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长胜同志事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070964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蒋长胜同志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蒋长胜同志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蒋长胜同志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蒋长胜同志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长胜同志事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蒋长胜同志事迹2004年至今共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4篇,包括BSSA、PAGOPH、中国科学等SCI索引期刊论文4篇、EI索引1篇,发表其他作者论文15篇,包括SCI索引1篇、EI索引5篇。参加了包括“973”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主持两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2008年申请的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地震“类临界点”模型普适性问题和地震学检验项目获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八级强震,八万七千同胞罹难。地震发生后,他正在澳大利亚参加ACES2008国际会议,接到原地待命指示的同时,根据已有资料,持续撰写多份震情研究报告发回

2、国内。回国后直接赶赴工作岗位,接到局预报处工作安排,积极投身“全国七级地震与地震形势跟踪组”震情跟踪周报告工作,撰写分报告并协助总报告汇总工作。“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应征参加委员会余震工作组下属专家团,作为专家团成员、秘书,参加了“余震组”组织的历次多学科震情研讨会、在具体报告和报告汇总两方面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编写了统一的绘图程序模块,供兄弟单位同行使用,在“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编制的汶川大地震图集中绘制了多幅图件。同时也为中国地震局抗震救灾展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四川汶川8.0级地震初步报告材料汇编工作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汶川地震初期阶段后,震情有所缓解,

3、工作重心转回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承担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应急跟踪项目汶川8.0地震震后趋势判定和强余震预测研究,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专家一道继续进行汶川余震震情跟踪工作。2008年7月底至8月初,汶川余震区发生的多次6级以上强余震,汶川震情骤然紧张。作为地球物理研究所代表参加震区震情联合会商会,与研究所专家共同努力,研究报告的科学价值得到地震局主管领导的认可和好评。与系统内其他专家共同合作,持续跟踪测算汶川余震序列中的5.0级以上强余震矩心矩张量解,相关结果发布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为从事震情跟踪的专家同行提供共享。四川及周边地区频繁发生的多次5级以上显著性中

4、强震,全国震情紧张复杂。在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的协助和支持下,第一时间测算地震矩心矩张量解,最短时间及时提供给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报主管部门,为主管部门和地震“前线”的兄弟单位的震后趋势判断、应急决策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相关工作获得上级各主管部门一致好评。协助研究所主管领导组织撰写震情研究报告,由于地球物理研究所相关研究报告科技含量高、震情观念强、服务于震后救援和震后趋势判断及时,研究所和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获得中国地震局各级主管部门的一致称赞。在此过程中,与研究所专家团结合作,为集体荣誉的获得贡献了力量。科技产出是国家地震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汶川八级强震震情缓解后,积极投身汶川强震的科技产出工作。所在课题组现已合作完成多篇科技论文,相关研究和产出工作仍在继续。汶川大地震数万同胞罹难永远成为全国人民的黑色记忆,但全国军民同心协力抗震救灾所激发的民族精神同样成为时代烙印。作为科技型公益事业的一分子,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历练自身,以震情服务和科技创新为己任,仍将为防震减灾事业不断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