场景,让学生的心灵 为我们的民族音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一动。紧接着,清新的江苏民歌茉 莉花的师生共同演唱体验,南、北茉莉花的探究对比,以及融入了现代元素 的茉莉花的赏析,无不体现着浓浓的音乐文化氛围,凸显了新课程强调的 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二、充分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收获颇丰。本堂课中借用多媒体展示的精美风光照片、 恢弘的演出场景让学生大饱眼 福,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既开阔了音乐视野,也尽情地品尝了一顿音乐视听 大餐,课堂容量既有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其次,我始终以一位可亲可近的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们身边, 无论是讲解 还是启发学生答问,始终是娓娓道来。正如一朵洁白的 “茉莉花”,悄悄地散 发芳香,使学生备感亲切,课堂气氛清新活跃,而又不失厚重。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师在深入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充分借用现代 多媒体教学手段,自主选择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主动探索和发展民族音乐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这样的音乐课后,孩子们将 充满自信地去挖掘,去传承,去创新中国的民族音乐,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的期待,也是新课程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