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擦亮童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0730995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擦亮童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擦亮童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擦亮童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擦亮童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擦亮童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擦亮童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擦亮童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也谈擦亮童话“崇明讲坛”活动主讲稿主讲时间:2011年10月由唐主任推荐、或者说在唐主任无形的“压力与逼迫”下,我在网上找到了擦亮童话这篇文章,作者是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张学青。 因为是带着任务读,所以逐字逐句,读得特别仔细。 读到题目擦亮童话,我心里就想:童话以最动听的语言,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传递着最真挚的情感,表达着最美好的向往。她纯净,她清丽,在文学的世界里,她是水晶,是珍珠,她还不够亮吗?还要怎么擦呢?读到文章结尾“我们总是把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境说成像童话里一样,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童话的纯真、诗意和美好,需要我们去擦亮。擦亮了它们,我们会像那个极地特快的男孩一样,意外地得到一个

2、无比悦耳的银铃。得到了,那摇动的响声就会是一生的。”我似乎有点明白,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去还原童话的纯真、诗意和美好,在学生的童心里种下一颗童话的种子,去寻一个无比悦耳的银铃。读到文章中讲到的童话教学有“三宝” 1. 听与讲,最传统的也是最伟大的2角色朗读与表演,最经常的也是最有效的3. 想象与对话,最审美的也是最深层的。我想,很多老师在平时的童话教学中,已经拥有并使用了这“三宝”,但用的好不好、妙不妙,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教学的策略。这里我有这样几点想法:1.老师讲,是最好的手段。如今的课堂上,多媒体使用泛滥,教师退而次之,往往成了主持人的角色:请小朋友来听一个

3、故事,“啪”,鼠标一点。久而久之,老师不会说故事了,老师也不敢说故事了。一个不会说故事的老师,还是个好老师吗?而孩子们平时看多了动画片,早已习惯于被动和漫不经心了。换个方式:老师来讲。师生面对面,字字入耳,心心相碰,老师皱眉了,孩子揪心了;老师说“危险!”,孩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老师笑了,孩子们也笑了这里有情感的交流,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老师方能领着孩子,走近童话。2.听,要有目的;讲,要有层次。带着目的听,孩子才能自己迈开步子,走近童话,走进童话,否则,被老师牵着走,拽着走,磕磕绊绊,哪能欣赏故事中一路的风景呢?以小学语文第二册这儿真好为例,我准备这样设计听的教学:一听,纯粹集中注意力听,听

4、后能说说故事主要说了谁?说了他干什么(简单说说就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故事。二听,边看图边听(教材给一、三自然段配有插图,再为第二自然段补充一幅插图),要求小朋友边听边想象画面,在头脑里“放电影”,听后说说三个画面,哪个画面给你印象最深,给大家说说,进一步具体感知故事。3.故事片段的讲述和表演,是能够在阅读指导中实行的,但完整的复述故事、表演故事,我认为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故事的基础之上。有的老师上第一课时,词语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顺,就急着让孩子说故事,这不是难为孩子是什么?难为了孩子不算,还难为了自己,课堂冷了,学生错误频出的讲述暴露了教学策略的失败。故事表演更不能操之过急,为了追求某种形

5、式,所谓的活泼生动的课堂,实质上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故事表演完全能够用阅读课以外的时间实行,组织学生写剧本,设计台词,做道具,又是一番别开生面的语文活动。文章中提到的郑振铎先生说的“教师、学生与故事化在一起。”这句话,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要和故事化在一起的,首先是教师。教师要有准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要有不陈旧的教学手段,最不能缺失的就是童心童趣。教师的容颜能够老,但心不能老,尤其是我们小学教师。亲和的声音,亲切地微笑,不老的童心,盎然的童趣,本身就是一个不老的童话。和故事化在一起的老师,会坚信故事里的一切都是真的,哪怕是个梦,也是一个最真的梦。和故事化在一起的老师,就变得非常神奇:一会儿

6、是孤零零的小熊,“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一会儿是快乐的小鸟,“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一会儿是风,一会儿是雨和故事化在一起的老师,就是活化的童话。老师和故事化在一起,是为了能让学生和故事化在一起。童话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意境的创设、绵延,协助学生入情入境,浸润在童话故事的情节中,深深的体悟和感觉。还是以这儿真好为例,故事中说到,小熊看见云儿飘呀飘,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小熊明白了什么,故事没明说,需要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中,我这样设计:指名学生朗读“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读到这里,老师打断学生的朗读,问:“小熊、小熊,你明白什么了?”这样延续了学生作

7、为小熊的角色情绪,穿越了现实世界里的真我,化成了故事里的“我”,加深学生作为小熊的情感体验。假如这时老师置身故事之外,理性地问:“小熊明白了什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那这真是太煞风景了,和杀死这个故事没什么两样。小青老师还在这篇文章里说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与文学是不分家的,所以,童话编入教材后,往往被用作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的材料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学的、审美的价值。语文基础的夯实无可非议,但文学教育也得从娃娃抓起。”既然小青老师都说了,语文基础的夯实无可非议,我就敢说既然语文教材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童话作为教材,也不应该例外呀,作为一种特别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她除了要承

8、担文学教育的功能,还有承担完成语文年段教学目标的功能。这两项任务并不矛盾,缺了谁都是不完美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师上读到于永正老师的一篇文章,他说,有个初中的语文老师,每年接手初一新生,都要做个“摸底”,看看小学该掌握的识字写字任务,学生完成的怎么样,结果认全3500个常用汉字的学生,不到90。2500要会读写的字,全部会默写的学生仅60,能写得如楷书之体的,寥寥无几,写得工整的,也不过半。于老师说,他听了感到很汗颜!因为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失职了。于老师还说,实打实地教会3500,手把手地写好2500,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实打实是功夫,手把手是责任。读了于老师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假如不能扎

9、扎实实的完成语文年段目标,不也是误人子弟吗?不也应该觉得汗颜吗?所以,我觉得教童话不能因为她是童话,就忽略了识字写字、句式段落训练,迷失在一味地挖掘童话教材的文学和审美价值上,那样,定然会丢失语文课的本真。再用文章的结尾:“我们总是把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境说成像童话里一样,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童话的纯真、诗意和美好,需要我们去擦亮。”说句惭愧的话,小青老师所列的这些中外童话,我读过的真不多,想要擦亮她,先得去接近她、理解她,我想,一个人想读书,多迟也不算晚吧,更何况,“童话是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美好得令我无法抗拒!嗯,从现在开始,读童话!童话与寓言的区别一、从概念上看: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

10、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即使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二、从篇幅上看: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三、从题材上看: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

11、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如渔夫的故事。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如孟子“揠苗助长”。四、从体裁特点看: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擅长启发性。如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因为

12、在表现手法上极为相似,寓言和童话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分。但是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我们有必要对这两者的不同之处作一辨析:一、内容详简不同。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绘,而寓言在这方面则没有太多的要求。它往往是点到为止,不求完整。二、手法使用的强弱水准不同。同是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的应用,童话讲究“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表达,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特点。比方涉及到老虎的寓言,有的写它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有的则又把它写得愚蠢无比受人摆布。一切都是以表达寓意为转移的。三、寓言和童话的结构方式不同。寓言一般由“身体”(故事)和“灵魂”(教

13、训)两局部组成。所谓“点题话”的形式可谓是寓言最外在的一个特点。童话则不能它基本上是通过形象、通过情节来表情达意。虽然有些寓言也将“灵魂”渗透于“身体”之中,不特地点明“灵魂”。但是与童话相比寓言的题旨是以一目了然、鲜明突出见长的;而童话,则更注重“让形象说话”,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隐、埋于形象刻画和情节描写之中。四、读者对象不同。童话,专门是为儿童创作的,它的读者是儿童。所以,它专属于儿童文学。当然有些成人喜爱看童话,这是因为童心未泯,就又当别论。而寓言的创作主要并非为了孩子,仅仅寓言中有一局部篇幅短小而寓意浅显的能够视作儿童文学。 五、篇幅长短不同。寓言的篇幅都很短。童话在篇幅上则自由得多,短

14、则百把字,长的可达几万字。童话和寓言都采用虚构的故事、幻想的情节,都能够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并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去表现。不过,童话和寓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一)从读者对象看,童话是专为儿童创作和编写的,所以描绘的生活、表现的内容接近儿童生活,以表现儿童生活为主;而寓言不专属于儿童,它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要广阔得多。即使专为儿童创作改编的寓言也如此,因为它要把全人类智慧的结晶表现给小读者。(二)从体裁特征上看,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简单,不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塑造细腻生动的人或拟人化的形象,而童话篇幅较长,结构也较为复杂曲折,在故事

15、情节的安排、形象塑造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三)童话和寓言的作者都是以幻想形式反映社会生活,阅读童话和寓言时,读者都必须加入联想和想象,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但二者对幻想的要求与表现不同。童话创作要求幻想植根于生活,尊重童话逻辑,力求真幻虚实的结合自然和谐,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人物和事件虽然都是幻想的,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事件的发展变化,必须在作者赋予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条件下,在为人物安排的环境中间,严格按照假定了的生活规律来解决,不然会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和故事发展上的矛盾;童话作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实行物性的选择、取舍时,必须遵循童话逻辑。而寓言则以表述教训、哲理为目的,是一种比喻、影射的文字

16、,它只要求在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找到一种联系,故事仅仅是为表达寓意而存有的,不注重故事本身的合理性。寓言的幻想有较多的变通,如食肉的狐狸从不吃葡萄,但伊索说它因为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那么伊索为什么要选择狐狸?若选爱吃葡萄的动物,如猴、松鼠等,要吃葡萄是没有困难的。而作者设置的是要吃而没法吃到的矛盾情景,讽刺的是生活中某些人物性格上的弱点 :这种人狡猾,自以为聪明,失败时总要归结于客观,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所以选择狐狸充当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适宜的,因为它的狡猾特点有利于寓意的表现。那么故事中的狐狸是否符合生活中狐狸的习性,就没必要追究了。正因为童话和寓言对幻想的要求不同,所以寓言的创作要比童话自由而广泛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