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073566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专题1(2014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KCl和 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假设3:K2SO4和 NH4HCO3;假设4: (2)形成设计思路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

2、 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 假设2成立步骤2: (1)K2SO4和NH4Cl(2)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2014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

3、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有关(写一条即可)。【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 注意

4、: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A小于30s B30-90sC90-140sD140-180sE180-280sF大于280s滴入酚酞溶液的多少、滴入酚酞溶液的浓度大小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杂质等(1)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

5、H溶液加热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隔绝氧气(2)2NaOH+CO2=Na2CO3+H2O;若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试管中溶液的红色也能褪去(3)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F3(2014北京)下列字母 AH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 23种元素组成(1)A 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 的俗称是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 (3)D和E均含两种元素如

6、图所示,将D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E中含有的元素是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G、H 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 白色沉淀H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火碱(烧碱,苛性钠)(2)Fe2O3+3CO 2Fe+3CO2(3)Fe,O; Fe+2HCl=FeCl2+H2,Fe2O3+6HCl=2FeCl3+3H2O(4)Ca(OH)2+Na2CO3=CaCO3+2NaOH废液加入过量A操作a固体液体加入适量B操作aCu液体操作bFeSO4晶体4(2014咸宁)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

7、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1)操作a的名称是_。(2)在操作b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3)写出流程中固体的成分 (写化学式),写出加入过量A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加入适量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过滤(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使液体受热均匀)(3)Fe、Cu Fe + CuSO4 = FeSO4 + Cu Fe + H2SO4 = FeSO4 + H25(2014北京)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Na2CO3+CaCO3CaCO3+2NaCl 2NaHCO3 Na2CO3+CO2+H2OCa

8、(HCO3)2 易溶于水CaCl2 溶液分别与 NaHCO3、Na2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HCO3Na2CO30.1%1%5%0.1%CaCl20.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浑浊1%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微小气泡有沉淀5%无明显现象有浑浊有浑浊,有大量气泡有沉淀【进行实验】序号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再分别滴加盐酸2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实验2向中加入试剂a,向中加入少量Na2CO3或NaHCO3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Na2CO3受热时中无明显现象NaHCO3受热时中出现浑浊实

9、验3向中加入试剂a,向中加入少量5%的NaHCO3溶液,再滴加5%的CaCl2溶液中出现浑浊,有气泡产生中出现浑浊【解释与结论】(1)实验1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试剂a为 (3)实验3中,NaHCO3 与 Ca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aCl2 + + +H2O【反思与评价】(1)实验 2 中,加热 NaHCO3后,试管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 (写出所有可能)(2)资料中,NaHCO3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3)用2种不同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 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

10、 (1)NaHCO3+HClNaCl+H2O+CO2(2)澄清的石灰水(3)CaCO3 2NaCl CO2+【反思与评价】(1)Na2CO3; Na2CO3,NaHCO3(2)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 CO2 量较少,CO2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3)各取少量 0.1% 的 NaHCO3 和 Na2CO3 加入等质量的 5%的 CaCl2 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 Na2CO3各取少量 Na2CO3 和 NaHCO3固体于实验 2 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 NaHCO3,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 Na2CO38(2014广东省)(

11、8分)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 CaCl2和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题211图所示。题21-1图(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 . (填名称)除去。(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题212图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以下,因为Na2SO4的溶解度 。(1)Mg2+;2NaOH+MgCl2Mg(OH)2+2NaCl;稀硫酸;(2)漏斗(或铁架台);(3)30;在30以下比氯化钠小(或30以下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9(2014龙岩)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和,再往两支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的现象是_,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