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073480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LC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一 实验目的1. 观察谐振现象,加深对串联电路谐振特点的理解;2. 加深对谐振概念的理解;二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串联谐振与谐振条件:由电感L和电容C串联而组成的谐振电路称为串联谐振电路,如图3-5-1所示。其中R为电路的总电阻,即R=RL+RC ,RL和RC分别为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的电阻;为电压源电压,为电源角频率。该电路的输入阻抗为:图3-5-1 串联谐振电路其中X=L-1/C。故得Z的模和幅角分别为:由式(2)可见,当X=L-1/C=0时,即有=0,即:与相同。此时我们就说电路发生了谐振。而电路达到谐振的条件即为:X=L-1/C=0 (3)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0称

2、为电路的固有谐振角频率,简称谐振角频率,因为它只由电路本身的参数L,C所决定。电路的谐振频率则为: 并联谐振与谐振条件:由L和C相并联即构成并联谐振电路,如图3-5-2所示。其中R为电感线圈的电阻,为输出电压,为电流源的电流。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图3-5-2 并联谐振电路因在电子工程实际中总是有Q1(即R非常小),0很高,且是在0附近变化,故有LR。故上式可写为:其中X=L-1/C为并联回路的总电抗,为并联回路的特征阻抗。由式可见,当 X=L-1/c=0有:Z=Z0=2/R=Q=Q2R其中为并联回路的品质因数。由上式可 见Z0为一纯电阻,亦即与相同,电路达到了谐振,而上式即为电路达到谐振的条件

3、。可见与串联谐振电路的写者条件全同。Z0称为谐振阻抗。谐振角频率和频率分别为:。 谐振时电路的特性 串联谐振:=谐振阻抗Z0为纯电阻,其值为最小,即Z0=R。=电流与电源电压同相位,即=u-i=0。=电流的模达到最大值,即I=I0=US/R0,I0称为谐振电流。= L和C两端均可能出现高电压,即: UL0=I0XL0=US/R XL0=QUS ; UC0=I0XC0=US/R XC0=QUS可见当Q1时,即有UL0=UCOUS,故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这种出现高电压的现象,在无线电和电子工程中极为有用,但在电力工程中却表现为有害,应予以防止。由上两式,我们又可得到Q的另一表示式和物理意义,即

4、:Q=UL0/US=UC0/US。=谐振时电路的向量图如图3-5-3所示。由图可见,L和C两端的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互相抵消了。故有:。 并联谐振:=输入阻抗Z达到最大值,且为纯电阻,即Z=Z0。=与 近似同相。=输出电压U达到最大值U0,即:U0=ISZ0=ISQ,故可得QIS=U0/=U0/0L=U0/(1/0C)=电感与电容支路中的电流IC0与IL0均比IS大Q倍,即: 可见有IL0=ICO=QIS。故当Q1时,就有IL0=IC0IS。故并联谐振又称为电流谐振。=谐振时电路的向量图如图3-5-4所示。可见此时与,近似大小相等,相位相反,而 与同相。 图3-5-3 串联谐振电路谐振时的向量图 图3-5-4 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时的向量图1. 步骤: 自行拟定一个RLC串联电路或按照教材给定的电路如图3-5-5所示。观察谐振时各个元件的波形。测量电压值。图3-5-5 电路原理图 按照前述的创建模型方法构造仿真模型,如图3-5-6所示。仿真结果如图3-5-7所示。图3-5-6 仿真模型图3-5-7仿真结果2. 自行拟定一个RLC并联电路或按照教材给定的电路如图3-5-5所示。观察谐振时各个元件的波形。测量电压值。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