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073540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解题技巧与应试方略化学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判断金点子: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察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结识其规律及应用?重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措施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互相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典型题: 例题1 :(全国高考)下列过程中,不波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长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浮现红棕色斑迹措施:从有无新物质生成,对题中选项分别进行分析。捷径:充足运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四种物质的应用及现象进行剖析知:甘

2、油用作护肤剂是运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波及化学变化。明矾净化水,是运用了A3+水解产生的Al(H)3胶体的吸附作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长香味,是两者部分发生了酯化反映之故;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浮现红棕色斑迹,属铁的吸氧腐蚀。此三者均为化学变化。故选A。总结:对物质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有无新物质生成,是解答此类试题的核心。例题2 :(96年上海高考)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措施: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个分析的。捷径:根据上述措施,分析C分子中电子总数少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A选项错。B项中N与N之间

3、为三键,且等于原子的电子总数,故对的。C有一种负电荷,为从外界得到一种电子,对的。D为离子化合物,存在一种非极性共价键,对的。以此得对的选项为A。总结:电子式的书写是中学化学用语中的重点内容。此类试题规定考生从原子的电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时电子的得失与偏移进行分析而获解。例题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质有固定元素构成的是 ( )空气 B石蜡 C.氨水 D.二氧化氮气体措施:从纯净物与混合物进行分析。捷径:因纯净物均有固定的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没有固定的构成。分析选项可得。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机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们虽是混合物,但却有固

4、定的元素构成。此类试题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设问,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题4 :(196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 H2 2H4 H4 C.l2 CH4 DNH3 HCl措施:从极性键、非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两方面对选项进行排除分析。捷径:解题时,可从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任选其一,先对选项进行分析,再采用排除法获得B答案。总结:当在同一试题中同步浮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时,采用排除可迅速获得成果。例题5 :(上海高考)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映物,形成一种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5、:(l)在上述有编号的环节中,需用还原剂的是 ,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号)。(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映又能与强碱反映的两性物质是 (填化学式)(3)完毕并配平环节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a2Cr2+KIHClCl3NaClCl+ 措施:从转移电子及得失电子守恒分析。捷径:(1)铬元素在化合物Na2CrO7中显+价,CrCl3中显+价,Na2rO4显+6价,因此反映是用还原剂将Na2r27还原到CrCl,而反映Cl3需用氧化剂把铬元素从+价氧化到+6价。其他反映、中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以此需用还原剂的环节是环节。需用氧化剂的环节是环节。(2)从题中可看出,rCl与碱生成C

6、r(H)3,Cr(O)与碱又生成aCO2,故C(H)3既能与强酸反映又能与强碱反映,类似于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Al(OH)3,Cr(OH)3+Hl= Cl33H2O,C(OH)3+NaOH = aCr22H2O,属两性物质。()配平反映式:第一步:Cr元素从+6价下降到+3价,一种C原子下降价,以化学式Nar2O为原则,共下降6价(确切说得到6个电子),而KI中的I元素从1价上升到0价,上升了价(确切说失去1个电子),因此需要6个I才干满足得失电子守恒。NaCr2+6KIHl2CrCl3+NaCl+l3I2+ ;第二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多种元素的原子数保持不变。一般的措施是一方面配平金属元素钾、

7、钠,另一方面配平酸根离子,本题中是C,再拟定产物中尚有水,接着根据氢原子数守恒拟定水的序数,最后根据氧原子与否配平检查整个反映式与否所有配平。以此得配平后的成果为1、6、4、2、H2。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见下图。总结:1、本题属学科内综合,是目前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考试中一种常用的形式。2、拟定反映式中缺少的产物的思路是:所缺的产物不也许是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题目中有其她信息暗示者例外)如果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不拟定反映方程式就无法配平。应是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元素间结合成的产物。如本题中的Cl、aCl、HO等。例题6 :(全国高考)将0mL 1.5mo1-1 的CuO4 溶液与30mL 3o1L

8、1 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如果溶液中c(Cu2+)或c (OH)都已变得很小,可忽视,则生成沉淀的构成可表达为 ( ) ACu(OH)2 CuS4Cu(OH)2 C.CuS42Cu(H) D.CuSO4C(OH)2措施:从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及电荷守恒进行分析。捷径:混合前溶液中u2+的物质的量为0.06ml,SO42为00mo,Na+的物质的量为0.09l,O的物质的量为009l。混合后因溶液中(Cu2+)或 (H)都已变得很小,故沉淀中有Cu+ .6l,O- 0.9o,考虑到Na不也许在沉淀中浮现,根据电荷守恒,沉淀中还将有SO4 0.15mo。因此沉淀中u2+、SO42

9、、O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得答案为。总结:在对物质的构成进行分析时,要充足考虑到多种守恒关系。例题7 :(全国高考)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I2O3 B.24 CIO D4O9措施:采用迁移类比法,从氯酸钾迁移到碘酸碘,再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捷径:因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l,氯酸根离子为ClO ,迁移知,碘酸根离子为I- ,碘的化合价为5价,又另一种碘元素呈+3价态,故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3)3,其氧化物的形式为IO9,故选D。总结:在应用迁移类比时要充足考虑化合价的变化,如e3O4可写成FFe

10、2O3,而Pb3O4只能写成2bOPO2 。例题8 :(996年全国高考)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达为C(NH3)x Cly (x,均为正整数)。为拟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试样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用gNO3溶液进行滴定(生成AgCl沉淀),共消耗2.0L0100molL的gN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H溶液并加热, 用足量盐酸吸取逸出的H,吸取H3共消耗24.00.20ml/LHCl溶液。试通过计算拟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也许用到的原子量: .0 14.0 l 3.5 o 58.)措施:根据反映过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别求出Co离子、N

11、H3分子和Cl三者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而获解。捷径:设n表达物质的量,m表达质量。根据题中反映得:(N3)=0.00 molL40- L 4.0103molm(NH3)=48010- mol17.0 /m =.160-n(C).100 ml/2.00-3 L=2.410-3molm(Cl-)=4103 mo55g / mo =8210-2g(钴离子)=108.161-28.520- 4.7210-2n(钴离子) : n(NH3) : n(l) 1:6:3以此,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NH3)6Cl3总结:在拟定物质的构成时,既可以通过反映过程中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求解,也可以通过化合价获得成果。

12、金钥匙:例题1:下列电子式对的的是( ) 措施:同高考题例2。从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原子的电子式得失电子化合物或原子团电子式,对题中选项逐个分析的。捷径:分析A选项,电子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达,一种为“ ”号,另一种为“”号,从题中电子数分析知,号表达氢原子的电子,因号位置写错,故选项错误。B选项中a2S为离子化合物,书写对的。C选项中C分子中电子总数多于原子中的电子总数,故C选项错。D项中C有一种负电荷,其周边应有个电子,D错误。以此得对的选项为。总结:对有机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如能通过构造式去反推,将会迅速写出。因构造式中巳用一根短线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例题2 :某些盐的结晶水合

13、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同步又吸取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可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既有几种盐的结晶水合物的有关数据如下:N2S2O35H2CaC26H2ONa2S4102ONHPO42H 熔点45029.23.383.1熔化热49.7相对分子质量.3kJ/相对分子质量77.kJ/相对分子质量100.J相对分子质量g(1)上述几种盐中,最适合伙潜热材料的是 、 。(2)实际应用时最常用的(根据来源和成本考虑)应当是 。措施:考虑最合适作潜热材料的晶体不是从熔化热数值上来比较分析,而应从单位质量的晶体吸取热量的数值及熔点去思考。捷径:最合适作潜热材料的晶体必须是易熔化且单位质量的晶体吸取热量的效率高。三种物质单位质量的晶体在熔化时吸取的热量分别为:NO5O = 49.7kJ/248g = 0.2kJgCaCl26H2O = 332 =0.7kJgN2SO40H2O= 77./2g= 24k/g2HPO42H2 11kJ/357g = 0.28k/g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