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075496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尿液pH 、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 肾小管既有对尿液进行浓缩和稀释的能力又有分泌多种物质的能力,肾小管的功能受损会导致尿液理化性质如p H 值、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改变。 一、尿液pH 值的测定 肾脏是体内惟一排泄适量非挥发性酸的器官,在调节酸碱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肾脏排酸主要以三种形式:直接分泌H,这部分酸可用p H计测定。 同磷酸根、硫酸根及其它有机化合物结合,与直接分泌的H一起统称为可滴定酸。H与NH3 结合以N H 4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的酸度通常以H摩尔浓度的负对数pH值表示。由于大部分酸都是以结合酸形式排出的,因此,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采用pH 试

2、纸或指示剂测定pH值,二者都是利用酸碱指示剂与尿液作用后的颜色变化来反映尿液的酸度。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能基本满足临床需要。但pH试纸容易受到血尿、黄疸尿的影响,试纸易吸潮变质,并且目测结果不易准确。也可用pH计或碱滴定测定,前者精确度高但操作较复杂,需要特殊仪器,后者所得的结果反映了可滴定酸的量。 参考范围:45 80 ,平均约65 。 临床意义: 尿液pH值变化范围大,受食物、药物、运动状态等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尿液pH值反映了机体细胞外液的pH 值。尿p H 降低见于肾炎、糖尿病、酸中毒、高热、痛风以及剧烈运动后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旺盛时。尿p H 升高见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剧烈呕

3、吐以及食用大量蔬菜、水果时,或尿液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素,使酸性尿液变成碱性尿。 二、尿液相对密度测定 尿液相对密度,是指4 时尿液与等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正常情况下由于尿中含有3 5 的固体成分, 故尿液相对密度大于纯水。其值取决于尿液中各溶质成分的数量、密度和溶解度,粗略地反映了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方法有比密计法、试纸法和折射仪法。比密计法所需标本量大,影响因素多,准确性差,现已少用;试纸法受尿液pH 的影响;折射仪法标本用量少,方法简便,精密度较高,但易受温度影响。除方法本身的缺陷外,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甘露醇、右旋糖苷、利尿剂、造影剂和一些抗生素都可以影响尿液相对密度。 参考

4、范围:1015 1025 临床意义: 尿液相对密度升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等。尿液相对密度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等导致肾小管浓缩功能异常的疾病,亦见于尿崩症、高血压以及大量饮水等。 三、尿液渗透量的测定 尿液中溶质的毫摩尔数决定了尿液渗透量,即每公斤水含有的溶质颗粒的总摩尔数,以渗透质量摩尔浓度表示。同尿液相对密度一样都能反映尿液中溶质的含量,但尿渗量不受溶质分子的相对重量与体积大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尿中尿素、磷酸盐及氯化物等小分子物质的浓度,更能反映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可同时检测血浆渗透量作比较。测定方法有蒸气压降低法、沸点升高法和目前常用的冰点下降法

5、。 参考范围:6001000 m Osmkg H2O Uosm Posm 3451 临床意义:尿渗量下降, 尤其晨尿渗透量小于400Osmkg H2O 或UosmPosm下降,提示肾浓缩功能不全,可见于多种肾脏疾病所致肾间质受损、慢性肾衰竭等;UosmPosm 等于或接近1 ,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完全丧失;Uosm 小于200 m OsmkgH 2O 或UosmPosm 小于1 提示肾浓缩功能丧失而稀释功能仍存在, 见于尿崩症病人。休克、脱水等肾前性因素所致少尿者,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病人,GF R 降低而肾小管功能相对正常,尿量少,尿液Uosm 及UosmPosm 正常或升高;而肾小管坏死所致少尿,其尿液Uosm低,UosmPosm 趋近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